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牵引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212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铁路机车上的轻质牵引臂。牵引臂包括去掉了大量材料的中央板和横过侧壁的在中央板内侧及外侧的横向支撑件。去掉中央板周围材料及采用横向支撑件,使得牵引臂的整体重量降低而强度仍保持不变。除了围绕中央板进行的改进以外,牵引臂仍是常规型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专利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铁路机车的改进牵引臂。特别是,不受所示出和描述的特殊用途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涉及较轻质牵引臂。相关技术描述有轨车牵引臂是一种位于中心梁和有轨车联接器之间的盒状件。牵引臂位于中心梁的每一端,作为下部机身的一部分,沿着有轨车体的长度延伸;因此每一辆有轨车都采用两个牵引臂。牵引臂和中心梁一样焊接在有轨车体的下部机身上。牵引臂起到将中心梁与有轨车联接器联接起来和将牵引与缓冲(纵向)负荷通过此节有轨车传送到下一节有轨车的多重作用。此外,牵引臂提供有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联接,这种方式在有轨车的两端支持了有轨车体。在中心梁的每一端,牵引臂的内侧端安装焊接在中心梁上。牵引臂的外侧端具有一个浇铸成一体的撞锤或安装焊接在牵引臂上的分离撞锤组件。组合联接器及其轭铁安置在牵引臂的外侧端,通过撞锤形成的开口。组合联接器与轭铁由牵引键固定在牵引臂上,牵引键延伸通过一对对齐的牵引键槽、撞锤的键孔和联接器与轭铁中的配合孔。除了传统上位于牵引臂的各侧壁的一对对齐的牵引臂键槽,牵引臂也包括在牵引臂内的前端和后端的牵引突出部,中央板,一个为容纳从铁路机车转向架向外延伸的中枢销或螺栓的中空中枢销孔。中央板在转向架承梁上为中央转筒提供联接。常规上,牵引臂由铸钢制造。牵引臂因此占据了铁路机车总重量的相当大一部分。由于保证安全和轨道条件在运输货物时有重量上的限制,那些放置在有轨车内或车上的货物的数量受到有轨车体,转向架和其它有轨车部件的影响。由此,铁路机车的减重,包括牵引臂的减重,将会导致铁路线业主货物总容量的增加。故降低牵引臂重量而不削减强度具有很强的可取性。专利技术概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降低牵引臂的整体重量来降低铁路机车的重量。此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不降低强度的前提下降低牵引臂的重量。简言之,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通过在中央板的中枢销孔周围和中枢鞘柱上去掉金属,同时在中央板上的中枢销孔的内侧和外侧设置支撑件而减轻牵引臂。支撑件和中央板组成一体并从中央板向位于牵引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近似中点延伸。在中枢销孔的内侧和外侧设置支撑件更好地处理来自有轨车体承梁的横向负荷,要比传统的牵引臂更有效。由此,所形成的牵引臂结构比传统的牵引臂更轻,更好地承受来自有轨车体的负荷。本专利技术的全部目的、方面和优点只有在全面阅读此详细说明和透彻理解专利技术后才能被理解。因此,为完成此详细说明,关于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和优选的实施例在附图的简要说明之后给出。附图的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将针对附图进行描述。附图中,以下各图具有下述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牵引臂的平面2是图1中牵引臂的侧视3是图1中牵引臂的端视4是图1中牵引臂沿4-4线的局部剖视图在附图中,各图中的相同结构使用了相同的标号。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牵引梁或者牵引臂20的平面图。图2说明了牵引臂20的侧视图。参考图1和图2,牵引臂20是浇铸的且通常是由高强度B级钢制造。牵引臂20绝大部分是中空的细长的长方体,通常包括一个垂直开口内侧端22和垂直开口外侧端24,一对相对的竖直侧面26和28,水平上表面30和局部开口的水平下表面32。