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同时快速检测饲料中9种有害物质的检测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97760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2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时快速检测饲料中9种有害物质的检测盘。该检测盘包括盘体,盘体由上盘体和下盘体固定连接而成,所述上盘体中央有一个圆形加样孔,加样孔底部设有一个圆形样品垫Ⅰ,所述下盘体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检测区Ⅰ,检测区Ⅱ和检测区Ⅲ,所述的3个检测区分别用隔板隔开,其中检测区Ⅰ为霉菌毒素类检测区,检测区Ⅱ为瘦肉精类检测区,检测区Ⅲ为抗生素类检测区,每个检测区设有若干试纸条,所有检测试纸条共用样品垫Ⅰ,且围绕样品垫Ⅰ呈放射性环形阵列,每个检测试纸条的两侧用卡条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同时、批量检测待检样品中是否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残留,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耗时短、可同时检9种物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同时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呕吐毒素、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氯霉素和呋喃唑酮进行快速检测的检测盘,可用于食品安全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技术介绍
霉菌毒素是农作物或动物性蛋白因霉菌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等。食用受黄曲霉毒素BI污染的食品,会出现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并有呕吐、厌食和发烧等症状。重症者在2~3周后出现腹水、下肢水肿,甚至死亡,死亡前出现胃肠道出血。玉米赤霉烯酮对人类具有生殖发育毒性、免疫毒性、肝脏毒性等。伏马毒素对人不仅是一种促癌物,而且完全是一种致癌物。人在误食被该呕吐毒素污染的粮谷类后可以产生广泛的毒性效应,如导致厌食、呕吐、腹泻、发烧、站立不稳、反应迟钝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损害造血系统造成死亡。霉菌毒素几乎存在所有的人类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中,它造成的危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霉菌毒素的检测对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和莱克多巴胺都是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又俗称“瘦肉精”,能促进瘦肉的生长和抑制动物脂肪的生长。但如果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剂量是人用药剂量的10倍以上,才能达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它用量大、使用的时间长、代谢慢,所以在屠宰前到上市,在猪体内的残留量都很大。这个残留量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就使人体渐渐地中毒,积蓄中毒。如果一次摄入量过大,就会产生异常生理反应的中毒现象,因此而被禁用。但是,国内一些养猪户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提高猪肉的瘦肉率,在饲料中掺入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等“瘦肉精”,从而导致肉类食品出现安全危机,直接影响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猪肉中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和莱克多巴胺的含量是否超标进行检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氯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合成而发挥抑菌作用,对大多数细菌有效。但其具有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灰婴综合症等副作用,世界各国明令禁止使用。呋喃唑酮是人工合成的光谱抗生素,有非常好的抗菌作用,但近来的科学研究表明,该药可使实验动物发生癌症和基因突变,因此,国家规定禁止在食用动物中添加。以上表明,我们必须对食品中的氯霉素和呋喃唑酮进行检测。目前,对上述几种有害残留的的诊断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但是由于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需要的仪器价格高昂,检测过程繁琐、需要专业从事人员操作,不易于在基层的推广。因此,上述两种方法在使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速、有效且能同时快速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呕吐毒素、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氯霉素和呋喃唑酮的检测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时快速检测饲料中9种有害物质的检测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由上盘体和下盘体固定连接而成,所述上盘体中央有一个圆形加样孔,加样孔底部设有一个圆形样品垫I,所述下盘体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检测区I,检测区II和检测区III,所述的3个检测区分别用隔板隔开,其中检测区I为霉菌毒素类检测区,包括黄曲霉毒素BI检测试纸条、玉米赤霉烯酮检测试纸条、伏马毒素检测试纸条和呕吐毒素检测试纸条;检测区II为瘦肉精类检测区,包括盐酸克伦特罗检测试纸条、沙丁胺醇检测试纸条和莱克多巴胺检测试纸条;检测区III为抗生素类检测区,包括氯霉素检测试纸条和呋喃唑酮检测试纸条,所有检测试纸条共用样品垫I,且围绕样品垫I呈放射性环形阵列,每个检测试纸条的两侧用卡条固定。