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圈马达外壳及音圈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3094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31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音圈马达外壳及音圈马达,外壳内部为收容腔,马达外壳包括顶壁及侧壁,所述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散热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外壳侧壁上设置多个散热槽,可将热量快速导出到电子产品机壳或机壳外,从而能实现利用外壳对音圈马达和摄像模组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圈马达外壳及音圈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件的摄像模组,尤其涉及一种能对摄像模组进行散热的音圈马达外壳。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配备有摄像头或照相机,上述摄像头或照相机通常会采用自动对焦的镜头。在小型化的摄像头中调焦驱动装置通常采用音圈马达。常见的音圈马达主要包括外壳、固定架、套筒、弹片和磁性件。该固定架通常为方体状框架结构,其设有用于容纳套筒的收容腔。该套筒用以装设镜筒,其外侧壁缠绕有线圈。该磁性件嵌设于固定架侧壁,并环绕该套筒且与线圈相对。该弹片固定于固定架下表面,其用于施予套筒弹性回复力从而防止套筒受损。变焦时,该线圈与电流相通而产生电磁场,该电磁场与磁性件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可移动套筒的驱动力驱动镜筒相对影像传感器运动,从而改变镜筒内的镜片与影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变焦。然而,在小型化的音圈马达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随着电子产品摄像头或照相机使用率越来越高,不易散热的问题也越显得明显。同时,由于音圈马达外壳一般连接至电路板,在目前集成度越来越高的电子产品中,可能会紧邻CPU等高发热部件,这些部件的热量有时也会经外壳快速传至音圈马达内,易造成音圈马达或摄像头的损坏或不良。本领域现有技术中,很少对摄像模组的散热提出技术改进方案,主要考虑的是对CPU等一些高产热部件的散热,往往忽视音圈马达的积热和不能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音圈马达外壳,能以最经济、最高效的散热方式降低音圈马达和摄像模组动作时的温度。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音圈马达外壳,内部为收容腔,该外壳包括顶壁及侧壁,所述侧壁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横向延伸的散热槽。在外壳侧壁上设置多个横向散热槽,可将热量快速导出到电子产品机壳或机壳外,从而能实现利用外壳对音圈马达和摄像模组进行散热。可利用横向散热槽增加与导热层侧面的接触紧密度,而且可利用横向连通的散热槽尽量阻断底部电路板通过外壳向上辐射传导热量。即可减少外部热量导入又可增加内部热量快速散出,大大降低音圈马达和摄像模组动作时的温度。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所述音圈马达外壳外形呈方体状,所述侧壁为4个,相邻两个侧壁的外表面的所述散热槽一一对应相连通。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所述散热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倒梯形、V形或弧形。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所述散热槽在所述侧壁的外表面凹入,对应地在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凸出,在所述外壳上形成褶皱。还可利用V形或弧形的散热槽增加与导热层侧面的接触紧密度,而且利用多个横向褶皱可最大化地阻断底部电路板通过外壳向上辐射传导热量。即可减少外部热量导入又可增加内部热量快速散出,大大降低音圈马达和摄像模组动作时的温度。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所述侧壁每个外表面上具有8到15个所述散热槽。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所述侧壁的至少一个外表面上激光焊接一具有多个纵向散热槽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面积小于该侧壁的外表面的面积。在外壳远离电子元件电路板的一侧,激光焊接一具有多个纵向散热槽的散热片,因为这一侧一般不会铺设导热层,利用散热片以便于吸收各横向散热槽之间的热量,将热量直接传导至外壳顶壁,最终经电子元件壳体向外传导,避免本侧热量在音圈马达和摄像模组内积蓄,以降低温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如前所述的外壳的音圈马达,所述音圈马达还包括固定架、套筒、弹片和磁性件。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外壳侧壁上设置多个横向散热槽,可将快速导出到电子产品机壳或机壳外,从而能实现利用外壳对音圈马达和摄像模组进行散热。可利用横向散热槽增加与导热层侧面的接触紧密度,而且可利用横向连通的散热槽尽量阻断底部电路板通过外壳向上辐射传导热量。即可减少外部热量导入又可增加内部热量快速散出,大大降低音圈马达和摄像模组动作时的温度。还可利用V形或弧形的散热槽增加与导热层侧面的接触紧密度,而且利用多个横向褶皱可最大化地阻断底部电路板通过外壳向上辐射传导热量。即可减少外部热量导入又可增加内部热量快速散出,大大降低音圈马达和摄像模组动作时的温度。在外壳远离电子元件电路板的一侧,激光焊接一具有多个纵向散热槽的散热片,因为这一侧一般不会铺设导热层,利用散热片以便于吸收各横向散热槽之间的热量,将热量直接传导至外壳顶壁,最终经电子元件壳体向外传导,避免本侧热量在音圈马达和摄像模组内积蓄,以降低温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音圈马达外壳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音圈马达外壳第一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音圈马达外壳第一实施例左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音圈马达外壳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音圈马达外壳第二实施例左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音圈马达外壳第三实施例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音圈马达外壳第四实施例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音圈马达外壳第五实施例左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音圈马达外壳1、收容腔10、侧壁11、顶壁12、散热槽13、纵向散热槽15、散热片14。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创意。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音圈马达外壳1的技术改进方案,其中的音圈马达通常还包括固定架、套筒、弹片和磁性件。音圈马达外壳1外形可呈圆柱状或方体状,外壳1底部开放,上部面为顶壁12,顶壁12开孔以供摄像模组活动调节高度位置,外壳1除顶壁12以外的外周面为侧壁11。外壳1可以是铁或钢等金属材质,一般选用可屏蔽外部电磁的材质,并不进行特别限制。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一大特点在于,在侧壁1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散热槽13,各散热槽13可平行地横向延伸,相互之间可为等间隔。以便于,增加外壳1与放热介质的接触面积,这个放热介质可以是空气,当然最好是石墨烯这类高导热系数介质的导热层(以下以此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导热层可将快速导出到电子产品机壳或机壳外,从而能实现利用外壳1对音圈马达和摄像模组进行散热。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音圈马达外壳1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马达外壳1以方体状进行举例,该马达外壳1具有一中心轴,外壳1包括侧壁11及顶壁12,本实施例中其侧壁11为4个且依次垂直连接,音圈马达外壳1内部形成收容腔10,侧壁每个外表面上可具有8到15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散热槽13。侧壁11相邻两个外面的散热槽13可一一对应相连通。由于外壳1通常位于电子产品电路板与电子产品外壳之间,石墨烯导热层通常也会设于电子产品电路板与电子产品外壳之间,所以,石墨烯导热层可绕所述外壳1侧壁11的至少三个外表面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音圈马达外壳及音圈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圈马达外壳,内部为收容腔,该外壳包括顶壁及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横向延伸的散热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圈马达外壳,内部为收容腔,该外壳包括顶壁及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横向延伸的散热槽,所述侧壁的至少一个外表面上激光焊接一具有多个纵向散热槽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平铺于所述侧壁的至少一个外表面,利用所述散热片吸收各所述散热槽之间的热量,将热量直接传导至所述外壳顶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马达外壳外形呈方体状,所述侧壁为4个,相邻两个侧壁的外表面的所述散热槽一一对应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