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压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363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输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压成型设备,所述滚压成型设备,包括箱体、转动机构、顶起机构和支撑架,所述箱体内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所述转动机构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箱体顶端设有第一油压缸,所述第一油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马达和主轴,所述主轴的底端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轴顶端伸出所述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滚压成型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可将焊接好后的不锈钢坯件直接滚压成型为成品形状,无需进行多步繁琐的模具挤压成型加工,生产效率高,加工出的产品同心度高,次品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体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滚压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不锈钢烟囱管是通过多个不锈钢烟囱管单元相互拼接安装而成的,以往加工不锈钢烟囱管单元的方法是先将不锈钢金属片头尾焊接,之后整形成圆筒形,再通过多道模具挤压成型工艺,加工出侧面的定位凸起,但这种方法工艺繁琐,并且加工出的定位凸起与管壁的同心度不高,在安装时需要频繁调整对中,影响安装进度,并且安装后接口容易不平整,导致漏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一次成型,同心度高的滚压成型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滚压成型设备,包括箱体、转动机构、顶起机构和支撑架,所述箱体内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所述转动机构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箱体顶端设有第一油压缸,所述第一油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马达和主轴,所述主轴水平设置,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轴另一端伸出所述箱体,所述主轴伸出所述箱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成型件,第一成型件的上方设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滚筒,所述第一成型件的下方设有所述顶起机构,所述顶起机构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成型件相配合的第二成型件。进一步的,所述顶起机构包括第二油压缸和升降座,所述第二油压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所述升降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油压缸活塞杆顶端,所述升降座上设有转轴,所述第二成型件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转轴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成型件侧面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第二成型件侧面设有与所述环状凸起相配合的环状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个。进一步的,所述马达为油马达或电动马达。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长孔,所述主轴通过所述长孔伸出所述箱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滚压成型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可将焊接好后的不锈钢坯件直接滚压成型为成品形状,无需进行多步繁琐的模具挤压成型加工,生产效率高,加工出的产品同心度高,次品率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滚压成型设备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转动机构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顶起机构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支撑架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滚压成型设备的使用状态图。标号说明:1、箱体;2、转动机构;3、顶起机构;4、支撑架;11、滑轨;12、第一油压缸;21、马达;22、主轴;221、第一成型件;31、第二成型件;32、第二油压缸;33、升降座;331、转轴;13、长孔;41、滚筒。【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滚压成型设备采用第一成型件和第二成型件相互配合滚压成型的方法,可一次性不锈钢坯件直接成型为成品形状,无需进行多步繁琐的模具挤压成型加工,生产效率高。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滚压成型设备,包括箱体1、转动机构2、顶起机构3和支撑架4,所述箱体I内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11,所述转动机构2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滑轨11上,所述箱体I顶端设有第一油压缸12,所述第一油压缸12的活塞杆与所述转动机构2连接,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马达21和主轴22,所述主轴22水平设置,所述主轴22的一端与所述马达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轴22另一端伸出所述箱体I,所述主轴22伸出所述箱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成型件221,第一成型件221上方设有所述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设有滚筒41,第一成型件221的下方设有所述顶起机构3,所述顶起机构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成型件221相配合的第二成型件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加工时,先将不锈钢坯件安装在滚筒41上,之后控制第一油压缸12使转动机构2向下移动,第一成型件221抵靠在不锈钢坯件内壁下端,之后顶起机构3上升,第二成型件31抵靠在不锈钢坯件外壁下端,第一成型件221和第二成型件31将不锈钢坯件夹持住,之后启动马达21,主轴22在马达21的带动下开始旋转,主轴22前端的第一成型件带动不锈钢坯件旋转,在转动过程中第一成型件221和第二成型件31始终将不锈钢坯件夹持,通过支撑架4上的滚筒41对不锈钢坯件的管壁圆弧进行整形处理,通过第一成型件221和第二成型件31的配合加工出不锈钢坯件侧面的定位凸起。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滚压成型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可将焊接好后的不锈钢坯件直接滚压成型为成品形状,无需进行多步繁琐的模具挤压成型加工,生产效率高,加工出的产品同心度高,次品率低。进一步的,所述顶起机构3包括第二油压缸32和升降座33,所述第二油压缸32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所述升降座33安装在所述第二油压缸32活塞杆顶端,所述升降座33上设有转轴331,所述第二成型件31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转轴331上。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二油压缸32可带动升降座33进行上下运动,使第二成型件31抵靠在不锈钢坯件外壁下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成型件221侧面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第二成型件31侧面设有与所述环状凸起相配合的环状凹槽。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环状凸起和环状凹槽的配合加工出定位凸起。进一步的,所述滑轨11的数量为两个。由上述描述可知,滑轨11的数量为两个时,转动机构2的固定较牢固,上下运动较平稳。进一步的,所述马达21为油马达或电动马达。由上述描述可知,马达21为油马达或电动马达,都可以完成本设备的加工需求。进一步的,所述箱体I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长孔13,所述主轴22通过所述长孔13伸出所述箱体I。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主轴22通过所述长孔13伸出所述箱体1,使主轴22的运动不被干扰。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滚压成型设备,包括箱体1、转动机构2、顶起机构3和支撑架4,所述箱体I内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11,所述转动机构2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滑轨11上,所述箱体I顶端设有第一油压缸12,所述第一油压缸12的活塞杆与所述转动机构2连接,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马达21和主轴22,所述主轴22水平设置,所述主轴22的一端与所述马达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轴22另一端伸出所述箱体1,所述主轴22伸出所述箱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成型件221,第一成型件221上方设有所述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设有滚筒41,第一成型件221的下方设有所述顶起机构3,所述顶起机构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成型件221相配合的第二成型件31,所述顶起机构3包括第二油压缸32和升降座33,所述第二油压缸32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所述升降座33安装在所述第二油压缸32活塞杆顶端,所述升降座33上设有转轴331,所述第二成型件31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转轴331上,所述第一成型件221侧面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第二成型件31侧面设有与所述环状凸起相配合的环状凹槽,所述滑轨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马达21为油马达或电动马达,所述箱体I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长孔13,所述主轴22通过所述长孔13伸出所述箱体I。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滚压成型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可将焊接好后的不锈钢坯件直接滚压成型为成品形状,无需进行多步繁琐的模具挤压成型加工,生产效率高,加工出的产品同心度高,次品率低,通过第二油压缸可带动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转动机构、顶起机构和支撑架,所述箱体内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所述转动机构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箱体顶端设有第一油压缸,所述第一油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马达和主轴,所述主轴水平设置,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轴另一端伸出所述箱体,所述主轴伸出所述箱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成型件,第一成型件的上方设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滚筒,所述第一成型件的下方设有所述顶起机构,所述顶起机构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成型件相配合的第二成型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晨光福建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