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香菇出菇移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7212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香菇出菇移植的方法,它包括:保湿保温、检查菌种成活率、翻堆、遮荫、防止杂菌和虫害、子实体产生等步骤。其中接种后,每隔2-3周要进行翻堆一次,把上下左右里外互相调换一次位置,在翻堆时,还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雨量多少及树皮厚薄,相应改变堆放形式,以利菌丝生长;如一个月内还未出现白圈,必须揭开接种盖观察菌丝情况,采取补充水分或加强通气或提高温度来促进菌丝成活;用刀背或手指敲打菇木树皮,在离地65-68cm放上横木,横木长短随地形而定,两侧呈人字形,交错排列,菇木间距10cm以上,便于子实体形成和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明显提高香菇出菇移植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蔬菜栽培
,涉及。
技术介绍
香菇属好气性菌类,足够的新鲜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大量实践证明,香菇防治癌症的范围广泛,已用于临床治疗。香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减肥等。我国不少古籍中记载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和益胃助食”。民间用来助痘疮、麻瘆的诱发,治头痛、头晕。现代研宄证明,香菇多糖可调节人体内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活性,可降低甲基胆蒽诱发肿瘤的能力。香菇对癌细胞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7.5%,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香菇还含有双链核糖核酸,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具有抗病毒能力。香菇含有水溶性鲜味物质,可用作食品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5’ -乌苷酸等核酸成分。栽培环境过于郁闭易产生畸形的长柄菇、大脚菇。光线香菇是需光性真菌,强度适合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研宄表明:波长为380-540nm的蓝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原基形成最有利。香菇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发育需要光线。没有光线不能形成子实体,研宄表明,40-7-lx的光照强度比较适宜。香菇原基在暗处有徒长的倾向,盖小、柄长、色淡、肉薄、质劣。酸碱度:适于香葫菌丝生长的培养液的pH值是5-6。pH值在3.5-4.5适于香葫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发育。在段木腐化过程中,菇木的PH值不断下降,从而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I)保湿保温:接种后空气湿度60-70%,温度为15-25°c。(2)检查菌种成活率:堆放两周,已见菌丝从接种穴裂缝中长出,形成一个白色圈,表示菌丝已成活定植,如一个月内还未出现白圈,必须揭开接种盖观察菌丝情况,采取补充水分或加强通气或提高温度来促进菌丝成活; (3)翻堆:接种后,每隔2-3周要进行翻堆一次,把上下左右里外互相调换一次位置,在翻堆时,还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雨量多少及树皮厚薄,相应改变堆放形式,以利菌丝生长; (4)遮荫:菇木堆放好后,必须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遮荫,避免阳光直射,借以保持菇木的含水量,雨水多时还需做好防湿工作; (5)防止杂菌和虫害:在自然条件下栽培香菇,要尽量防止杂菌和害虫的为害,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发生; (6)子实体产生 ①起架时间:段木接种后,菌丝的生长速度因菇木大小、树种、堆放和管理情况不同而有差别,在温暖地区,一般冬未春初接种的,经过春、夏、秋三季,8-9个月,菌丝基本发育成熟:但在寒冷地区或者菇木过大,菌丝要经过两个夏天,才能发育到出菇的程度,当气温下降到月平均14-16°C时,菇蕾才相继出现,把菇木起架,让其出菇; ②用刀背或手指敲打菇木树皮时,发生的声音为浊音或树皮组织松软、粗糙不平或瘤状突起、皮下呈黄色或黄褐色,且有香菇味者,表明菇木内菌丝发育成熟,已具有子实体产生的基础,应及时转入出菇场,同时将长有杂菌或长出新枝的菇木剔去; ④起架方法:先打好木粧,离地65-68cm放上横木,横木长短随地形而定,两侧呈人字形,交错排列,菇木间距1cm以上,便于子实体形成和采收; (7)出菇期间管理 在架木前,应先补足水分,然后起架,把菇木浸在水中8-12小时即可,此法省水省时,出菇整齐,但劳动强度大,且菇木损耗大,浸水时不宜用流水浸,以避免养分损失;后者需连续补水4-6天,每天间歇性喷洒3-6小时;当第一批菇采收后,不能马上补水,让菇木干燥1-2个月,再补水进行第二次催蕾,这样可使菌丝受到刺激,促进分化; ③出菇期的管理:10?12月秋菇,主要是抓菇房保湿和塑料薄膜控制小气候的温度、湿度和空气;当出现小菇蕾时,应把覆盖的塑料薄膜提高5?6寸,让其出菇;第一批菇收后,停水几天,以利菌丝恢复,然后连续喷水几天,使它干干湿湿;拉大温差10°C以上,有利于下一批子实体的形成,I?2月冬菇,各菇菌块不宜过湿,冬季一般只要求出一潮菇; 8、米葫后的葫木管理 当菌伞尚未完全展开,即菌盖边缘尚稍内卷,菌膜刚破裂时,是采收的最适期,在香菇采收期结束后,尽快地恢复菌丝长势,积累营养物质,在菇木采收完后,将菇木移回堆放场,重复前面的过程,即堆放、补水、起架。