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102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式渡板装置,由两段折叠式的渡板机构和弹簧机构5及安装座1组成,所述的渡板机构由上渡板4和下渡板10和卡轴6、铰链轴7组成,安装座通过上渡板转轴2、弹簧机构上转轴3分别与上渡板、弹簧机构上端铰接,形成可转动运动副,弹簧机构下端通过弹簧机构下转轴8与下渡板10铰接,卡轴6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形式安装在上渡板上,上渡板与下渡板通过铰链轴连接,下渡板可以绕铰链轴相对上渡板翻转180°,弹簧机构在渡板机构放下时处于压缩受力状态,渡板机构收起时,下渡板相对上渡板内翻转动,自动向上渡板折叠,渡板放下时,下渡板相对上渡板外翻转过180°卡合在卡轴上、与上渡板组成一个刚性载体。该装置能实现轮式装载机等大型工程机械自驱动上下平车或半挂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抢修铁路用平车之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折叠式渡板装置
技术介绍
当铁道线路路堑发生滑坡塌方时,为了有效缩短线路的抢修时间,提高抢修效率,加快线路恢复正常通车,需要用救援平车将轮式装载机、履带式挖掘机等大型专用的工程机械运送至事故现场对线路进行抢修;装载机等上下平车过去通常采用的做法是在平车端头临时搭积枕木或者使用铁路吊车吊放;前者需要大量辅助劳动力,工作量大,工效低,操作时间长,容易延误线路抢修时间;后者需要大吨位的吊车配合,占用大型设备,况且由于事故现场狭窄,交通不便,吊车很难行进展开作业,这两种操作方式均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救援平车没有装置可以满足轮式装载机、履带式挖掘机等大型专用的工程机械方便、可靠、安全地自驱动上下平车的问题,提供一种在无电源接入情况下,能实现轮式装载机、履带式挖掘机等大型专用的工程机械方便、可靠、安全地自驱动上下救援平车的渡板装置。解决其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两段折叠卡压结构型式的渡板机构和摆式弹簧机构及安装座组成,所述的渡板机构由上渡板、下渡板和卡轴、铰链轴组成,安装座通过上渡板转轴、弹簧机构上转轴分别与上渡板、弹簧机构铰接,形成可转动运动副,弹簧机构下端通过弹簧机构下转轴与下渡板铰接,卡轴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形式安装在上渡板上,上渡板与下渡板通过铰链轴连接,下渡板可以绕铰链轴相对上渡板翻转180°,弹簧机构在渡板机构放下时处于压缩受力状态,渡板机构收起时,下渡板相对上渡板内翻转动,自动向上渡板折叠,弹簧机构弹簧特性可以自由调定,以保证渡板收起或放下时,下渡板能可靠地绕过弹簧机构下转轴安装座自由转动,而不发生干涉,整个渡板放下时,下渡板相对上渡板外翻转过180°、卡合在卡轴上、与上渡板组成一个刚性载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变换,所述的折叠式渡板装置,可以不用摆式弹簧机构而仅由两段折叠卡压结构型式的渡板机构和安装座组成。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之折叠式渡板装置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高度适宜、能满足轮式装载机、履带式挖掘机等大型专用的工程机械方便、可靠、安全地上下救援平车的要求;轮式装载机爬坡能力为30°,本渡板机构采用两段式的结构,使得渡板在立放状态时最高处距平车地板面高度只有不到1.6m,只要两段渡板总长度不小于2.8m,放下后就能使装载机自驱动顺利沿渡板爬上平车。2、渡板机构为卡压式受力方式,有比较好的力学性能,通过调整铰链轴与卡轴之间的空间位置可以得到合适的受力效果。3、使用方便上、下渡板之间通过铰链轴联接,具有转动灵活、收起自动翻转折叠的优点。4、采用摆式弹簧机构,运用弹簧辅力使下渡板顺利可靠打开,同时在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对渡板中部提供支撑力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渡板的整体抗弯能力,增强了装置的可靠性,在渡板收起过程中,使下渡板相对上渡板顺利翻转,自动折叠,使用方便。5、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渡板机构收起折叠后立靠在平车端梁外侧,不占用平车车体上部空间。6、适用范围广该渡板装置不仅适用于铁路救援平车,同时也适用于公路用半挂车或其他装运大型工程机械的平车。