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吸收双解吸氢气和轻烃综合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48193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吸收双解吸氢气和轻烃综合回收系统,其包括:膜分离装置,用于处理富含氢气及轻烃的炼厂气,将其分离为氢产品和渗余气,所述氢产品予以氢气回收,所述渗余气将送入下述第一吸收塔或者第二吸收塔的底部入口;PSA装置,可用于处理含较高纯度氢气且含较低纯度轻烃的流股;油吸收装置进行轻烃回收,其包括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第一解吸塔、第二解吸塔以及后续产品分离单元,第一吸收塔处理氢气含量相对较高且富含轻烃的流股,第二吸收塔处理氢气含量相对较低但富含轻烃的流股,双解吸塔的设置能够满足液化气产品对C2的含量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吸收双解吸氢气和轻烃综合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氢气回收系统,也涉及一种轻烃回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氢气和轻烃综合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加工原油的重质化和高酸高硫化,氢气在炼厂中对于保障合格产品的生产日益重要,而高昂的产氢成本和产氢装置投资,使得氢气的回收尤为重要。在目前对于高纯度氢气的回收技术工艺相对成熟情况下,对于如何有效经济地回收中等和低纯度氢气排放流股显得更有现实意义。同时,由于这些排放流股中含有其他高价值轻烃组成,考虑氢气和轻烃的综合回收,对合理利用资源,增强节能减排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单独氢气回收,相当多的炼油厂利用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对较高纯度的炼厂干气进行了氢气的提纯回收。此部分炼厂干气通常为加氢装置的高分外排气、脱硫低分气等。变压吸附法是利用装在立式压力容器内的活性炭、分子筛、硅胶等固体吸附剂,对混合气体中的各种杂质进行选择性吸附,从而达到气体分离的目的。膜分离法是以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为推动力,利用不同气体在膜中渗透速率的差异,使其在膜两侧富集以实现分离的过程。炼厂中单独的轻烃回收常见于常减压、催化裂化及延迟焦化等装置中的吸收稳定装置,用于吸收本装置内排放的塔顶气,如常减压三顶气、催化裂化富气、焦化富气等。采用“吸收塔-解吸塔-稳定塔”三塔分馏工艺流程,通过吸收和解吸分离轻烃,以获得合格的干气、液化气以及蒸气压合格的稳定汽油等产品。传统油吸收法适合中小规模的C3+轻烃回收。深冷分离技术,是传统的低温回收工艺,通常在较高压力下运行,利用进料组分的沸点温度差达到分离效果。该技术适用于大规模、多组分同时回收的场合,具有产品率高、分离纯度高的优势。但是对于氮气、甲烷含量较高的炼厂气,需要极低的冷凝温度,分离能耗和设备投资非常高。在以上提到的三种工艺中,只有深冷分离技术可以考虑氢气和轻烃的综合回收,由于其设备投资和分离能耗比较高,其适用于大规模的场合,不适合氢气、氮气以及甲烷等组分纯度相对较高的流股。其分离出的乙烷产品一般可以作为乙烯原料,但是国内此技术不成熟。由于氢气提纯装置对原料气中氢纯度的限制,使得较低纯度的炼厂干气中的氢气资源无法被膜分离或者变压吸附单元回收利用。同时,膜分离和变压吸附原料中如果存在较高纯度的重烃(C3+轻烃),对于膜分离,将可能造成渗余侧凝液而导致膜的永久损伤,而对于变压吸附,有可能造成吸附剂的失活,从而影响操作。同时,变压吸附技术比较适合处理氢纯度大于50v%的流股,一般其回收率为90%左右,产品氢纯度能达到99.9%以上。膜分离能处理氢纯度比较低的流股,但是其产品纯度最高为98v%,回收率为80-92%。对于目前应用广泛的油吸收法的轻烃回收技术,只能回收C3+轻烃产品,无法回收其中的氢气产品,同时,由于吸收法的限制,如果回收氢气纯度相对较高的流股中的轻烃,将严重影响其吸收效果,降低轻烃产品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吸收双解吸氢气和轻烃综合回收系统,目的在于将油吸收轻烃回收技术与氢气提纯技术相结合,对炼厂中不同氢气纯度的流股实现轻烃与氢气的综合回收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吸收双解吸氢气和轻烃综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膜分离装置,其入口与第一股炼厂干气相通,用于将其分离为氢产品和渗余气,所述氢产品予以氢气回收,所述渗余气将送入下述第一吸收塔或者第二吸收塔的底部入口;油吸收装置,其包括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第一解吸塔、第二解吸塔以及轻烃产品分离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底部入口与第二股炼厂干气相连;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底部入口与第三股炼厂干气相连,系统循环的贫吸收油进入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顶以及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塔顶,从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底以及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塔底流出后合并为富吸收油,所述富吸收油进入所述第一解吸塔并完成第一次解吸后,再流入所述第二解吸塔以完成第二次解吸并成为贫吸收油,所述贫吸收油再从所述第二解吸塔的塔底流出,经冷却加压后,回流至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顶以及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塔顶,以构成循环;所述第二解吸塔的塔顶气与所述轻烃产品分离单元相接。还包括变压吸附单元或另一个膜分离装置,其入口与第四股炼厂干气相连,将该第四股炼厂干气分离为高纯氢和解吸气,所述高纯氢予以氢气回收,所述解吸气予以燃料气回收。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顶气与所述变压吸附单元或另一个膜分离装置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塔顶气予以燃料气回收。所述第一解吸塔的塔顶气与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底部入口相接。所述富吸收油分为两股,其中一股进入所述第一解吸塔的塔顶,另外一股进入所述第一解吸塔的中上部。从所述第二解吸塔的塔底流出的贫吸收油先与第一解吸塔的中段再沸进行第一热交换,然后与所述轻烃产品分离单元进行第二热交换,接着与两股所述富吸收油分别进行第三热交换以及第四热交换,再泵入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顶以及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塔顶。所述轻烃产品分离单元是脱丙烷塔、脱丁烷塔、脱戊烷塔的任一或者任意组合。