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福成专利>正文

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77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行李箱手推车。解决行李箱转移重心问题。它包括箱体、底座、枢接元件、第一、二管体及滑动元件。该滑动元件包括滑块、连结元件、第一活动元件及第二活动元件;该滑块为中空套管式,分别活动地套设于第二管体上,且滑块在其水平方向设有穿孔,垂直方向设有第二槽孔;连结元件包含有第一、二支管,第一支管穿入穿孔中并与滑块构成枢接,第二支管位于连结元件与其轴心垂直处并向外延伸;用于搬行李箱。(*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手推车,尤其是指一种固定于箱体的行李箱手推车。现有行车箱手推车,有一置于箱体下的底座,底座各端边设有滑轮,底座上设有两根互相平行且紧贴在箱体侧边上的固定管体,该两固定管体中分别套设有可伸缩的活动管体,该两活动管体的自由端套设与之垂直的把手,由于固定管体固定在箱体侧边上,使用者要拉动箱体前进时,需先将活动管体向上拉伸,再将箱体远离使用者的一端向上抬起,使该端下的滑轮悬空,同时将箱体向使用方向倾斜靠躺在使用者的手上,才能使箱体随着使用者移动,造成整个箱体的重量集中在邻近使用者端边的滑轮上,增加使用者的负担,且还造成滑轮不易滚动,使用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对上述手推车在结构上作出改进,以克服缺点,提供一种改进了的手推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手推车,其为一种使用于行李箱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下设有轮座,箱体一侧远离地面的一端边上设固定座,另一端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与轮座相对的滑轮,底座两端并各枢设有沿箱体侧边向上延伸的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中分别套有可活动的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自由端设有握把,并第一管体上各套有可活动的滑动元件,其特征是该滑动元件包括滑块、连结元件、第一活动元件及第二活动元件;该滑块为中空套管式,分别活动地套设于第二管体上,且滑块在其水平方向设有穿孔,垂直方向设有第二槽孔;连结元件包含有第一、二支管,第一支管穿入穿孔中并与滑块构成枢接,第二支管位于连结元件与其轴心垂直处并向外延伸;第一活动元件设于连结元件上,其一端穿过第二槽孔钩设在第一支管上,另端枢设在第二管体上;第二活动元件其一端通过第二支管连结在连结元件上,其另端则枢接于固定座上。上述设计,通过滑块、连结元件及第一、二活动元件的枢接转动及滑移,可调整箱体重心的位置,达到减轻使用者荷重的效果,进而可轻易拉动或推动箱体前进或后退。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再作详细的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本技术滑动元件分解示意图;图3本技术滑动元件动作示意图;图4本技术动作示意图;图5本技术收合示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手推车也即用于手推行李箱的装置,该装置包含有箱体10、底座20、枢接元件30、第一管体40、第二管体50及滑动元件60;一箱体10、在一侧边上设有一固定座11,该固定座11设置在箱体10远离地面一端上,且两端各设有枢座12。一底座20,其固定于箱体10下,两端边下各设有一凹口21,凹口21中分别设有第一滚轮22;而底座20在两端边上则设有向上延伸且贴靠在箱体10侧边上的延伸部23,延伸部23上分别设有一贯穿孔24。至少一个枢接元件30,其为中空管体并枢设于底座20的两端边上,枢接元件30一端各设有一轴杆31,轴杆31恰可分别穿套在底座20的贯穿孔24中,另一端则设有一开槽32。若干根第一管体40,其枢设于枢接元件30上的中空管体,即该等中空管体一端枢接于枢接元件30的开槽32中,使第一管体40可藉枢接元件30的枢接而与底座20连接在一起,第一管体40的另一端即远离与底座枢接的一端则设有一挡靠元件41,于本实施例中为一横杆(熟习该项技艺人士当可以其它等效的元件来取代。),该挡靠元件41可籍由第一管体40穿在两端的开孔42中,而与第一管体40连结在一起,另,该挡靠元件41在邻近开孔42处设有第一槽孔43。若干根第二管体50,其为较第一管体40管径小且恰可收合在第一管体40中的管体,该等管体的自由端上分别设有一沿水平方向且向外延伸的套合管51,该等套合管51间穿套有一握把52。若干个滑动元件60,其套设在第一管体40上,该等滑动元件60包括有一个以上的滑块61,该等滑块61为中空套管式,分别活动地套设于第一管体40上,且该等滑块61在水平方向设有一穿孔611,另,垂直方向则设有与第一槽孔43相对的第二槽孔612。