所述的每种检测试纸条均由底板、样品垫I1、涂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体的玻璃纤维膜、包被膜和吸水纸组成,其中,包被膜粘贴在底板上面,在该包被膜两端的上面分别粘贴涂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体的玻璃纤维膜和吸水纸,在该涂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体的玻璃纤维素膜远离包被膜的一端的上面粘贴样品垫II,在所述包被膜的上面设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每种检测试纸条的吸水纸位于所述环形阵列的径向外端。所述盘体材料为PVC材料,所述样品垫I直径比加样孔直径大1mm。黄曲霉毒素BI检测试纸条玻璃纤维膜为涂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黄曲霉毒素BI抗体,检测线上包被黄曲霉毒素Bl-BSA偶联物;玉米赤霉烯酮检测试纸条玻璃纤维膜为涂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玉米赤霉烯酮抗体,检测线上包被玉米赤霉烯酮-BSA偶联物;伏马毒素检测试纸条玻璃纤维膜为涂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伏马毒素抗体,检测线上包被伏马毒素-BSA偶联物;呕吐毒素检测试纸条玻璃纤维膜为涂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呕吐毒素抗体,检测线上包被呕吐毒素-BSA偶联物;盐酸克伦特罗检测试纸条玻璃纤维膜为涂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盐酸克伦特罗抗体,检测线上包被盐酸克伦特罗-BSA偶联物;沙丁胺醇检测试纸条玻璃纤维膜为涂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沙丁胺醇抗体,检测线上包被沙丁胺醇-BSA偶联物;莱克多巴胺检测试纸条玻璃纤维膜为涂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莱克多巴胺抗体,检测线上包被莱克多巴胺-BSA偶联物;氯霉素检测试纸条玻璃纤维膜为涂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氯霉素抗体,检测线上包被氯霉素-BSA偶联物;呋喃唑酮检测试纸条玻璃纤维膜为涂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呋喃唑酮抗体,检测线上包被呋喃唑酮-BSA偶联物,上述所有检测试纸条质控线上均包被抗鼠抗体。所述包被膜为硝酸纤维素膜。以上用到的抗黄曲霉毒素BI抗体、抗玉米赤霉烯酮抗体、抗伏马毒素抗体、抗呕吐毒素抗体、抗盐酸克伦特罗抗体、抗沙丁胺醇抗体、抗莱克多巴胺抗体、抗氯霉素抗体和抗呋喃唑酮抗体均为高纯度的单克隆抗体,可用该领域内的常规方法制备而成。本技术采用竞争性免疫层析法的原理,通过对金标记抗体pH值、浓度以及包被膜上抗原浓度的调整,使其能够产生特异性条带,从而满足检测机构、农户、基层以及个人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呕吐毒素、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氯霉素和呋喃唑酮检测的需求。本技术在对一份样品进行检测时,能同时检测出该样品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呕吐毒素、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氯霉素和呋喃唑酮。其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且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操作简单,能广泛地用于农户、基层以及个人对于饲料中上述9中有毒有害残留的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检测盘上盘体的俯视图:图中I为上盘体,2为加样孔;图2为本技术所述检测盘下盘体的俯视图:图中3为下盘体,4为样品垫I,5为黄曲霉毒素BI检测试纸条,6为玉米赤霉烯酮检测试纸条,7为伏马毒素检测试纸条,8为呕吐毒素检测试纸条,9为盐酸克伦特罗检测试纸条,10为沙丁胺醇检测试纸条,11为莱克多巴胺检测试纸条,12为氯霉素检测试纸条,13为呋喃唑酮检测试纸条,14为隔板,15为卡条;图3为图2中一种检测试纸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以黄曲霉毒素BI检测试纸条5做具体说明如下:图中16为底板,17为样品垫II,18为涂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黄曲霉毒素BI抗体的玻璃纤维膜,19为包被膜,20为吸水纸;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中21为质控线,22为检测线;图5为图2中黄曲霉毒素B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时快速检测饲料中9种有害物质的检测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由上盘体和下盘体固定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体中央有一个圆形加样孔,加样孔底部设有一个圆形样品垫Ⅰ,所述下盘体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检测区Ⅰ,检测区Ⅱ和检测区Ⅲ,所述的3个检测区分别用隔板隔开,其中检测区Ⅰ为霉菌毒素类检测区,包括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纸条、玉米赤霉烯酮检测试纸条、伏马毒素检测试纸条和呕吐毒素检测试纸条;检测区Ⅱ为瘦肉精类检测区,包括盐酸克伦特罗检测试纸条、沙丁胺醇检测试纸条和莱克多巴胺检测试纸条;检测区Ⅲ为抗生素类检测区,包括氯霉素检测试纸条和呋喃唑酮检测试纸条,所有检测试纸条共用样品垫Ⅰ,且围绕样品垫Ⅰ呈放射性环形阵列,每个检测试纸条的两侧用卡条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萍赵市勇苏晓鸥王培龙张维王瑞国张如民曾小宇李慧英王研苗银萍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郑州中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