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轮胎调压系统和轮胎调压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51663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8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轮胎调压系统和轮胎调压系统的控制方法。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轮辋体,轮辋体设置在轮胎本体的内圈侧,轮辋体与轮胎本体之间形成环形充气空间;应急内胎,应急内胎设置在充气空间内;气道盘,气道盘设置在轮胎本体的中部且与轮辋体连接,气道盘具有相互独立的轮胎气道和应急内胎气道,轮胎气道的第一端与充气空间连通,应急内胎气道的第一端与应急内胎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轮胎设置有应急内胎,因而当轮胎本体发生漏气或意外事故时,可通过应急内胎紧急充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轮胎调压系统可以在车辆行驶或驻车时对轮胎进行气压调节,并可以实时监测轮胎气压状况,从而有效避免轮胎吊载倾翻等危险,保证了车辆的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轮胎调压系统和轮胎调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轮胎调压系统和轮胎调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轮胎作为越野轮胎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状态直接影响越野轮胎起重机的越野性能、轮胎吊载性能、带载行驶性能、牵引性能、平稳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等。轮胎气压作为轮胎的重要技术参数,既影响着轮胎的使用寿命,更决定了越野轮胎起重机的综合性能。对于越野轮胎起重机,轮胎气压不正常会造成多种危害及隐患,如轮胎快速磨损、轮胎爆胎、刹车操控安全性降低、轮胎吊载倾翻等危险。为了能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小型车辆通过配置无线TPMS系统实现轮胎气压的实时监测,但无法对轮胎气压进行调节,更无法解决行驶过程中对轮胎气压进行调节的难题,也无法降低轮胎破损漏气造成事故的风险。现有技术中的轮胎通过轮辋体连接固定于桥轮边减速机上,桥轮边减速机转动带动轮胎转动。轮胎气门嘴安装于轮辋体上的轮胎气门安装孔上,当轮胎和轮辋体一同转动时,轮胎气门嘴也随之转动。若利用此轮辋体的气门嘴进行充气,轮胎在转动过程中气管会随之转动损坏气管设备。同理,有线的轮胎调压系统也无法安装于此轮辋体上进行检测轮胎气压。受现有轮辋体结构形式的限制,越野轮胎起重机无法利用自身的气路系统对行驶中的轮胎进行充气放气的调节,也无法对轮胎气压进行监测,无法判断轮胎气压状态,更无法在行驶中检测轮胎有无破损漏气。此外,现有的起重机车辆均无轮胎气压自动调节装置,且只有部分小型车辆安装有TPMS系统(TPMS利用固定于轮胎内的无线传感装置实时采集轮胎压力数据并传送至主机中并进行显示)对轮胎气压进行实时监测。除上述问题外,现有技术中的轮胎在漏气时没有应急备胎,极易造成交通事故,使车辆存在行驶安全性差的问题,并严重威胁驾驶者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轮胎调压系统和轮胎调压系统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胎存在应急性能差、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行驶安全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轮辋体,轮辋体设置在轮胎本体的内圈侧,轮辋体与轮胎本体之间形成环形充气空间;应急内胎,应急内胎设置在充气空间内;气道盘,气道盘设置在轮胎本体的中部且与轮辋体连接,气道盘具有相互独立的轮胎气道和应急内胎气道,轮胎气道的第一端与充气空间连通,应急内胎气道的第一端与应急内胎连通。进一步地,气道盘的中心轴线与轮胎本体的中心轴线重合,气道盘与轮辋体可相对转动地连接。进一步地,轮胎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气道盘与轮辋体的配合面处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进一步地,轮胎还包括内胎支撑架,内胎支撑架设置在充气空间内且与轮辋体连接,应急内胎支撑在内胎支撑架上。进一步地,轮胎还包括吸盘,应急内胎通过吸盘吸附在内胎支撑架上,内胎支撑架与轮辋体刚性连接。进一步地,轮胎还包括:轮胎气道接头,轮胎气道接头设置在轮胎气道的第二端;应急内胎气道接头,应急内胎气道接头设置在应急内胎气道的第二端。进一步地,连接板为多个,多个连接板绕气道盘的周向间隔设置,气道盘通过连接板与桥制动器刚性连接。进一步地,轮胎还包括:轴承,气道盘通过轴承与轮辋体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注油嘴,注油嘴设置在轮辋体上并与轴承连通。进一步地,轮胎还包括用于防止气道盘在轮胎本体的轴向蹿动的止挡结构,止挡结构与轮辋体连接,且止挡结构位于气道盘的一侧并与气道盘的表面止挡配合。进一步地,止挡结构包括:挡圈,挡圈的中心轴线与气道盘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挡圈与轮辋体连接,气道盘夹设在轮辋体与挡圈之间;滚子,滚子设置在挡圈的朝向气道盘一侧的表面上。进一步地,止挡结构还包括用于调节挡圈与轮辋体之间的距离的调节组件,挡圈通过调节组件与轮辋体连接,调节组件包括:锁紧件,挡圈通过锁紧件与轮辋体固定;弹性元件,弹性元件设置在锁紧件上并位于挡圈与轮辋体之间。