每一侧面26和28沿着下表面32终止于向外延伸的下部凸缘34,凸缘34上限定了许多安装孔60。沿着下表面靠近内侧端22的是一个中央板36,它形成具有中枢销孔38的中枢销柱76。中央板36可与有轨车转向架承梁上的中央滚筒相配合,而中枢销孔38的大小和形状制成用来容纳中枢销(未示出),中枢销从有轨车转向架伸出,由此可旋转地将牵引臂20与有轨车转向架承梁连接。内侧端22配合在中心粱内并焊接在其上(未示出),外侧端24或者配合并焊接在撞锤组件上(未示出)或与撞锤40铸造成一体。在底层32上外侧端24处上安置了一个铸造的一体弹簧架41,用来容纳联接器托架组件(未示出)。运转中,由于安装并焊接在铁路机车的下部机身上,牵引臂20位于中心梁和撞锤之间并通过中枢销孔38连接到有轨车转向架上。与传统的形式一样,牵引臂20的下表面32是开口的,在牵引空槽区54中无金属层,以安置牵引齿轮(未示出)。此外,通过下表面32的开口56位于前牵引突出部58与后牵引突出部46之间以安置轭铁(未示出)。如同传统牵引臂,底层的其余部分仍用金属层密闭。前牵引突出部58帮助吸收有轨车的缓冲负荷。前牵引突出部58与侧壁26和28形成一体并从侧壁26和28的内表面向外伸出。前牵引突出部58形成一个支撑面,此面能在运转中提供一个阻止牵引齿轮纵向运动的壁(未示出)。牵引突出部58从侧壁26和28彼此相对并且在突出部58之间留出一个缝隙或开口,以用来安装牵引齿轮。后牵引突出部46与牵引臂20铸成一体并且从侧壁26和28的内表面突出出来,同时沿着底表面远离侧壁26和28的内表面而向牵引臂20的纵轴横向延伸。后牵引突出部46形成了一个支撑面,在运转中能阻止轭铁的纵向运动。后牵引突出部46从侧壁26和28彼此相对并且在突出部之间留出一个缝隙或开口,以用来安装轭铁。牵引臂20的外侧端24包括了撞锤区42。撞锤区42可包括一个铸成的撞锤40或一个安装并焊接在牵引臂20上的撞锤组件。当有轨车经受严重的缓冲负荷时,即,牵引齿轮接触到底或走完全部行程时,撞锤40缓冲来自联接器头(未示出)的撞击。参考图3,撞锤40的外侧端开口以容纳联接器组件。侧壁26和28的下端部通过用作联接器托架的一体的弹簧架联接,因此用来支撑联接器组件。撞锤40的外侧端上是一个与侧壁26和28及撞锤40的水平顶壁72连成一体的撞锤面70。撞锤面70用作在经受严重缓冲负荷过程中撞锤40与联接器接触时的一个支撑面。正如在图2中所说明的,中央板36沿着下表面32与牵引臂20是一体的并且从水平下表面32向外突出,末端形成与水平下表面32构成平行关系的中央板表面94。注意到在与此专利技术的思想和范围相一致的情况下,中央板36可以是焊在牵引臂20的下表面32的独立平板。参考图4,优选的实施例中,材料中大部分从中央板36中,中枢销柱76及中枢销孔38周围去掉。从结构上考虑,支撑件48和50定位在中枢销孔38的内侧和外侧。支撑件48和50与牵引臂20的底表面32和侧壁26及28铸成一体。如图1所示,一体的支撑件48和50垂直地从侧壁26和28横向向外延伸。再参照图4,支撑件48和50从下表面32和中央板36向外延伸进入牵引臂20内,达到上表面30与下表面32之间的近似中点处。支撑件48和50被设计成厚度及强度均足以承受来自有轨车体的置于中央板36的横向负荷,并且仍尽可能在结构上保持轻质。此外,支撑件48和50不仅为牵引臂20提供在侧壁26和28之间的横向支撑,也给中枢销柱76及附带的中枢销孔38以纵向支撑。优选的是,支撑件48和50的厚度为1和1/4英寸。参考图1,2和4,中央板36呈圆状并且包括设于中央的限定垂直中枢销孔38的内中枢销柱76。中枢销柱76连接到包括多个横向延伸、纵向取向的肋80、82、84、86的连接板78上,这些肋为中枢销柱提供足够的纵向和横向支撑,而且同时降低围绕中央板的牵引臂的重量。在肋的一端,每一个肋与中枢销柱76连成一整体。在相对的另一端,肋80和84与侧壁26和28连成一整体,肋82和86与支撑件48和50连成一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对轻质结构的铸造牵引臂,设置在中心梁和撞锤之间并与它们纵向对齐,用于铁路机车,包括:一对终止于一对向外延伸的下部凸缘的竖直侧壁,水平上表面和部分开口的水平下表面,水平上表面和水平下表面均垂直于由一对竖直侧壁所形成的平面,限 定中枢销柱并形成位于水平下表面上的中枢销孔的中央板,和至少一个与中央板和所述一对侧壁形成一体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横过所述一对竖直侧壁,伸向水平上表面和水平下表面之间的近似中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R唐斯托德W斯特克
申请(专利权)人:巴克伊铸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