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刮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5864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浮刮渣机,包括气浮池和设置于气浮池上方的刮渣系统,气浮池包括三个腔体,分别为一次形成渣区、二次形成渣区和清水回流区,一次形成渣区与二次形成渣区之间设置竖直挡板,二次形成渣区和清水回流区之间设置隔板,隔板上设置圆孔供连通管穿过,废水入口通过管道伸进一次形成渣区与出水管连接;刮渣系统包括齿轮、链条和固定于链条上的刮渣板;二次形成渣区内设置曝气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浮刮渣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二次除渣设计,更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浮渣,使废水得到进一步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净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浮刮渣机
技术介绍
气浮机是使悬浮物附着气泡而上升到水面,从而分离水和悬浮物的污水处理设备。即在高压情况下,使用水溶入大量的气体后的溶气水作为工作介质,经过释放系统骤然减压释放,形成无数粒径为20-40um的微细气泡,气泡粘附于经过混凝反应后的废水中的“矾花”上,使絮体比重小于水的比重,从而上浮,在液面形成泡沫,然后利用刮渣板刮除液面的泡沫就可以迅速去除水中污染物质,达到净水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气浮刮渣机结构复杂、操作麻烦,且无法达到较好的除渣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浮刮渣机,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能够有效进行除渣净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浮刮渣机,包括气浮池和设置于气浮池上方的刮渣系统,所述气浮池包括废水入口和废渣出口,所述气浮池包括三个腔体,分别为一次形成渣区、二次形成渣区和清水回流区,所述一次形成渣区与二次形成渣区之间设置竖直挡板,所述挡板下端与气浮池底部之间留有通道,所述二次形成渣区和清水回流区之间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下端与气浮池池底接触,上端伸出工作液面以上;所述隔板上设置圆孔供连通管穿过,所述连通管在二次形成渣区和清水回流区内的管口均朝上;所述废水入口通过管道伸进一次形成渣区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刮渣系统包括齿轮、设置于齿轮之间的链条和固定于链条上的刮渣板,所述刮渣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二次形成渣区内设置曝气头,所述曝气头连接曝气机。优选的,所述挡板上端向一次形成渣区的方向弯折,用于含废渣废水的定向运动。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为牛角型,包括位于中间的主管和位于两侧的支管,所述出水管斜向上指向挡板并与挡板之间留有空隙。挡板与牛角管的出水形成撞击,促使漆渣上浮,还起一个导流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两侧的支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 -45°,所述支管与竖直面的夹角为45° -60°。牛角型出水管可以使一次浮渣区的水形成大至的定向流动,上层浮渣与刮渣板移动方向一致,下层返回至气浮区,气浮区即二次形成渣区。优选的,所述废水入口处设置计量泵。优选的,所述清水回流区内设置调节堰板,用于调节液面便于刮渣。所述调节堰板与挡板平行设置,调节堰板的长度与气浮池的宽度一致。所述调节堰板包括上下两块板子,所述下板上设置溢流口,当刮渣机不工作时,清水液面保持在溢流口的高度,当刮渣机工作时,上下板交错堵住溢流口,液面上升至工作液面,使刮渣板能够触及浮渣。 优选的,所述废渣出口下方设置集渣斗,所述集渣斗下方设置集渣车。通过计量泵向含漆渣废水中添加药剂,牛角型出水管使得出水管喷出的废水方向指向挡板,废水通过牛角管出口与挡板的冲击,浮渣形成一次聚集,上层浮渣与刮渣板移动方向一致,下层返回至气浮区;气浮区即二次形成渣区,内含曝气头,压缩空气通过曝气头,形成很多的微气泡带动漆渣上浮,被刮渣板刮去;隔板将清水和含漆渣的废水隔断,连通管位于二次形成渣区的端口连接被刮去浮渣的清水,将清水输送进清水回流区;刮渣板向废渣出口的方向运动刮渣,废渣从废渣出口进入集渣斗,然后经集渣斗落入集渣车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气浮刮渣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二次除渣设计,更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