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3129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1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输入端、第一切换电路、稳压电路、升压电路、限幅器件和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入端和连接于第二输入端和第一切换电路输出端之间的第二切换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可控精密稳压源V1、电容C1以及PNP型的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升压电路的GND端,集电极接地,基极连接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现有双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中增设一个三极管Q1,不仅可实现自动切换为高电压路输出的功能,还同时具备过压浪涌保护和尖峰脉冲抑制功能,可以使输出电压被限制在一定的电压值内,有效保护后级电路,防止后级电路被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浪涌抑制电路,特别是指一种双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供电系统设计和实际控制中,往往需要对供电电路中的浪涌进行有效抑制。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单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以电路输入28V电压为例,由三个电阻R1、R2、R3和可控精密稳压源Vl构成分压电路,在可控精密稳压源Vl两端的电压稳定到5V电压给升压电路输入,升压电路开始工作然后输出20V电压(升压电路输出端相对GND端的电压为43V,输入端28V电压相对升压电路输出的电压为15V),升压电路的输出分别供给限幅电路和限幅器件,限幅电路暂时不工作,限幅器件正常工作,输入电压与输出的压降为< 0.2V,是由限幅器件产生。Rl和R2是决定升压电路的输入电压大小,R3电阻阻值大小是决定升压电路的输入电流和功率大小,R3应为功率电阻。当电路输入电压为8V和36V时,工作原理与28V电压时一样。当电路输入为80V/100ms O 38V时)电压时,由Rl、R2、R3和Vl构成分压电路,在Vl两端的电压稳定到5V电压给升压电路输入,升压电路开始工作然后输出20V电压(升压电路输出端相对GND端的电压为95V,输入端80V电压相对升压电路输出为15V)。此时限幅电路开始工作,将升压电路输出对GND端的95V电压限制在38V以内,限幅器件开始动作,此时电路输出端电压被限制在38V以内,本电路的后级不会被高压击穿。输入80V的电压被限制在小于38V输出,多余的电压(80V-38V=42V)则由限幅器件通过其他方式消耗掉。上述单路输入浪涌抑制电路只需采用独立的一路输入,其电路简单,功耗低,但是,其不可实现双路输入的功能,无自动切换功能。当前,也有如图2所示的一种现有的双路输入浪涌抑制电路,其可实现双路输入和自动切换输入功能,例如:现代高端飞机的供电系统中,大多都是采用双路供电输入,当其中一路输入断电后,可由自动切换由另外一路进行供电。双路输入浪涌抑制电路主要是对双路输入进行自动切换控制,其浪涌抑制原理与单路浪涌抑制原理完全一样,由于增加了输入通道,相应也增加了对应的切换电路和元器件,其原理框图详见图2。当A路输入电压大于B路输入电压50mV时,输出电压则是跟随A路输入的变化而变化,B路检测到A路高于50mV时,B路则自动断开。当B路输入电压大于A路输入电压50mV时,输出电压则是跟随B路输入的变化而变化,A路检测到B路高于50mV时,A路则自动断开。当切换为A路工作时(输入电压28V-36V),B路则不工作(输入电压小于27.9V),其浪涌抑制原理与单路输入的浪涌抑制原理一致。而当切换为B路工作时(输入电压28V-36V),A路则不工作(输入电压小于27.9V),其浪涌抑制原理与单路输入的浪涌抑制原理一致。但是,上述现有的双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在低压输入时,功耗过大。以输入电路为8V为例说明如下:当A路输入电压为8V时,B路输入7V时,B路处于关断状态(A路输入> B路输入50mV)。A路输入的8V电压由R1、R2、R3和Vl构成分压电路,当Vl两端电压稳定在5V给到升压电路输入,升压电路开始工作并输出20V电压(升压电路输出相对GND端电压为23V,输入端8V电压与升压电路输出的相对电压为15V)。由于双路输入增加了两块输入切换电路,而切换电路的供电也是有升压电路所提供。当输入电压为8V,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稳定到5V,那么R3电阻两端的电压只有3V,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流过R3的电流等于3V/R3,流过R3的电流等于升压电路的输入电流,电阻R3的阻值决定了升压电路的输入电流和功率的大小。当升压电路的输入功率受到限制时,输出功率也会受到限制。由于单路输入的方式下,升压电路只需要限幅电路和限幅器件供电(微安级别),所提供的电压电流完全可满足使用。而现在增加了两路输入切换电路(毫安级别),升压电路就无法提供给切换电路和限幅电路及限幅器件,最终导致A路切换电路也无法正常工作,在A路切换电路也会产生相应的压降。A路切换电路产生的压降等于输入电压减输出电压-限幅器件压降(A路切换电路压降=8V-7.2V-0.2V)为0.6V,那么A路切换电路产生的0.6V压降在5A输出电流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功耗为3W(5AX0.6V),可见,在8V输入时会产生较大的功耗。如是B路输入8V,A路输入7V也是同样的会存在这一问题。经实际实验和上述分析得出,升压电路的输入功率会受电阻R3阻值的影响。当输入电压升高时,升压电路的输入功率就会增大,电路可正常工作;但是当输入电压降低时,升压电路的输入功率就会减小,输入的切换电路则处于异常工作状态,产生较大的功耗。由于R3电阻是一个固定值,也想过通过减小R3的阻值,但是阻值减小后在正常28V时整个电路产生的功耗就会变大。为避免这种随输入电压变化而改变升压电路输入功率变化的缺陷,对电路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以满足用户的双路输入电路中对浪涌抑制的需求,且功耗相对较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输入端、第一切换电路、稳压电路、升压电路、限幅器件和输出端,所述双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还包括第二输入端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和第一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之间的第二切换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可控精密稳压源V1、电容Cl以及PNP型的三极管Q1,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依次串联后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切换电路的输出端,并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Vl的阳极连接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阴极连接于第一切换电路的输出端,参考端连接于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之间;所述电容Cl的两端分别连接升压电路的Vin端和GND端;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升压电路的GND端,集电极接地,基极连接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进一步地,升压电路输出端还通过限幅电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和第二切换电路均连接至升压电路输出端以获得工作电源。进一步地,所述升压电路为IC芯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现有的双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中增设一个三极管Q1,其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切换为高电压路输出的功能,还同时具备过压浪涌保护和尖峰脉冲抑制功能,通过设定相关参数,可以使输出电压被限制在一定的电压值内,有效保护后级电路,防止后级电路被损坏。本电路还具备输入电压范围宽,工作效率高、体积小、可靠性高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单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的电路结构不意图。图2是现有的双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的电路结构不意图。图3是本技术双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的另一电路结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输入端、第一切换电路、稳压电路、升压电路、限幅器件和输出端,所述双路输入的浪涌抑制电路还包括第二输入端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和第一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之间的第二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可控精密稳压源V1、电容C1以及PNP型的三极管Q1,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依次串联后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切换电路的输出端,并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V1的阳极连接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阴极连接于第一切换电路的输出端,参考端连接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所述电容C1的两端分别连接升压电路的Vin端和GND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升压电路的GND端,集电极接地,基极连接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功谢永梁陈昌杰洪秀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