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收合手推车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762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以收合手推车的控制装置,该手推车包括一车架,该车架可成一收合形状及一展开形状,车架上设置两锁固装置,固装置用以使车架维持展开形状,车架设有一手把,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包括:    一轴套,可转动地安装在手把表面,可在闭锁位置及开锁位置间转动;    一运动移转装置,包括设于轴套与手把接近的一面的两对螺旋状凸缘,及贯穿地设于手把的一对相间隔且相互平行的槽孔;    一对滑动件,安装于手把表面且位于该轴套内,并分别对应一对螺旋状凸缘,于轴套内沿手把轴向移动,滑动件有一与对应凸缘相契合的外廓;及    一对拉动件,拉动件在一对应槽孔中移动,分别与一滑动件连动并分别与一锁固装置连接;    当轴套由闭锁位置转动至开锁位置时,两对凸缘驱使对应的滑动件朝相反方向移动,进而解除锁固装置的锁固而使车架成收合形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以收合手推车的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操作简便、牢固和更为安全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婴儿手推车,为顾及婴儿的乘坐安全性通常会加装安全设计,如美国专利第6068284号有关婴儿手推车的把手架的安全设计。如第一、二图所示,该婴儿手推车100包括一车架11、一可相对车架11收折或展开的U型管12、二分别活动连接车架11与U型管12两端的卡掣装置13、一架设于车架11上以供乘载幼儿的椅座14,以及若干可带动婴儿手推车1移动的滚轮15。U型管12设有一握持部121,且U型管12于对应握持部121处上、下相对应设有两对平行长槽122、123,并在上、下平行长槽122、123中穿置活动杆124、125。另外,握持部121上设置有一止锁装置2,该止锁装置2包括由上、下壳体211、212所组成且包覆于握持部121外部的轴套21,以及分别套置于轴套21两相对端且固定于握持部121的两套座22、23。轴套21的上、下壳体211、212内壁面对应活动杆124、125的两端分别凹陷形成一对滑槽213、215。且上壳体211外表面活动嵌置有一拨推块218,拨推块218一端设有凸块217、另一端设有弹性部219。套座23周缘面有一可供上壳体211的凸块217穿置的穿孔231。卡掣装置13有一固定在车架11上的定位件131、一定位于U型管12一端且可相对定位件131旋摆的卡掣件132,以及连接在卡掣件132与活动杆124、125间的连动线133、134。婴儿手推车100于常态使用时,凸块217伸入套座23的穿孔231中,使轴套21无法相对U型管12的握持部121转动。当要收折婴儿手推车100时,则必须借手指推拨推块218,使得凸块218退出套座23的穿孔231,如此轴套21即可相对握持部121转动,使得活动杆124、125两端分别在相对应的滑槽213、215滑移,由于两活动杆124、125受限于对应的长槽122、123,所以无法随着轴套21旋转,因而顺着U型管12的轴向移动,借以拉动连动线133、134,进而使卡掣件132脱离定位件131,U型管12即能相对车架11收折。然而因轴套21通常是用塑胶材质制成的,而活动杆124、125是用金属材质制成的,材质硬度明显不同,因此活动杆124、125两端在滑槽213、215滑移一段时间后,将导致滑槽213、215内壁面产生磨损现象,影响日后活动杆124、125的移动。另外,由于滑槽213、215的深度不能设得太深,因为滑槽213、215深度太深的话会影响轴套21本身的强度,而设计过浅的滑槽213、215会出现轴套21转动时活动杆124、125两端滑出滑槽213、215的情形,进而造成损坏卡住,无法使用,甚至危及幼儿乘坐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牢固和更为安全的控制装置。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包括一轴套、一运动移转装置、一对滑动件、一对拉动件。轴套可转动地安装在手把表面,可在闭锁位置及开锁位置间转动。运动移转装置包括设于轴套内面的两对螺旋状凸缘,及贯穿的形成于手把的至少一对相间隔且相互平行的槽孔。两对滑动件安装在手把表面且位于轴套内,并分别对应一对螺旋状凸缘,于轴套内沿手把轴向移动,滑动件有一与对应凸缘相契合的外廓。拉动件受拘束的在一对应槽孔中移动,分别与一滑动件连动并分别与一锁固装置连接。另外,控制装置还包括一穿置于轴套中用以限制定位滑动件,且可借一按压机制而解除限制作用的安全开关。安全开关包括一安全钮及一弹性件,弹性件是顶掣于安全钮与轴套间,安全钮部分由轴套穿出,以供使用者按压,限制部则用以限制滑动件,使滑动件无法任意移动。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用以收合手推车的控制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美国专利第6068284号案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止锁装置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用以收合手推车的控制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图3锁固装置与手把一端部组合状态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第一较佳实施例控制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第一较佳实施例控制装置组合剖视图,显示安全钮未受按压的状态。图7是第一较佳实施例控制装置组合剖视图,显示安全钮受按压后的状态。图8是图7所示的状态于轴套转动后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9是第一较佳实施例控制装置的限位件与连接件脱离状态示意图,图中手推车是呈半收合状态。图10是图9控制装置与手把一端部放大示意图。图11是第一较佳实施例手推车完全收合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控制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第二较佳实施例控制装置组合部分剖视图,显示安全钮未受按压的状态。图14是第二较佳实施例控制装置组合部分剖视图,显示安全钮受按压后的状态。图15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控制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6是第三较佳实施例控制装置组合部分剖视图,显示安全钮未受按压的状态。图17是第三较佳实施例控制装置组合部分剖视图,显示安全钮受按压后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图3、4所示是本技术用以收合手推车控制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手推车300包括一车架31、一定位于车架31用以供幼儿乘坐的椅座32、若干个安装在车架31底部用以带动手推车300的滚轮33,以及两分别设置于车架31两相对侧的锁固装置34。车架31可成一收合形状及一展开形状,两锁固装置34用以使车架31维持展开形状。车架31有一手把314,该手把314借锁固装置34而卡制在车架31两后叉杆313的端部315上,锁固装置34是由一连接件341、一套置于手把314端部315的限位件342,以及连接手把314与限位件342间的回复件348所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回复件348为一线性弹簧348。连接件341有第一卡接部344,而限位件342对应于第一卡接部344处设有第二卡接部346。另外,线性弹簧348是容置于限位件342内。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400安装在手把314上。控制装置400包括一轴套41、一运动移转装置43、一对滑动件45、一对拉动件47。轴套41设有第一壳体411及第二壳体412,借由两挡块418将第一、第二壳体411、412包覆在手把314外部,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手把314表面,轴套41可在闭锁位置及开锁位置间转动,第一壳体411上设有一开孔413。运动移转装置43,包括两对螺旋状凸缘431、433,及贯穿的形成于手把314的两对相间隔且相互平行的槽孔435、437,两对螺旋状凸缘431、433设在轴套41与手把314接近的一面。滑动件45呈中空圆桶状,分别套于手把314表面且位于轴套41内,且只能在两挡块418间移动,滑动件45分别对应一对螺旋状凸缘431、433,可在轴套41内沿手把314轴向移动,滑动件45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与对应凸缘431、433相契合的外廓451、453,在另一侧则设有定位缺口455、457。如图4及图5所示,拉动件47包括一杆体471及一绳线473,杆体471在一对应槽孔435、437中移动,杆体471的端部由槽孔435、437穿出并卡制于对应滑动件45的定位缺口455、457上,而与滑动件45连动,绳线473一端与杆体471连接、另一端则与锁固装置34的限位件342连接,用以拉动限位件342,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璐
申请(专利权)人:米信希尔斯投资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