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相反应的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5772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多相反应的反应装置,其特点是:它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主进料口和排气口、底部设置主出料口,罐体的上部设置第一出料口和第一回流口、下部设置第二出料口和第二回流口;进料管与罐体的主进料口密封连接,主出料管分别与泵的入口和罐体底部的主出料口密封连接,连接管分别与泵的出口和主管路密封连接,主管路设置第一阀门;第一回流部件置于罐体和主管路之间并密封连接;第二回流部件置于罐体和主管路之间并密封连接;排气管通过第三阀门与罐体顶部设置的排气口密封连接。达到了增加物料混合程度、提高混合均匀性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显著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装置,是一种用于多相反应的反应装置,适用于液液气或固液气的多相反应。
技术介绍
在实际生产中反应系统大多数为多相反应系统,因此多相反应器被广泛的应用在冶金、化工、石化、环保等行业。在化工行业中,一个反应通常由多种反应物共同作用来完成,常涉及到多相反应装置的使用。产品收率与企业效益密切相关,因此提高产品收率往往是企业的侧重点。反应物反应的越充分,产品收率越高。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物的反应更加充分,而反应物的多次混合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多相反应的反应装置,能够通过使原料的多次混合反应,提高混合均匀性,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物的反应更加充分,达到提高产品收率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显著的优点。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用于多相反应的反应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罐体、进料管、主出料管、泵、主管路、第一回流部件、第二回流部件和排气管,所述罐体顶部分别设置主进料口和排气口、底部设置主出料口,罐体的上部由上至下分别设置第一出料口和第一回流口,罐体的下部由上至下分别设置第二出料口和第二回流口 ;进料管与若干个原料管分别连通、端头与罐体顶面设置的主进料口密封连接,主出料管一端与泵的入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罐体底部设置的主出料口密封连接,连接管一端与泵的出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主管路密封连接,主管路通过第一阀门与后续装置密封连接;第一回流部件置于罐体和主管路的连接管与第一阀门之间,第一回流部件的回流入口与主管路密封连接、回流出口与罐体的第一回流口密封连接、流入口与罐体的第一出料口密封连接;第二回流部件置于罐体和主管路的输入端之间,第二回流部件的回流入口与主管路输入端密封连接、回流出口与罐体的第二回流口密封连接、流入口与罐体的第二出料口密封连接;排气管通过第三阀门与罐体顶部设置的排气口密封连接。第一回流部件与第二回流部件具有相同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均包括回流管、第二阀门、文丘里管、分出料管,所述回流管的回流入口与主管路密封连接、回流出口与罐体的第一回流口或第二回流口密封连接,第一回流部件与主管路的连接点位于主管路的连接管与第一阀门之间,第二回流部件与主管路的连接点位于主管路的输入端,回流管的回流入口到回流出口依次密封连接第二阀门和文丘里管,分出料管的流入口与罐体的第一出料口或第二出料口密封连接、流出口与文丘里管的入口密封连接。本技术一种用于多相反应的反应装置,通过进料管将若干个原料管中的原料气或原料液注入反应器中,直至气液相的相界面位于罐体上部设置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一回流口之间时停止注入原料,若干种原料在罐体内进行混合,关闭第一阀门,打开泵,罐体内已经过混合的原料从主出料管通过泵、连接管和主管路分别进入第一回流部件和第二回流部件内,并分别通过第一回流部件和第二回流部件的回流管回流到罐体内继续混合,同时,第一回流部件设置的文丘里管发生文丘里效应,文丘里效应产生的低压将罐体上部的气相通过分出料管吸入文丘里管内,与第一回流部件的回流管内的原料混合,之后回流到罐体内,而第二回流部件设置的文丘里管发生文丘里效应,文丘里效应产生的低压将罐体下部的液相通过分出料管吸入文丘里管内,与第二回流部件的回流管内的原料混合,之后也回流到罐体内,通过第一回流部件和第二回流部件分别回流到罐体内的原料与罐体内的原料继续混合,然后由主出料管流出罐体,如此反复循环,将若干种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关闭第一回流部件和第二回流部件分别设置的第二阀门,打开主管路上的第一阀门,罐体内混合均匀的原料从主出料管流出,通过泵、主管路和第一阀门进入后续装置。