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为周专利>正文

导轮式爬楼手拉行李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08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导轮式爬楼手拉行李车,是在现有可折叠式行李车的车轴的两端分别加装了一副导轮式爬楼装置,该装置由两个小导轮,一个行走轮及两块夹板组成。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折叠式行李车只能在平地上行走,而不能在楼梯上行走的缺陷。是人们在出差或旅行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小型运输工具。(*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折叠式行李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在楼梯上行走的行李车。人们在出差或旅行时,都要随身携带行李物品,因此,在出站;进站或需要步行时会带来很多不便。为了减轻负担,现有技术中经常使用一种可折叠式行李车,这种行李车在没有其它运输工具的情况下,既方便,又省力地代替人们肩扛手提,而在不用时又折叠起来,随身携带,但目前使用的这种行李车,仅适于在平地上行走,而在上下楼梯时就不得不提着走或连车带行李抱着走,因此很不方便。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轮式爬楼行车,它既适合在平地上行走,也能平稳地在楼梯上行走。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车把〔1〕,车身〔2〕、行李托架〔3〕和装在车轴〔4〕上的两个行走轮〔5〕,并在车轴〔4〕上加装一副与行走轮组成一体的导轮式爬楼装置,该装置是两组分别装于车轴两端的导轮式爬楼装置,每组装置分别由两个小导轮〔7〕,一个行走轮〔5〕和两块夹板〔6〕组成。附图一、为本技术的轴侧图。附图二、本技术爬楼时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该技术的具体结构,工作情况及实施例。该技术是在现有的可折叠式行李车的车轴两端分别加装了一副导轮式爬楼装置,该装置安装在原车轴〔4〕上,由行走轮〔5〕及两个导轮〔7〕组合而成。每组爬楼装置,由两块夹板将放于夹板两端的两个小导轮和放于中部的行走轮组合为一整体。导轮与夹板间用一小轴铆接上,导轮可以绕铆接轴自由转动,为减轻整车重量,两个小导轮用塑料轮或橡胶轮。放于两导轮中间的行走轮连同夹板一起安装于车轴〔4〕上,端部以螺母锁紧,不使其松动。夹板〔6〕用铝制品或钢板材料制品。在平地上行走时,车子靠行走轮转动前进,导轮式爬楼装置处于自由状态,不参加工作。上下楼时,车子两侧的爬楼装置开始起作用。在人力作用下向上拉动车子,导轮A便与楼梯立面接触,并以此导轮为支点,以导轮与立面接触点至行走轮中心为半径,绕导轮与立面接触点向上翻转至楼梯的平面上,此时导轮爬楼装置绕行走轮中心转动180°,另一端导轮B则开始与上一阶梯立面接触再次重复上述运动过程,这样往复不间断地运动,车子很容易地实现上下楼梯。本技术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它不仅能在平地上行走,也能在楼梯上自由上下。所加装置十分简单,便于制造,所用材料成本低,并且保持原车子可折叠,重量轻的特点,此装置结构小巧、轻便,因此方便实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李车。权利要求一种导轮式爬楼手拉行李车,它包括与车身交接的车把(1),车身(2),与车身交接的行李托架(3)和装在车轴(4)上的两个行走轮。其特征是在车轴(4)的两端分别加装了一副导轮式爬楼装置。该装置由两块夹板将放于夹板两端的两个小导轮和放于中部的行走轮组合为一整体。专利摘要一种导轮式爬楼手拉行李车,是在现有可折叠式行李车的车轴的两端分别加装了一副导轮式爬楼装置,该装置由两个小导轮,一个行走轮及两块夹板组成。该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折叠式行李车只能在平地上行走,而不能在楼梯上行走的缺陷。是人们在出差或旅行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小型运输工具。文档编号B62B1/00GK2039291SQ8821439公开日1989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5日专利技术者赵为周, 黄继英 申请人:赵为周, 黄继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轮式爬楼手拉行李车,它包括与车身交接的车把(1),车身(2),与车身交接的行李托架(3)和装在车轴(4)上的两个行走轮。其特征是在车轴(4)的两端分别加装了一副导轮式爬楼装置。该装置由两块夹板将放于夹板两端的两个小导轮和放于中部的行走轮组合为一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为周黄继英
申请(专利权)人:赵为周黄继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