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氧剂密封瓶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5743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氧剂密封瓶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在除氧剂密封瓶中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当其瓶盖扣合在瓶口上时能够形成的向下的拉伸力,将瓶盖上的密封垫的边缘挤压贴合在瓶体的瓶口上,促使密封垫中密封支柱上端面的圆盘贴合抵压在密封垫上顶面囊壁的蜂窝通孔分布位置处形成接触式的密封;而将扣环从瓶体的凸起部上退出,并握持住扣环向上提拉瓶盖的伸出部使得瓶盖向上转动,密封支柱上端面的圆盘则会逐渐地与密封垫上顶面囊壁脱离而失去密封作用,通过密封垫上的横向凹槽、蜂窝通孔、内部空腔和透气通孔将瓶内外连通,瓶内外大气压力差也随之消失,使得密封瓶的瓶盖很容易被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学试剂存储装置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除氧剂密封瓶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
技术介绍
除氧剂(通常也称为脱氧剂)是日常生活和工业产品生产中常用到的一种添加剂,其能够吸收氧气,可用在食品、制药或其它产品中,抑制霉菌和好氧性细菌的生长,用来防止产品腐烂、变质、发霉除臭。在实验应用中也时常需要用到除氧剂,由于除氧剂容易被氧化,因此在实验室中也需要对除氧剂进行密封保存。目前,院校、科研单位的实验室中通常使用磨砂口玻璃瓶或木质瓶塞玻璃瓶来存放除氧剂,因为磨砂口玻璃瓶的磨砂瓶口与磨砂瓶塞能够非常好的匹配磨合,木质瓶塞具有一定伸缩性可与瓶口很好地匹配,因此都能够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但是,存储一段时间后,由于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被除氧剂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从而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瓶塞被“吸附”在瓶口上,加之现有的磨砂瓶塞、木质瓶塞通常因美观等原因其形状设计较为圆润,不利于握持施力,从而使得瓶塞难以被拔出,反而为除氧剂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氧剂密封瓶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该瓶盖用于安装在除氧剂密封瓶的瓶体上使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磨砂口玻璃瓶、木质瓶塞玻璃瓶等用于保存除氧剂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氧剂密封瓶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所述瓶盖具有一硬质材料的平板状的盖体,盖体朝向瓶体瓶口的侧面上设有与瓶口相匹配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是由弹性材质的囊壁围合形成的中空结构,所述密封垫通过其上顶面的囊壁粘贴固定在盖体朝向瓶口一侧的平面上;密封垫下底面的囊壁具有连通外界与内部空腔的透气通孔,且下底面囊壁的边缘处具有一个朝向密封垫内部空腔一侧竖直向上凸起的密封支柱,所述密封支柱的上端面具有一弹性材质的圆盘;密封垫上顶面的囊壁上设有从囊壁侧面开口连通至外界的横向凹槽,且上顶面囊壁位于密封支柱的正上方位置处呈蜂窝状排布设置有多个连通横向凹槽与内部空腔的蜂窝通孔;所述盖体边缘的一侧具有一个能够可转动地连接在瓶体的瓶口侧壁上的连接安装部;盖体边缘上远离所述连接安装部的一侧还具有一个从盖体边缘向外侧延伸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末端安装有一个可绕该伸出部转动的扣环,所述扣环能够能够转动至瓶体的瓶口所在一侧并扣挂在瓶口位置处,且扣环的大小使得扣环扣挂在瓶体的瓶口位置处对瓶盖形成的向下的拉伸力能够让瓶盖上的密封垫的边缘挤压贴合在瓶体的瓶口上,同时瓶口对密封垫边缘的挤压能够使得密封垫中密封支柱上端面的圆盘贴合抵压在密封垫上顶面囊壁的蜂窝通孔分布位置处,并对各个蜂窝通孔形成密封。上述除氧剂密封瓶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垫的囊壁所采用的弹性材质为橡胶或硅胶。上述除氧剂密封瓶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垫中的密封支柱的内部镶嵌有一硬质材料的柱体,所述柱体的外部包裹与密封垫囊壁的材料相同的弹性材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瓶盖用于安装在除氧剂密封瓶的瓶体上使用,由于瓶盖能够绕其连接安装部转动并扣合在瓶口上,且当其瓶盖扣合在瓶口上时能够通过其盖体的伸出部上的扣环扣挂在瓶体的凸起部上形成的向下的拉伸力,将瓶盖上的密封垫的边缘挤压贴合在瓶体的瓶口上,同时瓶口对密封垫边缘的挤压能够使得密封垫中密封支柱上端面的圆盘贴合抵压在密封垫上顶面囊壁的蜂窝通孔分布位置处,并对各个蜂窝通孔形成接触式的密封,从而使得瓶体内成为一个密闭空间,在保存过程中防止除氧剂与大量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失效,能够很好地用于保存除氧剂。