达到了增加物料混合程度、提高混合均匀性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显著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原料管,2进料管,3罐体,4分出料管,5文丘里管,6回流管,7第二阀门,8主出料管,9泵,10第一阀门,11主管路,12气相,13第三阀门,14液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本实施例一种用于多相反应的反应装置,它包括罐体3、进料管2、主出料管8、泵9、主管路11、第一回流部件、第二回流部件和排气管,所述罐体3顶部分别设置主进料口和排气口、底部设置主出料口,罐体3的上部由上至下分别设置第一出料口和第一回流口,罐体3的下部由上至下分别设置第二出料口和第二回流口 ;进料管2与三个原料管I分别连通、端头与罐体3顶面设置的主进料口密封连接,主出料管8 一端与泵9的入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罐体3底部设置的主出料口密封连接,连接管一端与泵9的出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主管路11密封连接,主管路11通过第一阀门10与后续装置密封连接;第一回流部件置于罐体3和主管路11的连接管与第一阀门10之间,第一回流部件的回流入口与主管路11密封连接、回流出口与罐体3的第一回流口密封连接、流入口与罐体3的第一出料口密封连接;第二回流部件置于罐体3和主管路11的输入端之间,第二回流部件的回流入口与主管路11输入端密封连接、回流出口与罐体3的第二回流口密封连接、流入口与罐体3的第二出料口密封连接;排气管通过第三阀门13与罐体3顶部设置的排气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回流部件与第二回流部件具有相同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均包括回流管6、第二阀门7、文丘里管5、分出料管4,所述回流管6的回流入口与主管路11密封连接、回流出口与罐体3的第一回流口或第二回流口密封连接,第一回流部件与主管路11的连接点位于主管路11的连接管与第一阀门10之间,第二回流部件与主管路11的连接点位于主管路11的输入端,回流管6的回流入口到回流出口依次密封连接第二阀门7和文丘里管5,分出料管4的流入口与罐体3的第一出料口或第二出料口密封连接、流出口与文丘里管5的入口密封连接。本实施例采用现有技术制造,所述泵9、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13和文丘里管5为现有技术的市售产品。本实施例通过进料管2将三个原料管I中的原料气或原料液注入反应器中,直至气相12和液相14的相界面位于罐体3上部设置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一回流口之间时停止注入原料,三种原料在罐体3内进行混合,关闭第一阀门10,打开泵9,罐体3内已经过混合的原料从主出料管8通过泵9、连接管和主管路11分别进入第一回流部件和第二回流部件内,并分别通过第一回流部件和第二回流部件的回流管6回流到罐体3内继续混合,同时,第一回流部件设置的文丘里管5发生文丘里效应,文丘里效应产生的低压将罐体3上部的气相12通过分出料管4吸入文丘里管5内,与第一回流部件的回流管6内的原料混合,之后回流到罐体3内,而第二回流部件设置的文丘里管5发生文丘里效应,文丘里效应产生的低压将罐体3下部的液相14通过分出料管4吸入文丘里管5内,与第二回流部件的回流管6内的原料混合,之后也回流到罐体3内,通过第一回流部件和第二回流部件分别回流到罐体3的原料与罐体3内的原有原料继续混合,然后由主出料管8流出罐体3,如此反复循环,将三种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关闭第一回流部件和第二回流部件分别设置的第二阀门7,打开主管路11上的第一阀门10,罐体3内混合均匀的原料从主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多相反应的反应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罐体、进料管、主出料管、泵、主管路、第一回流部件、第二回流部件和排气管,所述罐体顶部分别设置主进料口和排气口、底部设置主出料口,罐体的上部由上至下分别设置第一出料口和第一回流口,罐体的下部由上至下分别设置第二出料口和第二回流口;进料管与若干个原料管分别连通、端头与罐体顶面设置的主进料口密封连接,主出料管一端与泵的入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罐体底部设置的主出料口密封连接,连接管一端与泵的出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主管路密封连接,主管路通过第一阀门与后续装置密封连接;第一回流部件置于罐体和主管路的连接管与第一阀门之间,第一回流部件的回流入口与主管路密封连接、回流出口与罐体的第一回流口密封连接、流入口与罐体的第一出料口密封连接;第二回流部件置于罐体和主管路的输入端之间,第二回流部件的回流入口与主管路输入端密封连接、回流出口与罐体的第二回流口密封连接、流入口与罐体的第二出料口密封连接;排气管通过第三阀门与罐体顶部设置的排气口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凡李春伟黄珍妮迟徐于海龙胡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道特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