进一步地,气道盘的周向表面具有回转设置的第一导气环槽,第一导气环槽为两个,两个第一导气环槽相间隔设置,轮辋体具有与两个第一导气环槽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导气环槽,轮胎气道与一个第一导气环槽、一个第二导气环槽、充气空间依次连通,应急内胎气道与另一个第一导气环槽、另一个第二导气环槽、应急内胎依次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胎调压系统,包括:供气部;调压支路,供气部与调压支路连通,调压支路包括分别与轮胎对应的轮胎输气管路和应急内胎输气管路,轮胎输气管路与轮胎气道连通,应急内胎输气管路与应急内胎气道连通;用于检测轮胎本体的气压值的第一胎压检测部,第一胎压检测部的检测端与轮胎气道连通;用于检测应急内胎的气压值的第二胎压检测部,第二胎压检测部的检测端与应急内胎气道连通;控制部,控制部分别与供气部、调压支路、第一胎压检测部、第二胎压检测部电连接,控制部根据第一胎压检测部和第二胎压检测部所检测的电压控制轮胎本体和/或应急内胎放气或充气。进一步地,轮胎调压系统还包括:储气罐,供气部通过储气罐与调压支路连通;排气管路组件,排气管路组件与储气罐的排气端连通,排气管路组件与控制部电连接。进一步地,轮胎调压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储气罐内气体压力的压力检测部,储气罐为多个并分别与轮胎对应设置,压力检测部为多个,多个压力检测部的检测端与多个储气罐一一对应连通,压力检测部与控制部电连接。进一步地,轮胎调压系统还包括干燥排水阀,干燥排水阀为多个,每个储气罐上均设置有干燥排水阀。进一步地,排气管路组件包括:排气管路,排气管路与储气罐的排气端连通;用于控制排气管路与外部环境导通或截止的排气控制阀,排气控制阀设置在排气管路上,排气控制阀与控制部电连接;溢流阀,溢流阀设置在排气管路上且位于排气控制阀的上游位置处,溢流阀与控制部电连接。进一步地,排气管路组件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排气管路上且位于溢流阀的上游位置处。进一步地,调压支路的进气端具有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与控制部连接。进一步地,调压支路还包括开关阀,开关阀为两个,两个开关阀分别设置在轮胎输气管路和应急内胎输气管路上。进一步地,供气部包括:空压机,空压机与控制部电连接;多通路控制组件,多通路控制组件与控制部电连接,储气罐通过多通路控制组件与空压机连通,多个储气罐与多通路控制组件的多个控制端口一一对应连通。进一步地,供气部还包括干燥器,空压机通过干燥器与多通路控制组件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胎调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轮胎调压系统启动,并使控制部初始化;步骤S2:获取轮胎本体的第一气压值Pt’;步骤S3:延时第一预定时间后获取轮胎本体的第二气压值Pt,并确定第一气压值Pt’与第二气压值Pt的气压差值dp大小;步骤S4:将气压差值dp与目标压力值相比较,确定对轮胎本体和/或应急内胎进行充气或者放气的操作。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当轮胎本体的气压差值dp大于目标压力值时,轮胎调压系统进行漏气应急处理;当轮胎本体的气压差值dp小于或等于目标压力值时,将在步骤S3中获取的轮胎本体的第二气压值Pt与预设胎压范围区间相比较,确定轮胎调压系统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地,预设胎压范围区间包括由大到小依次分布的:第一胎压范围区间,第一胎压范围区间为(d,∞),当轮胎本体的第二气压值Pt落入第一胎压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轮胎、轮胎调压系统和轮胎调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本体(10);轮辋体(20),所述轮辋体(20)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10)的内圈侧,所述轮辋体(20)与所述轮胎本体(10)之间形成环形充气空间(11);应急内胎(30),所述应急内胎(30)设置在所述充气空间(11)内;气道盘(40),所述气道盘(40)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10)的中部且与所述轮辋体(20)连接,所述气道盘(40)具有相互独立的轮胎气道(41)和应急内胎气道(42),所述轮胎气道(41)的第一端与所述充气空间(11)连通,所述应急内胎气道(42)的第一端与所述应急内胎(3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本体(10);轮辋体(20),所述轮辋体(20)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10)的内圈侧,所述轮辋体(20)与所述轮胎本体(10)之间形成环形充气空间(11);应急内胎(30),所述应急内胎(30)设置在所述充气空间(11)内;气道盘(40),所述气道盘(40)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10)的中部且与所述轮辋体(20)连接,所述气道盘(40)具有相互独立的轮胎气道(41)和应急内胎气道(42),所述轮胎气道(41)的第一端与所述充气空间(11)连通,所述应急内胎气道(42)的第一端与所述应急内胎(3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盘(4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轮胎本体(10)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气道盘(40)与所述轮辋体(20)可相对转动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43),所述气道盘(40)与所述轮辋体(20)的配合面处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结构(4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