2、将本技术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用于除氧剂密封瓶中,在需要打开瓶盖时,可以将扣环从瓶体的凸起部上退出,并握持住扣环向上提拉瓶盖的伸出部;一方面,由于扣环便于握持和施力,向上提拉扣环的动作形成的杠杆拉力将驱使瓶盖绕其连接安装部向上转动,促使瓶盖打开;另一方面,即使出现瓶内气压减小而导致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瓶盖被“吸附”在瓶口上的情形,当瓶盖绕其连接安装部开始向上转动的过程中,瓶盖上的密封垫的下底面囊壁边缘会被“吸附”在瓶口上,而密封垫上顶面的囊壁会在瓶盖盖体的带动下逐渐远离瓶口,从而促使密封垫中原本贴合抵压在上顶面囊壁的蜂窝通孔分布位置处的密封支柱上端面圆盘在瓶盖开始向上转动的过程中因受到下底面囊壁的拉扯而逐渐地与密封垫上顶面囊壁脱离,使得密封支柱上端面的圆盘逐渐失去对蜂窝通孔的密封作用,进而使得密封垫上顶面囊壁上的横向凹槽、蜂窝通孔、密封垫内部的空腔以及密封垫下底面囊壁上的透气通孔相连通形成了瓶内外空间的连通通道,瓶内外大气压力差消失,因此将瓶盖“吸附”在瓶口上的作用力也随之消失;在上述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密封瓶的瓶盖便很容易被打开。3、将本技术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用于除氧剂密封瓶中,由于瓶盖通过其连接安装部可转动地连接在瓶体的瓶口处,使得瓶盖与瓶体一一对应,不易丢失或错位,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将一个瓶盖错盖在另一个试剂瓶上的情况,也避免了因错盖瓶盖而导致瓶体内的除氧剂被其它其它试剂瓶的瓶盖上粘附的试剂所污染的情况发生。4、在除氧剂密封瓶中采用本技术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不仅有利于除氧剂密封瓶对除氧剂的密封保存,同时使用也更加方便,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磨砂口玻璃瓶、木质瓶塞玻璃瓶等用于保存除氧剂存在保存和使用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除氧剂密封瓶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瓶盖在密封垫未受到挤压状态下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瓶盖在密封垫受到挤压状态下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除氧剂密封瓶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安装在除氧剂密封瓶的瓶体上呈打开状态下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除氧剂密封瓶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安装在除氧剂密封瓶的瓶体上呈扣合状态下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氧剂密封瓶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图1~图3示出了本技术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瓶盖在密封垫未受到挤压压状态下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瓶盖在密封垫受到挤压状态下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中,瓶盖20具有一硬质材料的平板状的盖体21,盖体21朝向瓶体瓶口 11的侧面上设有与瓶口相匹配的密封垫25。该密封垫25是由弹性材质的囊壁围合形成的中空结构,所述密封垫25通过其上顶面的囊壁粘贴固定在盖体21朝向瓶口一侧的平面上;密封垫25下底面的囊壁具有连通外界与内部空腔25a的透气通孔25b,且下底面囊壁的边缘处具有一个朝向密封垫内部空腔一侧竖直向上凸起的密封支柱25d,密封支柱25d的上端面具有一弹性材质的圆盘25e ;密封垫25上顶面的囊壁上设有从囊壁侧面开口连通至外界的横向凹槽25g,且上顶面的囊壁位于密封支柱25d的正上方位置处呈蜂窝状排布设置有多个连通横向凹槽25g与内部空腔25a的蜂窝通孔25c。盖体21边缘的一侧具有一个能够可转动地连接在瓶体的瓶口侧壁上的连接安装部22。盖体21边缘上远离所述连接安装部22的一侧还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氧剂密封瓶的接触式密封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具有一硬质材料的平板状的盖体,盖体朝向瓶体瓶口的侧面上设有与瓶口相匹配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是由弹性材质的囊壁围合形成的中空结构,所述密封垫通过其上顶面的囊壁粘贴固定在盖体朝向瓶口一侧的平面上;密封垫下底面的囊壁具有连通外界与内部空腔的透气通孔,且下底面囊壁的边缘处具有一个朝向密封垫内部空腔一侧竖直向上凸起的密封支柱,所述密封支柱的上端面具有一弹性材质的圆盘;密封垫上顶面的囊壁上设有从囊壁侧面开口连通至外界的横向凹槽,且上顶面囊壁位于密封支柱的正上方位置处呈蜂窝状排布设置有多个连通横向凹槽与内部空腔的蜂窝通孔;所述盖体边缘的一侧具有一个能够可转动地连接在瓶体的瓶口侧壁上的连接安装部;盖体边缘上远离所述连接安装部的一侧还具有一个从盖体边缘向外侧延伸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末端安装有一个可绕该伸出部转动的扣环,所述扣环能够转动至瓶体的瓶口所在一侧并扣挂在瓶口位置处,且扣环的大小使得扣环扣挂在瓶体的瓶口位置处对瓶盖形成的向下的拉伸力能够让瓶盖上的密封垫的边缘挤压贴合在瓶体的瓶口上,同时瓶口对密封垫边缘的挤压能够使得密封垫中密封支柱上端面的圆盘贴合抵压在密封垫上顶面囊壁的蜂窝通孔分布位置处,并对各个蜂窝通孔形成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从华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跃发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