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重点解决了: (I)该方法使得香菇培育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透气、光照等条件实现认为控制,有利于香菇的健康生长。(2)该培育香菇的方法所创造的环境,其PH更适宜香菇的生长,不需要或很不少需要人为地调节。本专利技术更加详细的描述如下: 菇木堆放后,需要加强管理,创造一个适合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良好条件,堆放期间的管理是决定香菇栽培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关系到菌丝的成活率和第一批菇发生的迟早,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I)保湿保温:接种后,由于菌丝被弄碎,使菌种的生活力突然下降,对环境适应力也有所减弱,为使受伤的菌丝迅速恢复生长,尽快伸入到菇木中,必须进行保温保湿。如发现菇木树皮开裂翘起,甚至菇木开裂,应尽快增加荫蔽度,浇水保湿。要求空气湿度60-70%,温度为 15-25 0C ο(2)检查菌种成活率:堆放两周左右,已见菌丝从接种穴裂缝中长出,形成一个白色圈,表示菌丝已成活定植,如一个月内还未出现白圈,必须揭开接种盖观察菌丝情况,采取补充水分或加强通气或提高温度来促进菌丝成活,如发现死穴需补种。(3)翻堆:由于各层菇木所受温度、湿度不同,含水量容易发生变化,如果不翻堆,就会使菌丝生长不均匀。因此,接种后,每隔2-3周要进行翻堆一次,把上下左右里外互相调换一次位置。在翻堆时,还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雨量多少及树皮厚薄,相应改变堆放形式,以利菌丝生长。同时,干旱时应结合翻堆进行浇水保湿。(4)遮荫:菇木堆放好后,必须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遮荫,避免阳光直射,借以保持菇木的含水量,雨水多时还需做好防湿工作,勿使菌丝淹死。(5)防止杂菌和虫害:在自然条件下栽培香菇,要尽量防止杂菌和害虫的为害,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发生。如结合翻堆进行菇场消毒,除去周围的杂草,调节空气和水分等,以保证香菇菌丝的迅速生长,而不利于杂菌的繁衍为害。(6)子实体产生 ①起架时间:段木接种后,菌丝的生长速度因菇木大小、树种、堆放和管理情况不同而有差别。在温暖地区,一般冬未春初接种的,经过春、夏、秋三季,约8-9个月,菌丝基本发育成熟;但在寒冷地区或者菇木过大,菌丝要经过两个夏天,才能发育到出菇的程度,约在立冬前后(11月7号前后),当气温下降到月平均14-16?时,菇蕾才相继出现,这时应将菇木移到适于子实体形成的场所(应具有6-7成荫蔽,空气相对度以75-90%为宜),把菇木起架,让其出菇。②架木要适时,如果架木过早,气温过高,湿度太低等管理不善,菇木容,易干燥脱皮;架木过迟,会影响子实体产生,降低产量。一般地用刀背或手指敲打菇木树皮时,发生的声音为浊音或树皮组织松软、粗糙不平或瘤状突起、皮下呈黄色或黄褐色,且有香菇味者,表明菇木内菌丝发育成熟,已具有子实体产生的基础,应及时转入出菇场,同时将长有杂菌或长出新枝的菇木剔去。④起架方法:先打好木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香菇出菇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1)保湿保温:接种后空气湿度60‑70%,温度为15‑25℃;(2)检查菌种成活率:堆放两周,已见菌丝从接种穴裂缝中长出,形成一个白色圈,表示菌丝已成活定植;(3)翻堆:接种后,每隔2‑3周要进行翻堆一次,把上下左右里外互相调换一次位置,在翻堆时,还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雨量多少及树皮厚薄,相应改变堆放形式,以利菌丝生长;(4)遮荫:菇木堆放好后,必须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遮荫,避免阳光直射,借以保持菇木的含水量;(5)防止杂菌和虫害:在自然条件下栽培香菇,要尽量防止杂菌和害虫的为害,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发生;(6)子实体产生①起架时间:段木接种后,菌丝的生长速度因菇木大小、树种、堆放和管理情况不同而有差别,在温暖地区,一般冬未春初接种的,经过春、夏、秋三季,8‑9个月,菌丝基本发育成熟;但在寒冷地区或者菇木过大,菌丝要经过两个夏天,才能发育到出菇的程度,当气温下降到月平均14‑16℃时,菇蕾才相继出现,把菇木起架,让其出菇;②用刀背或手指敲打菇木树皮时,发生的声音为浊音或树皮组织松软、粗糙不平或瘤状突起、皮下呈黄色或黄褐色,且有香菇味者,表明菇木内菌丝发育成熟,已具有子实体产生的基础,应及时转入出菇场,同时将长有杂菌或长出新枝的菇木剔去;④起架方法:先打好木桩,离地65‑68cm放上横木,横木长短随地形而定,两侧呈人字形,交错排列,菇木间距10cm以上,便于子实体形成和采收;(7)出菇期间管理在架木前,应先补足水分,然后起架,把菇木浸在水中8‑12小时即可,此法省水省时,出菇整齐,但劳动强度大,且菇木损耗大,浸水时不宜用流水浸,以避免养分损失;后者需连续补水4‑6天,每天间歇性喷洒3‑6小时;当第一批菇采收后,不能马上补水,让菇木干燥1‑2个月,再补水进行第二次催蕾;③出菇期的管理:10~12月秋菇,当出现小菇蕾时,应把覆盖的塑料薄膜提高5~6寸,让其出菇;第一批菇收后,停水几天,以利菌丝恢复,然后连续喷水几天,使它干干湿湿;拉大温差10℃以上,有利于下一批子实体的形成,1~2月冬菇,各菇菌块不宜过湿,冬季一般只要求出一潮菇;(8)采菇后的菇木管理当菌伞尚未完全展开,即菌盖边缘尚稍内卷,菌膜刚破裂时,是采收的最适期,在香菇采收期结束后,尽快地恢复菌丝长势,积累营养物质,在菇木采收完后,将菇木移回堆放场,重复前面的过程,即堆放、补水、起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昭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金三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