一个以上的连结元件62,其枢接于滑块61上,滑块61上各设有一沿轴向延伸且恰可穿套在滑块61穿孔611中的第一支管621,另,连结元件62在与轴心垂直处则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支管622。两连接元件62之间至少设一根支撑杆63,该支撑杆63两端分别穿套在连结元件62上,而将在支撑杆63的两端的滑块61连结在一起。一个以上的第一活动元件64,其设于连结元件62上,一端钩设在第二支管621上,另一端则穿过第一、第二槽孔43、612而活动地设在套合管51中。一个以上的第二活动元件65,其设于连结元件62上,一端枢接穿套在连结元件62的第二支管622上,另一端则枢接于固定座11的枢座12上。一个以上的轮座70,其固置于箱体10下,该等轮座70下分别枢设有第二滚轮71。如图2-5,当使用者欲拖拉箱体10时,先将手握拿在握把52上,再将第一管体40推离箱体10,使第一管体40可与底座20枢接处为支点,由紧贴在箱体10的位置逐渐向外偏移,同时将收合在第一管体40中的第二管体50向上拉伸,使一端枢接在套合管51上的第一活动元件64随着第二管体50的移动亦同时向上拉伸,进而带动与其另一端枢接的滑块61亦向上滑伸,以使第二活动元件65枢接在连结元件6 2时一端可以枢接在固定座11另一端为中心点,而随着滑块61的移动一直向外偏转,进而使箱体10不需随着第一管体40倾斜,而能维持与地面垂直位置,而使该管体10的重量由在箱体10下的轮座70及底座20下的滑轮22平均承担,进而令使用者可轻易将箱体10拖拉前进,反之,收合。权利要求1.手推车,其为一种使用于行李箱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下设有轮座,箱体一侧远离地面的一端边上设固定座,另一端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与轮座相对的滑轮,底座两端并各枢设有沿箱体侧边向上延伸的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中分别套有可活动的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自由端设有握把,并第一管体上各套有可活动的滑动元件,其特征是该滑动元件包括滑块、连结元件、第一活动元件及第二活动元件;该滑块为中空套管式,分别活动地套设于第二管体上,且滑块在其水平方向设有穿孔,垂直方向设有第二槽孔;连结元件包含有第一、二支管,第一支管穿入穿孔中并与滑块构成枢接,第二支管位于连结元件与其轴心垂直处并向外延伸;第一活动元件设于连结元件上,其一端穿过第二槽孔钩设在第一支管上,另端枢设在第二管体上;第二活动元件其一端通过第二支管连结在连结元件上,其另端则枢接于固定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是第二管体远离与底座枢接的一端设有挡靠元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是两连接元件之间设有支撑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行李箱手推车。解决行李箱转移重心问题。它包括箱体、底座、枢接元件、第一、二管体及滑动元件。该滑动元件包括滑块、连结元件、第一活动元件及第二活动元件;该滑块为中空套管式,分别活动地套设于第二管体上,且滑块在其水平方向设有穿孔,垂直方向设有第二槽孔;连结元件包含有第一、二支管,第一支管穿入穿孔中并与滑块构成枢接,第二支管位于连结元件与其轴心垂直处并向外延伸;用于搬行李箱。文档编号B62B3/00GK2288117SQ9621933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福成 申请人:张福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推车,其为一种使用于行李箱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下设有轮座,箱体一侧远离地面的一端边上设固定座,另一端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与轮座相对的滑轮,底座两端并各枢设有沿箱体侧边向上延伸的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中分别套有可活动的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自由端设有握把,并第一管体上各套有可活动的滑动元件,其特征是:该滑动元件包括滑块、连结元件、第一活动元件及第二活动元件;该滑块为中空套管式,分别活动地套设于第二管体上,且滑块在其水平方向设有穿孔,垂直方向设有第二槽孔;连结元件包含有第一、二支管,第一支管穿入穿孔中并与滑块构成枢接,第二支管位于连结元件与其轴心垂直处并向外延伸;第一活动元件设于连结元件上,其一端穿过第二槽孔钩设在第一支管上,另端枢设在第二管体上;第二活动元件其一端通过第二支管连结在连结元件上,其另端则枢接于固定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成
申请(专利权)人:张福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