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婴儿车架。在习知的婴儿车上,其车架通常系由复杂的连杆构造组成,因此,在展开及收合的过程中,由于操作的复杂性,导致使用上的不便。以1993年1月26日公告之美国专利第5181735号公报为例,其揭示一种婴儿车架,其中设有复杂的连杆构件(例如前脚连杆构件20、后脚连杆构件21、侧连杆构件22等等),由于其构件的复杂性,造成高昂的制造成本及使用上的不便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习知技术的缺点。依据本技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易于操作的车架,可让使用者以单手操作而迅速地在展开与收折状态之间转换。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婴儿车架利用一连杆可使车架在展开或收合后可自动锁定。依据本技术的一组态,提供一种婴儿车架,其包含一对车手、一对于其中间处设有枢接座的前脚、一对后脚、一对手轨、一对于其中间处设有枢接座的下杆、及一对具有第一、第二与第三枢接孔的连杆,车架的特征在于,手轨的后端枢接至车手的中间处及其前端枢接至前脚的上端,下杆的前端枢接至前脚的下端,后脚的上端枢接至前脚的枢接座,连杆的第一枢接孔枢接至车手的下端,连杆的第二枢接孔枢接至下杆的枢接座,连杆的第三枢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架,其包含一对车手、一对于其中间处设有枢接座的前脚、一对后脚、一对手轨、一对于其中间处设有枢接座的下杆、及一对具有第一、第二与第三枢接孔的连杆,该车架的特征在于,该手轨的后端枢接至该车手的中间处及其前端枢接至该前脚的上端,该下杆的前端枢接至该前脚的下端,该后脚的上端枢接至该前脚的枢接座,该连杆的第一枢接孔枢接至该车手的下端,该连杆的第二枢接孔枢接至该下杆的枢接座,该连杆的第三枢接孔枢接至该后脚,藉此形成该车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舜民,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