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手动调节角度的旋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8398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手动调节角度的旋耕方法,将旋耕机的前侧与拖拉机的后侧活动连接;手动调节旋耕机后侧的推杆,使旋耕机的旋耕刀以合适的角度入土;启动拖拉机向前移动,压住旋耕机下到一定的深度,并微调旋耕刀的角度,保持该角度和深度向前移动旋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旋耕时,旋耕刀始终保持最佳的深度和角度,旋耕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种可手动调节角度的旋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旋耕是利用旋耕机的一种整地方式,旋耕的深度一般的不是太深,也就是12-13公分,不超过15公分,旋耕刀将土切碎,达到碎土,起浆的作用。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次作业即能使土壤细碎,土肥掺和均匀,地面平整,达到旱地播种或水田栽插的要求,有利于争取农时,提高工效,并能充分利用拖拉机的功率。因此设计一种小麦土地旋耕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将旋耕机的前侧与拖拉机的后侧活动连接;手动调节旋耕机后侧的推杆,使旋耕机的旋耕刀以合适的角度入土;启动拖拉机向前移动,压住旋耕机下到一定的深度,并微调旋耕刀的角度,保持该角度和深度向前移动旋耕。所述推杆通过球形轴承固定在旋耕机的后方。在旋耕机的旋耕刀入土深度不够时,使用推杆扶起旋耕刀重新入土旋耕。本专利技术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旋耕时,旋耕刀始终保持最佳的深度和角度,旋耕效果好。【具体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将旋耕机的前侧与拖拉机的后侧活动连接;手动调节旋耕机后侧的推杆,使旋耕机的旋耕刀以合适的角度入土 ;启动拖拉机向前移动,压住旋耕机下到一定的深度,并微调旋耕刀的角度,保持该角度和深度向前移动旋耕。所述推杆通过球形轴承固定在旋耕机的后方。在旋耕机的旋耕刀入土深度不够时,使用推杆扶起旋耕刀重新入土旋耕。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将旋耕机的前侧与拖拉机的后侧活动连接;手动调节旋耕机后侧的推杆,使旋耕机的旋耕刀以合适的角度入土 ;启动拖拉机向前移动,压住旋耕机下到一定的深度,并微调旋耕刀的角度,保持该角度和深度向前移动旋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通过球形轴承固定在旋耕机的后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在旋耕机的旋耕刀入土深度不够时,使用推杆扶起旋耕刀重新入土旋耕。【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将旋耕机的前侧与拖拉机的后侧活动连接;手动调节旋耕机后侧的推杆,使旋耕机的旋耕刀以合适的角度入土;启动拖拉机向前移动,压住旋耕机下到一定的深度,并微调旋耕刀的角度,保持该角度和深度向前移动旋耕。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旋耕时,旋耕刀始终保持最佳的深度和角度,旋耕效果好。【IPC分类】A01B79-00, A01B33-16【公开号】CN104686001【申请号】CN201310643103【专利技术人】姜鸿鑫 【申请人】青岛仁通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申请日】2013年12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手动调节角度的旋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旋耕机的前侧与拖拉机的后侧活动连接;手动调节旋耕机后侧的推杆,使旋耕机的旋耕刀以合适的角度入土;启动拖拉机向前移动,压住旋耕机下到一定的深度,并微调旋耕刀的角度,保持该角度和深度向前移动旋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鸿鑫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仁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