还包括内胎支撑架(50),所述内胎支撑架(50)设置在所述充气空间(11)内且与所述轮辋体(20)连接,所述应急内胎(30)支撑在所述内胎支撑架(50)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还包括吸盘(80),所述应急内胎(30)通过所述吸盘(80)吸附在所述内胎支撑架(50)上,所述内胎支撑架(50)与所述轮辋体(20)刚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还包括:轮胎气道接头(44),所述轮胎气道接头(44)设置在所述轮胎气道(41)的第二端;应急内胎气道接头(45),所述应急内胎气道接头(45)设置在所述应急内胎气道(42)的第二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还包括连接板(60),所述连接板(60)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板(60)绕所述气道盘(4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气道盘(40)通过所述连接板(60)与桥制动器(61)刚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还包括:轴承(62),所述气道盘(40)通过所述轴承(62)与所述轮辋体(20)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注油嘴(63),所述注油嘴(63)设置在所述轮辋体(20)上并与所述轴承(62)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气道盘(40)在所述轮胎本体(10)的轴向蹿动的止挡结构(70),所述止挡结构(70)与所述轮辋体(20)连接,且所述止挡结构(70)位于所述气道盘(40)的一侧并与所述气道盘(40)的表面止挡配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结构(70)包括:挡圈(71),所述挡圈(7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气道盘(40)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挡圈(71)与所述轮辋体(20)连接,所述气道盘(40)夹设在所述轮辋体(20)与所述挡圈(71)之间;滚子(72),所述滚子(72)设置在所述挡圈(71)的朝向所述气道盘(40)一侧的表面上。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结构(70)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挡圈(71)与所述轮辋体(20)之间的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挡圈(71)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轮辋体(20)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锁紧件(73),所述挡圈(71)通过所述锁紧件(73)与所述轮辋体(20)固定;弹性元件(74),所述弹性元件(74)设置在所述锁紧件(73)上并位于所述挡圈(71)与所述轮辋体(20)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盘(40)的周向表面具有回转设置的第一导气环槽(46),所述第一导气环槽(46)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气环槽(46)相间隔设置,所述轮辋体(20)具有与两个所述第一导气环槽(46)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导气环槽(21),所述轮胎气道(41)与一个所述第一导气环槽(46)、一个所述第二导气环槽(21)、所述充气空间(11)依次连通,所述应急内胎气道(42)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导气环槽(46)、另一个所述第二导气环槽(21)、所述应急内胎(30)依次连通。13.一种轮胎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气部(100);调压支路(200),所述供气部(100)与所述调压支路(200)连通,所述调压支路(200)包括分别与轮胎对应的轮胎输气管路(210)和应急内胎输气管路(220),所述轮胎输气管路(210)与轮胎气道(41)连通,所述应急内胎输气管路(220)与应急内胎气道(42)连通;所述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0)、轮辋体(20)和气道盘(40),所述轮辋体(20)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10)的内圈侧,所述气道盘(40)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10)的中部且与所述轮辋体(20)连接,其中,所述轮胎气道(41)和应急内胎气道(42)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轮胎的气道盘(40)上;用于检测轮胎本体(10)的气压值的第一胎压检测部(300),所述第一胎压检测部(300)的检测端与所述轮胎气道(41)连通;用于检测应急内胎(30)的气压值的第二胎压检测部(400),所述第二胎压检测部(400)的检测端与所述应急内胎气道(42)连通;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分别与所述供气部(100)、所述调压支路(200)、所述第一胎压检测部(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晓飞陆阳陈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