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同时制动机构、小脚轮旋转防止机构和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913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轮同时制动机构,具有分别保持成与车轮的凸肋卡合或分离的状态的车轮卡合装置(20)和(43)。各个车轮卡合装置(20)和(43),在各个卡合构件(31)和(45)与凸肋卡合的方向上利用弹簧(61)和(66)被施力。这时,在车轮卡合装置(20)的凹部(56)与车轮卡合装置(43)的凹部(57)之间用相互施加张力的钢丝(26)被牵拉。能提供对操作构件等发生故障时容易进行处理且结构简单的车轮同时制动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轮同时制动机构、小脚轮旋转防止机构和婴儿车,尤其,涉及始终向安全侧进行动作且结构简单的车轮同时制动机构、小脚轮旋转防止机构和婴儿车。
技术介绍
以往的车轮停止装置,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被揭示。在以往的车轮停止装置中,例如在设于婴儿车上2处的后轮上设有车轮停止机构,利用钢丝将它们构成相互连动的状态。通过对设在2处的后轮中任一方的操作构件进行操作就能使双方的车轮停止机构同时进行动作。日本专利特开昭60-240566号公报(图1~图6和与其有关的说明)以往的车轮停止机构那样的车轮旋转防止机构被作成上述结构。虽然能通过一个操作构件使两方的车轮停止机构同时动作,但未考虑操作构件发生故障、或与操作构件连接的钢丝等被断开的情况。并且,存在着车轮停止机构的结构复杂、零件个数多、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对操作构件等发生故障时容易进行处理且结构简单的可防止绕车轮旋转的机构、即车轮同时制动机构、小脚轮旋转防止机构和婴儿车。本专利技术的使第1和第2车轮同时停止的车轮同时制动机构,包括分别设在所述第1和第2车轮上的第1和第2车轮卡合装置,第1车轮卡合装置具有可在与第1车轮卡合的第1位置和未卡合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第1卡合构件;对第1卡合构件向第1位置施力的弹簧;将第1卡合构件的位置操作成位于第1位置或第2位置中任一个位置的操作构件。第2车轮卡合装置具有可在与第2车轮卡合的第1位置和未卡合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第2卡合构件;对第2卡合构件向第1位置施力的弹簧。车轮同时制动机构还具有能将第1和第2卡合构件连接成可联动的连接装置和位置保持装置,该连接装置在操作构件将第1卡合构件操作成位于第1位置时第2卡合构件也位于第1位置,且将第1卡合构件操作成位于第2位置时第2卡合构件也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所述位置保持装置在操作构件将第1卡合构件操作成位于第2位置时将第1卡合构件保持在第2位置上。由于利用第1和第2弹簧将第1和第2卡合构件施力成与第1和第2车轮卡合的状态,故即使操作构件发生故障、或钢丝断开,也能保持施加制动的状态。其结果,能提供对操作构件等发生故障时容易进行处理且结构简单的车轮同时制动机构。最好是,还具有保持第1和第2车轮的第1和第2车轮保持装置,第1车轮卡合装置通过销而可旋转地与第1车轮保持装置连接,第1车轮保持装置和第1车轮卡合装置具有设在一侧的凹部和设在另一侧的凸部,位置保持装置通过凹部和凸部的卡合而将第1卡合构件保持在第2位置上。由于保持装置通过凹部和凸部的卡合而将第1卡合构件保持在第2位置上,故能以简单的结构来保持制动的解除状态。最好是,连接装置是在第1和第2卡合构件之间始终使张力起作用的规定长度的钢丝。最好是,在第1车轮保持装置和第1车轮卡合装置的一侧设有2处的凹部,2处凹部中的一方与第1位置对应,另一方与第2位置对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的小脚轮旋转防止机构,是使分别由可向铅垂方向的轴线周围的任意方向旋转的旋转轭铁和通过水平方向的车轴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所述旋转轭铁上的车轮所组成的第1和第2小脚轮的所述旋转轭铁的旋转同时停止,该小脚轮旋转防止机构包括分别设在第1和第2小脚轮上的、第1和第2小脚轮卡合装置。第1小脚轮卡合装置包括可在与第1小脚轮卡合的第1位置和未卡合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第1卡合构件;对第1卡合构件向第1位置施力的弹簧;将第1卡合构件的位置操作成位于第1位置或第2位置中任一个位置的操作构件。第2小脚轮卡合装置包括可在与第2小脚轮卡合的第1位置和未卡合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第2卡合构件;对第2卡合构件向所述第1位置施力的弹簧。还包括将第1和第2卡合构件连接成可联动的连接装置和位置保持装置,该连接装置在操作构件将第1卡合构件操作成位于第1位置时第2卡合构件也位于第1位置,且将第1卡合构件操作成位于第2位置时第2卡合构件也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所述位置保持装置在操作构件将第1卡合构件操作成位于第2位置时将第1卡合构件保持在第2位置上。由于利用第1和第2弹簧将第1和第2卡合构件施力成与第1和第2小脚轮卡合的状态,故即使操作构件发生故障、或钢丝断开,也能保持施加制动的状态。