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阶梯成型扩孔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666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7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阶梯成型扩孔钻,其包括:刀体、形成于刀体一端的刀头;刀头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切削刃,刀头上还形成有若干扩孔部,相邻的扩孔部中,远离第一切削刃的扩孔部的直径大于靠近第一切削刃的扩孔部的直径,刀头上还开设有排屑槽,排屑槽自刀头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排屑槽的边缘形成刀头的第二切削刃,第二切削刃形成于刀头的侧面;刀头的芯厚正锥为0.65:10或1.0:10;刀头与加工形成的阶梯孔的孔壁相接触的壁面形成刀头的成型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阶梯成型扩孔钻满足了对加工液压阀体孔的材料难加工、阶梯多和高寿命的要求。其将多种结构钻头与相应成型面结合,可一次加工成型处相应的阶梯孔,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阶梯成型扩孔钻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刀具
,尤其是一种多阶梯成型扩孔钻。
技术介绍
液压阀块是工程机械的核心部件,在加工阀块装配孔时,孔的尺寸结构复杂,关联尺寸多,材料的粘度和硬度较高,粗加工费时费刀。如图1所述,为现有的钻头的平面示意图,利用现有的钻头对上述工件进行加工时,加工很难达到要求。这是因为,加工时,对于多阶梯孔和面,需分成多把钻头来加工。例如,对于阀块的安装孔的加工,其结构为三阶梯孔与成型面的结合,现有工艺是用三把通用钻头和一把成形扩刀来进行加工。如此,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阶梯成型扩孔钻,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阶梯成型扩孔钻,其包括:刀体、形成于刀体一端的刀头;所述刀头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切削刃,所述刀头上还形成有若干扩孔部,所述相邻的扩孔部中,远离所述第一切削刃的扩孔部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第一切削刃的扩孔部的直径,所述刀头上还开设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自所述刀头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排屑槽的边缘形成所述刀头的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二切削刃形成于所述刀头的侧面;所述刀头的芯厚正锥为0.65:10或1.0:10;所述刀头与所述加工形成的阶梯孔的孔壁相接触的壁面形成所述刀头的成型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多阶梯成型扩孔钻的改进,所述刀头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例小于2.5:1时,所述刀头的芯厚正锥为0.65:10;所述刀头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例大于2.5:1时,所述刀头的芯厚正锥为1.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多阶梯成型扩孔钻的改进,所述刀头的螺旋角为13°~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多阶梯成型扩孔钻的改进,所述槽前角为3~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多阶梯成型扩孔钻的改进,所述多阶梯成型扩孔钻的材质为硬质合金,其型号为ISO10或ISO4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多阶梯成型扩孔钻的改进,所述第一切削刃为R型,所述第二切削刃为R型修正,所述第二切削刃刃口经过修正,修正量为8°和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多阶梯成型扩孔钻满足了对加工液压阀体孔的材料难加工、阶梯多和高寿命的要求。其将多种结构钻头与相应成型面结合,可一次加工成型处相应的阶梯孔,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钻头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多阶梯成型扩孔钻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2刀头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2、3所示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如图2、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多阶梯成型扩孔钻100包括:刀体10、形成于刀体一端的刀头20。其中,刀头20的螺旋角为13°~18°。如此设置,使本专利技术的多阶梯成型扩整体强度更高,断屑更好。所述刀头20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切削刃21,所述刀头20上还形成有若干扩孔部22。所述第一切削刃21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切削开孔,多个扩孔部22对开设的孔的尺寸进行拓宽,并形成梯形孔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切削刃21为R型。所述相邻的扩孔部22中,远离所述第一切削刃21的扩孔部22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第一切削刃21的扩孔部22的直径。从而,若干扩孔部22形成阶梯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刀头20与所述加工形成的阶梯孔的孔壁相接触的壁面形成所述刀头的成型面。从而,其将多种结构钻头与相应成型面结合,可一次加工成型处相应的阶梯孔,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高。所述刀头20上还开设有排屑槽23,所述排屑槽23自所述刀头2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排屑槽23的边缘形成所述刀头的第二切削刃24。所述第二切削刃24形成于所述刀头20的侧面;所述刀头20的芯厚正锥为0.65:10或1.0:10。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刀头20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例小于2.5:1时,所述刀头20的芯厚正锥为0.65:10;所述刀头20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例大于2.5:1时,所述刀头的芯厚正锥为1.0:10。如此设置,使本专利技术的多阶梯成型扩孔钻每个扩孔部都有足够的芯厚强度,和容屑排屑空间。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切削刃24为R型修正,所述第二切削刃24刃口经过修正,修正量为8°和6°。如此设置,可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扩孔钻的断屑能力。此外,由于阶梯孔和成型面多,材料难加工。本专利技术的扩孔钻减小槽前角,以提高刀具刃口强度。具体地,所述槽前角为3~5°。本专利技术的扩孔钻选材时,所述多阶梯成型扩孔钻的材质为硬质合金,其型号为ISO10或ISO40。具体地,应考虑材料的硬度、强度以及晶粒度,其中,必须满足硬度>HRV1720,抗拉强度为3200N/mm2。棒料晶粒度应不大于0.5-0.8μm。制造时,可以在五轴CNC工具磨床上制造。具体地,砂轮选用专门定制的R10成型砂轮开槽,并需分粗精开槽开刃;芯厚可根据阶梯直径大小比例来调整;本专利技术的扩孔钻制作时,减小第一切削刃的槽前角,提高刀具刃口强度,对第二切削刃刃口修正,以提高刀具的断屑能力。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扩孔钻的性能进行测试,具体地,选择型号为45#,硬度为HB160-180钢材。通过测量加工时的切削速度、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加工数量、切削效率,来对比本专利技术的扩孔钻和现有的扩孔钻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由表1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扩孔钻的加工效率、切削效率明显高于现有的采用多把钻头进行加工的方式。综上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多阶梯成型扩孔钻满足了对加工液压阀体孔的材料难加工、阶梯多和高寿命的要求。其将多种结构钻头与相应成型面结合,可一次加工成型处相应的阶梯孔,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阶梯成型扩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阶梯成型扩孔钻包括:刀体、形成于刀体一端的刀头;所述刀头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切削刃,所述刀头上还形成有若干扩孔部,所述相邻的扩孔部中,远离所述第一切削刃的扩孔部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第一切削刃的扩孔部的直径,所述刀头上还开设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自所述刀头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排屑槽的边缘形成所述刀头的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二切削刃形成于所述刀头的侧面;所述刀头的芯厚正锥为0.65:10或1.0:10;所述刀头与所述加工形成的阶梯孔的孔壁相接触的壁面形成所述刀头的成型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阶梯成型扩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阶梯成型扩孔钻包括:刀体、形成于刀体一端的刀头;所述刀头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切削刃,所述刀头上还形成有若干扩孔部,相邻的所述扩孔部中,远离所述第一切削刃的扩孔部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第一切削刃的扩孔部的直径,所述刀头上还开设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自所述刀头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排屑槽的边缘形成所述刀头的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二切削刃形成于所述刀头的侧面;所述刀头的芯厚正锥为0.65:10或1.0:10;所述刀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长青王晓琴仲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