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下部设有移动轮,底座中心设有支杆,在支杆顶部设有横梁,横梁上通过电动葫芦连接有混凝土料斗,混凝土料斗下部为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出料阀,在支杆和横梁间设有斜向加强杆,所述横梁两端都通过电动葫芦连接有混凝土料斗;所述支杆上设有一个可转动的出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1、混凝土料斗的升降更为省力;2、在混凝土料斗中装满混凝土后整个装置可以借助移动轮移动,直至移动至施工现场;3、混凝土装截量大,运送时较为平衡,便于输送;4、借助一个可转动的出料斗出料,结构更简单合理,并且,出料斗也加大了出料的可及范围,实用性较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具,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 目.0
技术介绍
现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是常用的技术手段,现在混凝土浇筑多采用地泵和汽车泵,这些方式在混凝土用量大的场合比较适用,但是施工现场,不免也有很多小体积小的浇筑,像构造柱、返台、栏板等,这些地方施工时虽然采用混凝土浇筑,但用量较小,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地泵或汽车泵浇筑会引起浪费,增加施工成本,在浪费人力物力的同时,也带来不必要的开销;另外,有的施工区域,汽车泵受体积所限未必适用。由于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专利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装置。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下部设有移动轮,底座中心设有支杆,在支杆顶部设有横梁,横梁上通过电动葫芦连接有混凝土料斗,混凝土料斗下部为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出料阀,在支杆和横梁间设有斜向加强杆,其特征是所述横梁两端都通过电动葫芦连接有混凝土料斗;所述支杆上设有一个可转动的出料斗。作为优选:所述支杆上设有上转动环、上固定环、下转动环和下固定环,上转动环位于上固定环上方,下转动环位于下固定环上方,所述出料斗尾部连接在上转动环上,出料斗下方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连接在下转动环上。本技术所设计的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装置,它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采用了电动葫芦,因此混凝土料斗的升降更为省力;第二,在混凝土料斗中装满混凝土后整个装置可以借助移动轮移动,直至移动至施工现场,对构造柱、返台、栏板等结构进行施工时,可简化施工过程,节省施工成本;第三,混凝土装截量大,运送时较为平衡,便于输送;第四,借助一个可转动的出料斗出料,结构更简单合理,并且,出料斗也加大了出料的可及范围,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I下部设有移动轮2,底座I中心设有支杆3,在支杆3顶部设有横梁4,横梁4上通过电动葫芦5连接有混凝土料斗6,混凝土料斗6下部为出料管7,出料管7上设有出料阀8,在支杆3和横梁4间设有斜向加强杆9,其特征是所述横梁4两端都通过电动葫芦5连接有混凝土料斗6 ;所述支杆3上设有一个可转动的出料斗10。所述支杆3上设有上转动环11、上固定环12、下转动环13和下固定环14,上转动环11位于上固定环12上方,下转动环13位于下固定环14上方,所述出料斗10尾部连接在上转动环11上,出料斗10下方设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底部连接在下转动环13上。明显地,在上转动环11、下转动环13内还可以设置轴承,这样可以使出料斗10的转动更为灵活。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装置,在混凝土料斗6中可以装载混凝土,通过电动葫芦5可以实现混凝土料斗6的升降,并且由于采用了电动葫芦5,因此使用更为省力;在混凝土料斗6中装满混凝土后整个装置可以借助移动轮2移动,直至移动至施工现场;由于在横梁4上设置了左右两个混凝土料斗6,这样在增加混凝土运送量的同时,可以使左右受力更为平衡,便于输送;另外由于斜向加强杆9的设置,更增加了支杆3和横梁4之间的连接强度,使整个装置从结构上讲更为牢固。出料斗10可以转动,可以先转至其中一侧,使混凝土料斗6中的混凝土在打开出料阀8后可以卸至出料斗10中,并顺着出料斗10进入所需区域,当其中一个混凝土料斗6卸空后,可以将出料斗10转至另一侦牝对另一侧的混凝土料斗6进行卸料,在卸料过程中,也可使采将混凝土料斗6中的混凝土用掉一半后使用另一只混凝土料斗6,这样可以使受力更平衡;两个混凝土料斗6借助一个出料斗10出料,结构更简单合理,而由于出料斗10可转动,在经过较小区域时出料斗10可转至合理位置,使整个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装置可顺利通过,并且,出料斗10也加大了出料的可及范围,实用性较强。采用这种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装置,对构造柱、返台、栏板等结构进行施工时,可简化施工过程,节省施工成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I)下部设有移动轮(2),底座(I)中心设有支杆(3),在支杆(3)顶部设有横梁(4),横梁(4)上通过电动葫芦(5 )连接有混凝土料斗(6 ),混凝土料斗(6 )下部为出料管(7 ),出料管(7 )上设有出料阀(8),在支杆(3)和横梁(4)间设有斜向加强杆(9),其特征是所述横梁(4)两端都通过电动葫芦(5)连接有混凝土料斗(6);所述支杆(3)上设有一个可转动的出料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杆(3 )上设有上转动环(11)、上固定环(12 )、下转动环(13 )和下固定环(14 ),上转动环(11)位于上固定环(12)上方,下转动环(13)位于下固定环(14)上方,所述出料斗(10)尾部连接在上转动环(11)上,出料斗(10)下方设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底部连接在下转动环(13)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下部设有移动轮,底座中心设有支杆,在支杆顶部设有横梁,横梁上通过电动葫芦连接有混凝土料斗,混凝土料斗下部为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出料阀,在支杆和横梁间设有斜向加强杆,所述横梁两端都通过电动葫芦连接有混凝土料斗;所述支杆上设有一个可转动的出料斗。本技术的优点:1、混凝土料斗的升降更为省力;2、在混凝土料斗中装满混凝土后整个装置可以借助移动轮移动,直至移动至施工现场;3、混凝土装截量大,运送时较为平衡,便于输送;4、借助一个可转动的出料斗出料,结构更简单合理,并且,出料斗也加大了出料的可及范围,实用性较强。【IPC分类】E04G21-04【公开号】CN204386179【申请号】CN201420759910【专利技术人】杨旭辉 【申请人】杨旭辉【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移动式混凝土吊打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下部设有移动轮(2),底座(1)中心设有支杆(3),在支杆(3)顶部设有横梁(4),横梁(4)上通过电动葫芦(5)连接有混凝土料斗(6),混凝土料斗(6)下部为出料管(7),出料管(7)上设有出料阀(8),在支杆(3)和横梁(4)间设有斜向加强杆(9),其特征是所述横梁(4)两端都通过电动葫芦(5)连接有混凝土料斗(6);所述支杆(3)上设有一个可转动的出料斗(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杨旭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