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端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0090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2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结构,包括连接于电机壳前端或后端的前端盖或后端盖,其中,至少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环形穹窿腔,所述环形穹窿腔的位置与置于电机壳内的电机定子的位置相应。进一步的,所述后端盖的外壁上均匀离散分布有复数个半球状凹槽,相邻凹槽之间形成有加强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机端盖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易于加工,且用料节约,成本低廉,可减少电机内部磁场的泄露以及提供充足的电气安全间隙,同时还可降低电机的整体质量,从而达到安全环保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或类似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电机端盖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功率驱动电动机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诸如新能源车等装置的动力设备。鉴于大功率驱动电机需要以较大电流驱动,因而在电机上通常会配置有接线盒,参阅图1所示,在现有电机壳I ’外壁上往往一体设置有一突出的平台,以供安装接线盒2 ’,相应的,在电机壳端盖,特别是前端盖上需设置一凸出部,以利于端盖与电机壳的连接,但这会导致电机整体质量加大,外形不美观。而且,现有电机端盖在使用时,安装于电机壳内的定子的磁场极易从端盖处泄露,进而影响电机的运行性能。再及,参阅图2,现有电机的端盖,例如后端盖4’上通常需要设置若干加强筋41’,这些加强筋大多是通过焊接等工艺连接在后端盖内,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后端盖的整体机械性能,但加工不便,且机械强度等仍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电机端盖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电机端盖结构,包括连接于电机壳前端或后端的前端盖或后端盖,至少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环形穹窿腔,所述环形穹窿腔的位置与置于电机壳内的电机定子的位置相应。进一步的,所述前端盖的外周部与电机壳前端面固定接合。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壳的前端面呈圆环形,且所述前端盖整体呈圆形。进一步的,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中部还形成有一轴向突出部,该突出部上连接有复数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壳外壁上还连接有接线盒,且所述接线盒与电机壳外壁之间通过圆弧形界面接合。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后端盖的外壁上均匀离散分布有复数个半球状凹槽,相邻凹槽之间形成有加强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后端盖的外壁上均匀离散分布有复数个半椭圆球状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后端盖的内壁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环形穹窿腔,所述环形穹窿腔的位置与置于电机壳内的电机定子的位置相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包括:该电机端盖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易于加工,且用料节约,成本低廉,可减少电机内部磁场的泄露以及提供充足的电气安全间隙,同时还可降低电机的整体质量,从而达到安全环保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机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中一种电机壳的侧视图;图4是图3中电机壳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中一种电机前端盖的侧视图;图6是图5所示电机前端盖的剖视图;图7是图5所示电机前端盖的立体图;图8a_图8b分别是一典型实施例中一种电机后端盖的剖视图和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电机壳I’、接线盒2’、联接支承件3’、后端盖4’、加强筋41’、电机壳1、接线盒2、联接支承件3、后端盖4、加强筋41、凹槽42、前端盖5、穹窿腔51、突出部52、加强筋5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一典型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应用于电机的端盖改良结构,其主要与电机壳连接。请参阅图3-图4,该电机壳的纵向截面呈圆环形,该电机壳I上安装有接线盒2,该接线盒与电机壳外壁之间通过弧形界面接合,特别是接线盒盒体底端面具有与电机壳外壁配合的圆弧形接触面,如此可以使得接线盒可牢固安装于电机壳上,同时还使电机壳具有圆环形轮廓,利于进行铣、削、磨等加工,从而降低其生产成本,另外还可节约因形成凸起平台所需的材料,有效降低电机的整体质量,并且还可使电机更为美观,更少占用空间。相应的,请参阅图5-图7,与该电机壳连接的前端盖5整体呈圆形,其内壁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环形穹窿腔51,所述环形穹窿腔的位置与置于电机壳内的电机定子的位置相应,如此,较之传统的前端盖,该改良的前端盖不仅更为美观和节约材料,且因端盖上与定子对应部距离较大,可减少电机内部磁场从端盖处泄漏以及提供充足的电气安全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前端盖的外周部与电机壳前端面固定接合。进一步的,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中部还形成有一轴向突出部52,该突出部上连接有复数加强筋53,以提高该端盖的机械性能。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参阅图8a-图8b,所述后端盖4的外壁上均匀离散分布有复数个半球状凹槽42,相邻凹槽之间形成有加强筋41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后端盖的外壁上均匀离散分布有复数个半椭圆球状凹槽。其中,前述的凹槽可通过机械加工方式,例如铣、镗等工艺直接于后端盖中形成,而避免焊接等操作,因此更易于加工,尤为重要的是,由此在后端盖中形成的加强筋结构较之传统的加强筋,具有更高的抗压、抗拉伸强度等,且也更为美观。当然,优选的,在后端盖上也可设置与前端盖相同的穹窿腔结构。此外,在所述电机壳外壁上还可连接有若干联接支承件,特别是凹字形截面的联接支承件3,籍以实现电机与支撑基座之间的稳固连接。应当指出,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电机端盖结构,包括连接于电机壳前端或后端的前端盖或后端盖,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环形穹窿腔,所述环形穹窿腔的位置与置于电机壳内的电机定子的位置相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的外周部与电机壳前端面固定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的前端面呈圆环形,且所述前端盖整体呈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中部还形成有一轴向突出部,该突出部上连接有复数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外壁上还连接有接线盒,且所述接线盒与电机壳外壁之间通过圆弧形界面接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的外壁上均匀离散分布有复数个半球状凹槽,相邻凹槽之间形成有加强筋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的外壁上均匀离散分布有复数个半椭圆球状凹槽。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的内壁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环形穹窿腔,所述环形穹窿腔的位置与置于电机壳内的电机定子的位置相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结构,包括连接于电机壳前端或后端的前端盖或后端盖,其中,至少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环形穹窿腔,所述环形穹窿腔的位置与置于电机壳内的电机定子的位置相应。进一步的,所述后端盖的外壁上均匀离散分布有复数个半球状凹槽,相邻凹槽之间形成有加强筋结构。本技术电机端盖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易于加工,且用料节约,成本低廉,可减少电机内部磁场的泄露以及提供充足的电气安全间隙,同时还可降低电机的整体质量,从而达到安全环保的效果。【IPC分类】H02K5-04【公开号】CN204349643【申请号】CN201520040069【专利技术人】胡卫, 胡明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嘉沁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申请日】2015年1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端盖结构,包括连接于电机壳前端或后端的前端盖或后端盖,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环形穹窿腔,所述环形穹窿腔的位置与置于电机壳内的电机定子的位置相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卫胡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嘉沁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