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2445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30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包括外壳及位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上壳、活塞套筒及下壳,且所述上壳与下壳扣合在一起;所述活塞套筒上具有用于插接探针组件的插接孔,所述上壳和下壳上分别具有与插接孔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所述活塞套筒以插接孔正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方式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活塞套筒上装设有两个暴露在插接孔内壁上的金属端子,且该两个金属端子均与电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壳和下壳实现电路板及活塞套筒的固定,并可通过活塞套筒实现探针组件的装配,其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电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
技术介绍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葡萄糖的监测非常重要,通过葡萄糖监测,可确定何时注射胰岛素以降低体内的葡萄糖水平、或补充葡萄糖以使葡萄糖达到正常水平。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家用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例如三诺、欧姆龙、鱼跃、罗氏等公司生产的产品),都采用人体末梢取血的采血式进行检测:通过采血笔或采血试纸采集用户人体皮下组织液,然后利用比色法、电化学方法或光度计检测来确定血糖水平。然而,使用采血笔或采血试纸监动态测用户血糖变化,每天至少需要4片血糖试纸,并需要至少4次刺破人体皮肤采血,对用户造成多次刺痛,客户体验较差。另外,采用试纸监动态测用户血糖获取的用户血糖信息数量十分有限,无法通过少量的血糖信息分析判断用户的血糖变化。此外,还有采用电化学传感器进行葡萄糖检测的方案,其直接将传感器植入到病人的血管中或者皮下组织内。然而,这些装置往往成本较高,并且这些装置一般较大、笨重、不灵活,并且该方案需要在医院或医生的办公室使用,这大大限制了患者的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血糖检测设备结构复杂、不灵活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包括外壳及位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上壳、活塞套筒及下壳,且所述上壳与下壳扣合在一起;所述活塞套筒上具有用于插接探针组件的插接孔,所述上壳和下壳上分别具有与插接孔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所述活塞套筒以插接孔正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方式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活塞套筒上装设有两个暴露在插接孔内壁上的金属端子,且该两个金属端子均与电路板电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用于为该电路板供电的电池。在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中,所述上壳与下壳间通过卡扣固定;所述下壳为平板状,且该下壳的上表面具有电路板安装位;所述上壳与电路板安装位对应的位置具有容纳电路板的空腔。在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中,所述下壳的边缘具有垂向凸缘,且该垂向凸缘上设有卡孔;所述上壳的底部包裹下壳的垂向凸缘,且内壁上与卡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卡钩。在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中,所述活塞套筒的插接孔的内壁上具有用于定位的径向凸棱或径向凹槽,且该插接孔的内壁上具有卡接结构。在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中,所述金属端子为接触弹片,且该接触弹片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插接孔的内壁。在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中,所述外壳还包括卡接固定在下壳底部的背贴片,且该背贴片的下表面贴附有医用胶布,所述背贴片和医用胶布上均具有供葡萄糖酶微电极针穿过的穿孔。在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中,所述穿孔的直径小于活塞套筒上插接孔的直径。在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蓝牙通讯丰旲块。在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中,所述外壳的长度为4-7cm、宽度为3_5cm、高度为2-3.5cm。本技术的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上壳和下壳实现电路板及活塞套筒的固定,并可通过活塞套筒实现探针组件的装配,其结构简单,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是本技术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实施例的示意图,该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可与探针组件配合,实现人体血糖数据采集。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动态血糖仪主机包括外壳(该外壳的长度为4-7cm、宽度为3-5cm、高度为2_3.5cm)及位于外壳内的电路板14,其中外壳包括上壳11、活塞套筒13及下壳12,且上壳11与下壳12间通过卡扣固定;活塞套筒13上具有用于插接探针组件的插接孔(例如截面为圆形),上壳11和下壳12上分别具有与插接孔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插接孔的直径),且活塞套筒13以插接孔正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方式固定在上壳11和下壳12之间;活塞套筒13上装设有两个暴露在插接孔内壁上的金属端子,且该两个金属端子均与电路板14电连接,从而可通过该金属端子实现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与探针组件之间的信号传递。在使用时,上述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可直接固定在人体皮肤上(例如手臂处),然后将探针组件穿过上壳11上的第一通孔进入活塞套筒13的插接孔,并从下壳12的第二通孔穿出,探针组件中的葡萄糖酶微电极针刺入皮肤与人体内的血液发生电化学反应,探针组件将相应的信号通过插接孔内的金属端子传送到电路板14,由电路板14将上述信号转换为血糖数据,从而完成血糖参数采集。特别地,电路板14上可设有用于为该电路板14供电的电池15。该电池15可以为纽扣电池,也可以为可充电的锂电池(相应地,电路板14上需增加充电电路,外壳上增加充电接口)。上述下壳12可为平板状,且该下壳12的上表面具有电路板安装位,例如安装柱等,电路板14通过卡扣或螺钉等固定在电路板安装位内;上壳11与电路板安装位对应的位置具有容纳电路板14的空腔。上壳11和下壳12可通过以下方式扣合:在下壳12的边缘设置垂向凸缘,且该垂向凸缘上设有卡孔;上壳11的底部包裹下壳的垂向凸缘,且该上壳11的内壁上与卡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卡钩。在扣合时,上壳11内壁的卡钩扣入到下壳12的凸缘上的卡孔。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上壳11和下壳12也可通过其他方式组装在一起,例如通过螺钉等。为便于探针组件的插接定位,上述活塞套筒13的插接孔的内壁上具有用于定位的径向凸棱或径向凹槽,且该插接孔的内壁上具有卡接结构(用于固定探针组件,避免探针组件从活塞套筒中脱出)。上述活塞套筒13上的金属端子可采用装配到活塞套筒13上的接触弹片16,且该接触弹片16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插接孔的内壁。为将上述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固定在人体,上述外壳还可包括卡接固定在下壳12底部的背贴片17,且该背贴片17的下表面贴附有医用胶布,背贴片17和医用胶布上均具有供葡萄糖酶微电极针穿过的穿孔。这样,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可直接粘贴到人体皮肤,不仅可稳定固定,而且可将人体不适感降到最低。特别地,上述背贴片17和医用胶布上的穿孔的直径小于活塞套筒13的插接孔的直径,从而可通过推动探针组件使背贴片17脱离下壳12,便于主机的重复使用。上述电路板14上可设有蓝牙通讯模块,通过蓝牙通讯模块,可将采集的血糖数据传送到相应的终端,例如手机等,便于分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动态血糖检测仪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位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上壳、活塞套筒及下壳,且所述上壳与下壳扣合在一起;所述活塞套筒上具有用于插接探针组件的插接孔,所述上壳和下壳上分别具有与插接孔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所述活塞套筒以插接孔正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方式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活塞套筒上装设有两个暴露在插接孔内壁上的金属端子,且该两个金属端子均与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聚通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