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油器怠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6497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油器怠速装置,包括怠速量孔,所述怠速量孔的一端与控制电机连接,所述怠速量孔的另一端固定于化油器上,所述怠速量孔内沿轴向设有储油腔和进气腔,所述储油腔的一端设有入油孔,所述储油腔的另一端与进气腔连通设置,所述储油腔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挡块、回位球和弹性件,所述挡块设于所述怠速量孔的一端,所述回位球和弹性件分别设于储油腔内,所述进气腔的腔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进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化油器怠速装置可以控制混合气的相对稳定,进而提高气流流量、雾化量的稳定性和车速的稳定,具有可以瞬间产生较浓混合气、满足高速运转的发动机的精准供油的要求的和保障高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油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化油器怠速装置
技术介绍
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它对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可以称之为发动机的“心脏”。其完整的装置包括起动装置、怠速装置、中等负荷装置、全负荷装置、加速装置。化油器会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需求,自动配比出相应的浓度,输出相应的量的混合气,为了使配出的混合气混合的比较均匀,化油器还具备使燃油雾化的效果,以供机器正常运行。化油器怠速是最常用的发动机工况,用于发动机热启过程和不熄火停车等。对于车辆行驶性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怠速的状况往往决定着车辆行驶的耗油量和排污程度。由于怠速需要少而浓的混合气,对发动机运行状况比较敏感,实现既要稳定又要最低转速的怠速状态,就要进行油量控制的调整和节气门最小开度的调整。而现有技术中的化油器怠速量孔的结构不易同时兼顾油量控制的调整和节气门最小开度的调整,在使用时常常出现车辆关闭点火开关而发动机仍然运行的现象,发动机无法迅速熄火,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发动机可以迅速熄火的化油器怠速量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油器怠速装置,包括怠速量孔,所述怠速量孔的一端与控制电机连接,所述怠速量孔的另一端固定于化油器上,所述怠速量孔内沿轴向设有储油腔和进气腔,所述储油腔的一端设有入油孔,所述储油腔的另一端与进气腔连通设置,所述储油腔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挡块、回位球和弹性件,所述挡块设于所述怠速量孔的一端,所述回位球和弹性件分别设于储油腔内,所述回位球设置于挡块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回位球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于储油腔的另一端,所述进气腔的腔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进气孔。进一步的,所述储油腔和进气腔之间设有缩紧腔,所述缩紧腔沿径向的截面小于所述储油腔与进气腔沿径向的截面。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回位球的材质为钢。进一步的,所述怠速量孔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并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控制电机的推进杆连接,所述怠速量孔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所述外螺纹固定于化油器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的化油器怠速装置的储油腔和进气腔浸于怠速量孔、储油腔、进气腔之间形成一个怠速油道内,燃油从入油孔进入储油腔,气体从进气孔进入进气腔,燃油通过储油腔中的回位球和弹性件与气体混合,混合后通过进气腔的出口流至化油器,怠速量孔通过对回位球和弹性件与气体的相对平衡控制,从而控制混合气的相对稳定,进而提高气流流量、雾化量的稳定性和车速的稳定;(2)此外,发动机启动时,燃油通过入油孔及怠速油道由进气腔的出口被吸入发动机,具有可以瞬间产生较浓混合气的有益效果,同时回位球和弹性件的设置可以满足高速运转的发动机的精准供油的要求;(3)设置单向阀,保证燃油的单向流动,当车辆关闭点火开关时,保障发动机能够迅速熄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化油器怠速装置的结构图。标号说明:1、怠速量孔;11、储油腔;111、回位球;112、弹性件;12、进气腔;13、挡块;14、进气孔;15、缩紧腔;16、怠速油道。【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设计包括单向阀、回位球和弹性件的怠速量孔,从而实现油气比精确调节并保证安全性能。