浮渣,使废水得到进一步净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气浮池和出水管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气浮池,2-废水入口,3-出水管,31-主管,32-支管,4-连通管,5_曝气头,6_计量泵,7-清水液面,8-工作液面,9-挡板,10-调节堰板,1a-上板,1b-下板,1c-溢流口,11-隔板,12-齿轮,13-链条,14-刮渣板,15-废渣出口,16-集渣斗,17-集渣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浮刮渣机,包括气浮池I和设置于气浮池上方的刮渣系统。气浮池I包括废水入口 2和废渣出口 15。废渣出口 15下方设置集渣斗16,集渣斗16下方设置集渣车17。气浮池I包括三个腔体,分别为一次形成渣区A、二次形成渣区B和清水回流区C,一次形成渣区A与二次形成渣区B之间设置竖直挡板9,挡板9上端向一次形成渣区A的方向弯折,用于含废渣废水的定向运动。二次形成渣区B和清水回流区C之间设置隔板11,隔板11下端与气浮池I池底接触,上端伸出工作液面8以上。挡板9下端与气浮池I底部之间留有通道,隔板11上设置圆孔供连通管4穿过,连通管4在二次形成渣区B和清水回流区C内的管口均朝上。废水入口 2通过管道伸进一次形成渣区与出水管3连接。如图2所示,出水管3为牛角型,包括位于中间的主管31和位于两侧的支管32,出水管3斜向上指向挡板9并与挡板9之间留有空隙。挡板9与牛角管的出水形成撞击,促使漆渣上浮,还起一个导流的作用。出水管两侧的支管3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 -45°,本实施例优选为45°,支管32与竖直面的夹角为45° -60°,本实施例优选为60°。牛角型出水管3可以使一次浮渣区的水形成大至的定向流动,上层浮渣与刮渣板14移动方向一致,下层返回至气浮区。刮渣系统包括齿轮12、设置于齿轮之间的链条13和固定于链条上的刮渣板14,刮渣板14包括两个,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循环运动。二次形成渣区C内设置曝气头5,曝气头5连接曝气机。清水回流区C内设置调节堰板10,用于调节液面便于刮渣。调节堰板10与挡板9平行设置,调节堰板10的长度与气浮池I的宽度一致。调节堰板10包括上板1a和下板10b,下板1b上设置溢流口 10c,当刮渣机不工作时,清水液面7保持在溢流口 1c的高度,当刮渣机工作时,上下板交错堵住溢流口,液面上升至工作液面8,使刮渣板14能够触及浮渣。通过计量泵6向含漆渣废水中添加药剂,牛角型出水管3使得出水管3喷出的废水方向指向挡板9,废水通过牛角管出口与挡板9的冲击,浮渣形成一次聚集,上层浮渣与刮渣板14移动方向一致,下层返回至二次形成渣区B ;二次形成渣区B内含曝气头5,压缩空气通过曝气头5,形成很多的微气泡带动漆渣上浮,被刮渣板14刮去;隔板11将清水和含漆渣的废水隔断,连通管4位于二次形成渣区B的端口连接被刮去浮渣的清水,将清水输送进清水回流区C ;刮渣板14向废渣出口 15的方向运动刮渣,废渣从废渣出口 15进入集渣斗16,然后经集渣斗16落入集渣车17内。本技术提供的气浮刮渣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二次除渣设计,更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浮渣,使废水得到进一步净化。以上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未经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气浮刮渣机,包括气浮池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浮刮渣机,包括气浮池和设置于气浮池上方的刮渣系统,所述气浮池包括废水入口和废渣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包括三个腔体,分别为一次形成渣区、二次形成渣区和清水回流区,所述一次形成渣区与二次形成渣区之间设置竖直挡板,所述挡板下端与气浮池底部之间留有通道,所述二次形成渣区和清水回流区之间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下端与气浮池池底接触,上端伸出工作液面以上;所述隔板上设置圆孔供连通管穿过,所述连通管在二次形成渣区和清水回流区内的管口均朝上;所述废水入口通过管道伸进一次形成渣区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刮渣系统包括齿轮、设置于齿轮之间的链条和固定于链条上的刮渣板,所述刮渣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二次形成渣区内设置曝气头,所述曝气头连接曝气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海波宋友高张林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自强涂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