所述第一股炼厂干气是较高纯度氢气且较高C3+轻烃含量的流股,所述第二股炼厂干气是中等纯度氢气且较高C3+轻烃含量的流股,所述第三股炼厂干气是低纯度氢气且较高C3+轻烃含量的流股,所述第四股炼厂干气是较高纯度氢气且较低C3+轻烃含量的流股。较高纯度氢气、中等纯度氢气以及低纯度氢气分别指浓度大于或等于50v%的氢气、浓度大于或等于30v%并且小于50v%的氢气以及浓度小于30v%的氢气;所述较高C3+轻烃含量是指C3+含量大于或等于5v%,所述较低C3+轻烃含量是指C3+含量小于5v%。总的来说,本专利技术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旧有产品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将氢气提纯技术与轻烃回收技术有机结合,充分考虑了氢气和轻烃的相互影响,对炼厂干气考虑氢气和轻烃的综合回收,有效的提高了氢气和轻烃的回收率,提高装置的利用率。2、本专利技术根据炼厂干气特点,提供原料多入口,优化选择流股进料位置,从而能有效的回收各个不同氢气纯度范围和轻烃含量的流股,不仅能有效的回收高纯度氢气,更加把低纯度氢气流股回收成为切实可行,从而提高了炼厂氢气利用效率。3、换热网络匹配不够合理是造成能耗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本专利技术重新对换热网络进行了优化匹配。本专利技术采用热集成,充分考虑循环贫吸收油和3.5MPag蒸汽的余热回收,减少蒸汽和冷却水公用工程用量,从而降低能耗。4、本专利技术采用贫吸收油装置内部再生,从而不依赖于其他装置,保证装置的独立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吸收双解吸氢气和轻烃综合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实例中的流股信息表;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实例中氢气轻烃综合回收与分别回收产品回收率对比表;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实例中氢气轻烃综合回收与分别回收能耗对比表;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实例中氢气轻烃综合回收与分别回收效益对比表。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流股11;第二流股12;第三流股13;第四流股14;膜分离装置20;氢气回收21;变压吸附单元30;燃料气回收31;第一吸收塔41;第二吸收塔42;第一解吸塔43;第二解吸塔44;脱丙烷塔45;脱丁烷塔46;轻石脑油51;C3产品52;C4产品53;第一热交换61;第二热交换62;第三热交换63;第四热交换64;蒸汽管道70。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双吸收双解吸氢气和轻烃综合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吸收双解吸氢气和轻烃综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膜分离装置,其入口与第一股炼厂干气相通,用于将其分离为氢产品和渗余气,所述氢产品予以氢气回收,所述渗余气将送入下述第一吸收塔或者第二吸收塔的底部入口;油吸收装置,其包括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第一解吸塔、第二解吸塔以及轻烃产品分离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底部入口与第二股炼厂干气相连;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底部入口与第三股炼厂干气相连,系统循环的贫吸收油进入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顶以及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塔顶,从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底以及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塔底流出后合并为富吸收油,所述富吸收油进入所述第一解吸塔并完成第一次解吸后,再流入所述第二解吸塔以完成第二次解吸并成为贫吸收油,所述贫吸收油再从所述第二解吸塔的塔底流出,经冷却加压后,回流至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顶以及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塔顶,以构成循环;所述第二解吸塔的塔顶气与所述轻烃产品分离单元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吸收双解吸氢气和轻烃综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膜分离装置,其入口与第一股炼厂干气相通,用于将其分离为氢产品和渗余气,所述氢产品予以氢气回收,所述渗余气将送入下述第一吸收塔或者第二吸收塔的底部入口;油吸收装置,其包括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第一解吸塔、第二解吸塔以及轻烃产品分离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底部入口与第二股炼厂干气相连;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底部入口与第三股炼厂干气相连,系统循环的贫吸收油进入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顶以及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塔顶,从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底以及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塔底流出后合并为富吸收油,所述富吸收油进入所述第一解吸塔并完成第一次解吸后,再流入所述第二解吸塔以完成第二次解吸并成为贫吸收油,所述贫吸收油再从所述第二解吸塔的塔底流出,经冷却加压后,回流至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顶以及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塔顶,以构成循环;所述第二解吸塔的塔顶气与所述轻烃产品分离单元相接;变压吸附单元或另一个膜分离装置,其入口与第四股炼厂干气相连,将该第四股炼厂干气分离为高纯氢和解吸气,所述高纯氢予以氢气回收,所述解吸气予以燃料气回收,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顶气与所述变压吸附单元或另一个膜分离装置的入口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股炼厂干气是较高纯度氢气且较高C3+轻烃含量的流股,所述第二股炼厂干气是中等纯度氢气且较高C3+轻烃含量的流股,所述第三股炼厂干气是低纯度氢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文张楠肖利杨啸薛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宜能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