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之折叠式渡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向视图;图3折叠式渡板装置的摆式弹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二之折叠式渡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带摆式弹簧机构的折叠式渡板装置,由两段折叠卡压结构型式的渡板机构和摆式弹簧5及安装座1及其附件组成(参见图1、图2),所述的渡板机构由上渡板4、下渡板10和卡轴6、铰链轴7组成,所述的摆式弹簧机构5由弹簧53、心轴52、套筒51组成(参见图3),弹簧53安装在套筒51内、其内圆柱孔套一根心轴52,套筒51一端通过弹簧机构上转轴3铰接在安装座1上,心轴52一端通过弹簧机构下转轴8与下转轴安装座9连接,安装座1通过上渡板转轴2、弹簧机构上转轴3分别与上渡板4、弹簧机构5上端铰接,形成可转动运动副,弹簧机构5下端通过弹簧机构下转轴8及紧固在下渡板10上的下转轴安装座9与下渡板10铰接,卡轴6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形式安装在上渡板4上,上渡板4与下渡板10通过铰链轴7连接,下渡板10可以绕铰链轴7相对上渡板4翻转180°,弹簧机构5的弹簧53在渡板机构放下时处于压缩受力状态,渡板机构收起时,下渡板10相对上渡板4内翻转动,自动向上渡板4折叠,弹簧机构5弹簧特性可以自由调定,以保证渡板收起或放下时,下渡板10能可靠地绕过弹簧机构下转轴8安装座自由转动,而不发生干涉,渡板放下时,下渡板10相对上渡板4外翻转过180°、卡合在卡轴6上、与上渡板4组成一个刚性载体。实施例二一种折叠式渡板装置,由上渡板4、下渡板10和卡轴6、铰链轴7及安装座1组成(参见图3),安装座1通过上渡板转轴2与上渡板4上端铰接,形成可转动运动副,上渡板4与下渡板10通过铰链轴7连接,下渡板10可以绕铰链轴7相对上渡板4翻转180°,渡板机构收起时,下渡板10相对上渡板4内翻转动,自动向上渡板4折叠,渡板放下时,下渡板10相对上渡板4外翻转过180°、卡合在卡轴6上、与上渡板4组成一个刚性载体,在下渡板距离铰链轴200mm处有一起重拉扣,方便吊装。此种折叠式渡板装置也能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但使用中收放更费力,整体效果不如实施例一结构好。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所述的上渡板4、下渡板10可以是用几条工字钢并排焊接而成(参见图2),也可以是由钢制框架上铺设钢板制成,表面可以焊接有防滑附筋,以增加车辆橡胶轮子或履带与渡板接触面的附着系数,从而增大接触面附着力。作为本技术各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上渡板4、下渡板10也可以是由钢制框架上铺设厚木板或工程塑料板制成,其表面有防滑凸纹。作为本技术各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下渡板10的端面可以加有一附加垫座11,使渡板端面搁放在一个平面体上,保持平面均衡受力,防止出现偏靠引发侧扭造成渡板变形的现象,同时在线路地面基础不稳定、易松动时,可以防止渡板下端面往地面下陷。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两段折叠卡压结构型式的渡板机构和安装座(1)组成,所述的渡板机构由上渡板(4)、下渡板(10)和卡轴(6)、铰链轴(7)组成,安装座(1)通过上渡板转轴(2)与上渡板(4)上端铰接,形成可转动运动副,卡轴(6)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形式安装在上渡板(4)上,上渡板(4)与下渡板(10)通过铰链轴(7)连接,下渡板(10)可以绕铰链轴(7)相对上渡板(4)翻转180°,渡板机构收起时,下渡板(10)相对上渡板(4)内翻转动,自动向上渡板(4)折叠,渡板放下时,下渡板(10)相对上渡板(4)外翻转过180°、卡合在卡轴(6)上、与上渡板(4)组成一个刚性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渡板机构的上渡板(4)两侧各连有一个由弹簧(53)、心轴(52)、套筒(51)组成的摆式弹簧机构(5),弹簧(53)安装在套筒(51)内、其内圆柱孔套一根心轴(52),套筒(51)一端通过弹簧机构上转轴(3)铰接在安装座(1)上,心轴(52)一端通过弹簧机构下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两段折叠卡压结构型式的渡板机构和安装座(1)组成,所述的渡板机构由上渡板(4)、下渡板(10)和卡轴(6)、铰链轴(7)组成,安装座(1)通过上渡板转轴(2)与上渡板(4)上端铰接,形成可转动运动副,卡轴(6)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形式安装在上渡板(4)上,上渡板(4)与下渡板(10)通过铰链轴(7)连接,下渡板(10)可以绕铰链轴(7)相对上渡板(4)翻转180°,渡板机构收起时,下渡板(10)相对上渡板(4)内翻转动,自动向上渡板(4)折叠,渡板放下时,下渡板(10)相对上渡板(4)外翻转过180°、卡合在卡轴(6)上、与上渡板(4)组成一个刚性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治平陈立创吴伟孙宝华钱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机车车辆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