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7090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带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对角设置的工质进口与工质出口,有效实现工质能均匀地喷洒在进水管的有效表面上,加大换热的面积;并且,壳体的内腔内设有内筒,内筒的外壁上盘绕有带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进水管,有效减小了换热器内部工质流动的空间,同时起到了一定的扰流作用,增加了换热器的工质流程,使得换热器内的工质与进水管的水能够充分换热,有效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大大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或空调器的高效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热泵热水器和空调器的换交热器基本包括壳体和进水管,进水管盘绕于壳体的内腔内。工质剂的进口与出口分别设在壳体同一侧体壁上,高速的工质剂从壳体的侧壁进入壳体的内腔后,工质剂不是均匀地喷洒在进水管的有效表面上,而是正对进口与出口的进水管的那一侧的工质量明显大于进水管对称的背后侧,工质流动的空间小;同时,工质进口与出口之间直线流通的行程短,从而大大降低了换热效果。特别是,排气量大的制冷系统,由于单位流量速度更快,更加降低了热交换效果,不节能,通过实验证实对于功率、能效等指标差距性更加明显。因此,本申请人认为必须对现有的热泵热水器或空调器的换热器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加大工质与进水管的换热面积并延长换热行程、提高热交换效果又节能的高效换热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带有内腔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对角设置的工质进口与工质出口,壳体的内腔内设有内筒,内筒的外壁上盘绕有带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进水管。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工质进口与工质出口上下布置于壳体的外壁上。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工质进口设置于壳体外壁顶部的左上角上,工质出口设置于与工质进口对角设置的壳体外壁尾部的右下角上。或者,所述工质进口设置于壳体外壁顶部的右上角上,工质出口设置于与工质进口对角设置的壳体外壁尾部的左下角上。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进水管呈螺旋状盘绕于内胆的外壁上。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于同一侧壳体的外壁上。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上下布置于的壳体的外壁上。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进水管的外壁面上设有助热片。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进水管为铜管,或为不锈钢管。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壳体的外壁底部设有安装底座。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工质进口与工质出口分别对角设置于壳体的外壁上,有效实现工质能均匀地喷洒在进水管的有效表面上,加大换热的面积;且结合设置于壳体内腔中的内筒与进水管的结构配置,不仅有效减小了换热器内部工质流动的空间,同时起到了一定的扰流作用,增加了换热器的工质流程,使得换热器内的工质与进水管的水能够充分换热,有效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大大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投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高效换热器,其包括带有内腔11的壳体1,壳体I设为立式外筒体。其中,壳体I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腔11相通的对角设置的工质进口2与工质出口 3,且工质进口 2与工质出口 3上下布置于壳体I的外壁上。在实际应用中,工质进口 2设置于壳体I外壁顶部的左上角上,工质出口 3设置于与工质进口 2对角设置的壳体I外壁尾部的右下角上。有效实现工质能均匀地喷洒在进水管的有效表面上,加大换热的面积。并且,壳体I的内腔11上设有内筒4,内筒4的外壁上盘绕有带进水口 51与出水口 52的进水管5。该进水管5呈螺旋状盘绕于内筒4的外壁上。而且,进水管5的进水口 51与出水口 52设置于同一侧壳体I的外壁上。这样,不仅有效减小了换热器内部工质流动的空间,同时起到了一定的扰流作用,增加了换热器的工质流程,使得换热器内的工质与进水管5的水能够充分换热,有效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大大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投入。另外,所述进水管5的外壁面上可增设助热片(附图中没有显示),且进水管5可选为铜管,或为不锈钢管,有效加强换热器换热效果,提高换热器的使用质量。并且,壳体I的外壁底部设有安装底座6,通过安装底座6使换热器安装更方便,更稳固。另外,工质进口 2可设置于壳体I外壁顶部的右上角上,工质出口 3设置于与工质进口 2对角设置的壳体I外壁尾部的左下角上。同样,有效实现工质能均匀地喷洒在进水管5的有效表面上,加大换热的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实现换热器理想的使用效果。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技术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高效换热器,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带有内腔(11)的壳体(I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腔(11)相通的对角设置的工质进口(2)与工质出口(3),壳体(I)的内腔(11)上设有内筒(4),内筒(4)的外壁上盘绕有带进水口(51)与出水口(52)的进水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进口(2)与工质出口(3)上下布置于壳体(I)的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进口(2)设置于壳体(I)夕卜壁顶部的左上角上,工质出口(3)设置于与工质进口(2)对角设置的壳体(I)外壁尾部的右下角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进口(2)设置于壳体(I)夕卜壁顶部的右上角上,工质出口(3)设置于与工质进口(2)对角设置的壳体(I)外壁尾部的左下角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呈螺旋状盘绕于内筒(4)的外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的进水口(51)与出水口(52)设置于同一侧壳体(I)的外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的进水口(51)与出水口(52)上下布置于的壳体(I)的外壁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的外壁面上设有助热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为铜管,或为不锈钢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外壁底部设有安装底座(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带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对角设置的工质进口与工质出口,有效实现工质能均匀地喷洒在进水管的有效表面上,加大换热的面积;并且,壳体的内腔内设有内筒,内筒的外壁上盘绕有带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进水管,有效减小了换热器内部工质流动的空间,同时起到了一定的扰流作用,增加了换热器的工质流程,使得换热器内的工质与进水管的水能够充分换热,有效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大大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投入。【IPC分类】F28F9-00【公开号】CN204329703【申请号】CN201420735278【专利技术人】蔡佰明, 陈骏骥 【申请人】广东长菱空调冷气机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带有内腔(11)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腔(11)相通的对角设置的工质进口(2)与工质出口(3),壳体(1)的内腔(11)上设有内筒(4),内筒(4)的外壁上盘绕有带进水口(51)与出水口(52)的进水管(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佰明陈骏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菱空调冷气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