其结果,能提供对操作构件等发生故障时容易进行处理的小脚轮旋转防止机构。最好是,还具有保持第1和第2小脚轮的第1和第2小脚轮保持装置,第1小脚轮卡合装置通过销而可旋转地与第1小脚轮保持装置连接,第1小脚轮保持装置和第1小脚轮卡合装置具有设在一侧的凹部和设在另一侧的凸部,位置保持装置通过凹部和凸部的卡合而将第1卡合构件保持在第2位置上。最好是,连接装置是在第1和第2卡合构件之间始终使张力起作用的规定长度的钢丝。最好是,在第1小脚轮保持装置和第1小脚轮卡合装置的一侧设有2处的凹部,2处凹部中的一方与第1位置对应,另一方与第2位置对应。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的婴儿车,具有由一对前轮小脚轮和一对后轮小脚轮构成的4轮小脚轮,该婴儿车包括可将婴儿车向背面按压或对面按压中的任一按压进行切换的压杆;使一对前轮小脚轮的旋转同时停止的第1小脚轮旋转停止装置;以及使一对后轮小脚轮的旋转同时停止的第2小脚轮旋转停止装置。当将婴儿车切换成对面按压或背面按压时,在各自的按压中由于将位于后轮侧的一对小脚轮的旋转同时停止,因此,具有4轮小脚轮的婴儿车可进行稳定的行走。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轮同时制动机构的婴儿车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在婴儿车的1个后轮上安装有车轮同时制动机构的车轮卡合装置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用钢丝互相连接的2个车轮卡合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用钢丝互相连接的2个车轮卡合装置的施加制动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5是表示用钢丝互相连接的2个车轮卡合装置的解除制动状态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是表示用钢丝互相连接的2个车轮卡合装置的动作状态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婴儿车的模式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例子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是从后方看到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态的作为可防止绕车轮旋转的机构而应用车轮同时制动机构的婴儿车的立体图。请参照图1,婴儿车具有2个前根前脚11、12和2根后脚13、14。在前脚11、12和2根后脚13、14的下端部,可旋转地设有用双车轮结构的前轮装置15、16和后轮装置17、18。在这样的婴儿车中,在从4个车轮装置15~18中选择的2个车轮装置上设置车轮同时制动机构。一般最好是,从容易操作的观点出发,在后轮装置17、18上设置车轮同时制动机构。因此,在以下的实施形态中,对在后轮装置17、18上设置车轮同时制动机构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后轮装置17上安装有后面说明的操作构件30,将其操作内容利用内藏在管子25中的钢丝向后轮装置18传递。又,后轮装置17具有外后轮21和内后轮22,后轮装置18具有外后轮24和内后轮23。图2是设在后脚13后轮装置17上的车轮卡合装置20的俯视图(A)和在(A)中用B-B表示的部分的向视图(B)。请参照图2,车轮卡合装置20具有设在后脚13下部的车轮安装构件28;相对车轮安装构件28可以销35为轴而旋转的操作构件30。外后轮21和内后轮22利用车轴32可旋转地被保持。车轴32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同时制动机构,是使第1和第2车轮同时停止的车轮同时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在所述第1和第2车轮上的第1和第2车轮卡合装置,所述第1车轮卡合装置包括:可在与所述第1车轮卡合的第1位置和未卡合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第1卡合构件;对所述第1卡合构件向所述第1位置施力的弹簧;将所述第1卡合构件的位置操作成位于所述第1位置或第2位置中任一个位置的操作构件,所述第2车轮卡合装置包括:可在与所述第2车轮卡合的第1位置和未卡合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第2卡合构件;对所述第2卡合构件向所述第1位置施力的弹簧,还具有:能将所述第1和第2卡合构件联动地进行连接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在所述操作构件将所述第1卡合构件操作成位于所述第1位置时使所述第2卡合构件也位于所述第1位置,且将所述第1卡合构件操作成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第2卡合构件也位于所述第2位置;以及位置保持装置,其在所述操作构件将所述第1卡合构件操作成位于第2位置时,将所述第1卡合构件保持在所述第2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西健造大西伊知朗
申请(专利权)人:阿普丽佳葛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