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化油器怠速装置,包括怠速量孔1,所述怠速量孔I的一端与控制电机连接,所述怠速量孔I的另一端固定于化油器上,所述怠速量孔I内沿轴向设有储油腔11和进气腔12,所述储油腔11的一端设有入油孔,所述储油腔11的另一端与进气腔12连通设置,所述储油腔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挡块13、回位球111和弹性件112,所述挡块13设于所述怠速量孔的一端,所述回位球111和弹性件112分别设于储油腔11内,所述回位球111设置于挡块13上,所述弹性件112的一端与回位球111连接,所述弹性件112的另一端设置于储油腔11的另一端,所述进气腔12的腔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进气孔1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的化油器怠速装置的储油腔和进气腔浸于怠速量孔、储油腔、进气腔之间形成一个怠速油道16内,燃油从入油孔进入储油腔,气体从进气孔进入进气腔,燃油通过储油腔中的回位球和弹性件与气体混合,混合后通过进气腔的出口流至化油器,怠速量孔通过对回位球和弹性件与气体的相对平衡控制,从而控制混合气的相对稳定,进而提高气流流量、雾化量的稳定性和车速的稳定;(2)此外,发动机启动时,燃油通过入油孔及怠速油道16由进气腔的出口被吸入发动机,具有可以瞬间产生较浓混合气的有益效果,同时回位球和弹性件的设置可以满足高速运转的发动机的精准供油的要求;(3)设置单向阀,保证燃油的单向流动,当车辆关闭点火开关时,保障发动机能够迅速熄火。进一步的,所述储油腔11和进气腔12之间设有缩紧腔15,所述缩紧腔15沿径向的截面小于所述储油腔11与进气腔12沿径向的截面。由上述描述可知,缩紧腔为燃油以气体的混合接触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利于油气混合。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112为弹簧,所述回位球111的材质为钢。进一步的,所述怠速量孔I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并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控制电机的推进杆连接,所述怠速量孔I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所述外螺纹固定于化油器上。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本实施例的化油器怠速装置,包括怠速量孔I,所述怠速量孔I的一端与控制电机连接,所述怠速量孔I的另一端固定于化油器上,所述怠速量孔I内沿轴向设有储油腔11和进气腔12,所述储油腔11的一端设有入油孔,所述储油腔11的另一端与进气腔12连通设置,所述储油腔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挡块13、回位球111和弹性件112,所述挡块13设于所述怠速量孔的一端,所述回位球111和弹性件112分别设于储油腔11内,所述回位球111设置于挡块13上,所述弹性件112的一端与回位球111连接,所述弹性件112的另一端设置于储油腔11的另一端,所述进气腔12的腔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进气孔14。所述储油腔11和进气腔12之间设有缩紧腔15,所述缩紧腔15沿径向的截面小于所述储油腔11与进气腔12沿径向的截面。所述弹性件112为弹簧,所述回位球111的材质为钢。所述怠速量孔I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并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控制电机的推进杆连接,所述怠速量孔I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所述外螺纹固定于化油器上。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化油器怠速装置可以控制混合气的相对稳定,进而提高气流流量、雾化量的稳定性和车速的稳定,具有可以瞬间产生较浓混合气、满足高速运转的发动机的精准供油的要求的有益效果,当车辆关闭点火开关时保障发动机能够迅速熄火,安全性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化油器怠速装置,包括怠速量孔,所述怠速量孔的一端与控制电机连接,所述怠速量孔的另一端固定于化油器上,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油器怠速装置,包括怠速量孔,所述怠速量孔的一端与控制电机连接,所述怠速量孔的另一端固定于化油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怠速量孔内沿轴向设有储油腔和进气腔,所述储油腔的一端设有入油孔,所述储油腔的另一端与进气腔连通设置,所述储油腔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挡块、回位球和弹性件,所述挡块设于所述怠速量孔的一端,所述回位球和弹性件分别设于储油腔内,所述回位球设置于挡块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回位球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于储油腔的另一端,所述进气腔的腔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进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高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鼎市福海化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