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帅专利>正文

一种可前后双行的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525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6 00:32
一种可前后双行的自行车,在自行车(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可分别通过脚踏(3)驱动自行车向前或向后行驶的传动机构;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由安装在中轴(4)上且可绕中轴转动的第一大链轮(12)、安装在后轴(9)上的第一小链轮和第一链条组成,另一组传动机构由安装在中轴上且可绕中轴转动的第二大链轮(2)、安装在后轴与中轴之间且靠近后轴的第二小链轮(6)、第二链条(5)、与第二小链轮同轴安装的第一齿轮(7)及与第二小链轮同轴安装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8)组成,且第一小链轮与第二齿轮为转向相反的单向轮;在中轴上安装有切换两组传动机构分别工作的切换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相对简单、造价低,可以随人的意愿向前行驶或向后倒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说是一种可以前后双向行驶的自行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行车,主要分为,普通自行车、山地车、死飞车。其中山地车和死飞车受广大的青少年的喜爱,销售量也很高,在我国有很宽裕的市场,再加之我国提倡绿色环保,提倡人们少开车多骑自行车,所以自行车在我国很受欢迎,尤其是那些喜欢技术表演的青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造价低、可以向前行驶或向后倒车的前后双行的自行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前后双行的自行车,在自行车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可分别通过脚踏驱动自行车向前或向后行驶的传动机构;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由安装在中轴上且可绕中轴转动的第一大链轮、安装在后轴上的第一小链轮和第一链条组成,另一组传动机构由安装在中轴上且可绕中轴转动的第二大链轮、安装在后轴与中轴之间且靠近后轴的第二小链轮、第二链条、与第二小链轮同轴安装的第一齿轮及与第二小链轮同轴安装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组成,且第一小链轮与第二齿轮为转向相反的单向轮;在中轴上安装有切换两组传动机构分别工作的切换机构。在切换机构中,第一大链轮和第二大链轮的里侧分别有卡接孔;中轴沿轴心位置开有中心孔,在中轴上对应卡接孔的位置开有通孔,对应通孔中部位置有弹簧安装槽;一安装在通孔的卡销由安装在弹簧安装槽的弹簧向里紧压,卡销向外移动时可卡在卡接孔里,向里移动可离开卡接孔,一安装在中心孔上的控制杆中部位置两侧形成控制坡口、两端分别向外伸出,伸出端分别接有限位件,向里推动其中一限位件至限位处时,可使对应的卡销卡在其中一个大链轮的卡接孔里,对应另一个大链轮的卡接孔的卡销则离开卡接孔。上述中,第一大链轮和第二大链轮分别通过轴承与中轴配合。上述中,中轴通过滚珠或轴承与自行车的中轴套配合,第一大链轮、第二大链轮分别安装在中轴套两侧。本技术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加了一组可以向后行驶的传动机构以及切换机构,从而达到可以随人的意愿向前行驶或向后倒车。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追逐的是新鲜刺激,本技术的独特的可以倒着骑的功能必定会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就像死飞车一样只是在原自行车上改装成可以用脚刹刹车从而达到漂移的效果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所以本技术无论在其功能上还是在以后是市场上都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另外本技术结构相对简单、造价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前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切换机构的其中一种使用状态图。图4是切换机构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前后双行的自行车,在自行车I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可分别通过脚踏3驱动自行车向前或向后行驶的传动机构;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由安装在中轴4上且可绕中轴转动的第一大链轮12、安装在后轴9上的第一小链轮10和第一链条11组成,另一组传动机构由安装在中轴4上且可绕中轴转动的第二大链轮2、安装在后轴9与中轴4之间且靠近后轴9的第二小链轮6、第二链条5、与第二小链轮6同轴安装的第一齿轮7及与第二小链轮6同轴安装且与第一齿轮7啮合的第二齿轮8组成,且第一小链轮10与第二齿轮8为转向相反的单向轮,其中第一小链轮10为正向单向轮,即与常用的自行车相同,第二齿轮8为反向单向轮;在中轴4上安装有切换两组传动机构分别工作的切换机构。在切换机构中,第一大链轮12和第二大链轮2的里侧分别有卡接孔13 ;中轴4沿轴心位置开有中心孔,在中轴4上对应卡接孔13的位置开有通孔,对应通孔中部位置有弹簧安装槽;一安装在通孔的卡销19由安装在弹簧安装槽的弹簧18向里紧压,卡销19向外移动时可卡在卡接孔13里,向里移动可离开卡接孔13,一安装在中心孔上的控制杆15中部位置两侧形成控制坡口 16、两端分别向外伸出,伸出端分别接有限位件14,向里推动其中一限位件14至限位处时,可使对应的卡销19卡在其中一个大链轮的卡接孔13里,对应另一个大链轮的卡接孔13的卡销13则离开卡接孔。第一大链轮12和第二大链轮2分别通过轴承与中轴4配合,中轴4通过轴承与自行车的中轴套17配合,第一大链轮12、第二大链轮2分别安装在中轴套17两侧。本技术在常态时,使用的是由第一大链轮12构成的向前行驶的传动机构在此状态下卡销19在控制杆15的作用下与第一大链轮12的卡接孔13配合使得第一链轮12随着中轴4的转动而转动并传递扭矩,此时处于第一链轮12端的弹簧18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安装在后轴9上的第一小链轮10在第一大链轮12以及第一链条11的作用下向前转动由于第一小链轮10为正向单向轮,所以在由第一大链轮12构成的向前行驶的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使得自行车向前行驶,由于安装在后轴9上与第一小链轮10同轴安装的第二齿轮8为反向单向轮,所以第一小链轮10的旋转不会带动第二齿轮8旋转。此时的切换机构的状态见图4。当要转换由第二大链轮2构成向后行驶的传动机构时,只需将位于第一大链轮12端的限位件14退回去即可,此时可使得与第一大链轮12上卡接孔13配合的卡销19在弹簧18的弹力以及控制杆15中部位置两侧的控制坡口 16的作用下复位,同时使得卡销19在控制杆15中部位置两侧的控制坡口 16的作用下与第二大链轮2上的卡接孔13配合使得第二大链轮2随着中轴4的转动而转动并传递扭矩,此时处于第二链轮2端的弹簧18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安装在后轴9上的第二齿轮8在第一齿轮7以及与其同轴安装的第二小链轮6、第二链条5、第二大链轮2等的作用下向后旋转由于第二齿轮8为反向单向轮,所以在由第二大链轮2构成的向后行驶的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使得自行车向后行驶即倒车,由于安装在后轴9上与第二齿轮8同轴安装的第一小链轮10为正向单向轮,所以第二齿轮8的旋转不会带动第一小链轮10的旋转。此时的切换机构的状态见图3。【主权项】1.一种可前后双行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自行车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可分别通过脚踏驱动自行车向前或向后行驶的传动机构;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由安装在中轴上且可绕中轴转动的第一大链轮、安装在后轴上的第一小链轮和第一链条组成,另一组传动机构由安装在中轴上且可绕中轴转动的第二大链轮、安装在后轴与中轴之间且靠近后轴的第二小链轮、第二链条、与第二小链轮同轴安装的第一齿轮及与第二小链轮同轴安装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组成,且第一小链轮与第二齿轮为转向相反的单向轮;在中轴上安装有切换两组传动机构分别工作的切换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前后双行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切换机构中,第一大链轮和第二大链轮的里侧分别有卡接孔;中轴沿轴心位置开有中心孔,在中轴上对应卡接孔的位置开有通孔,对应通孔中部位置有弹簧安装槽;一安装在通孔的卡销由安装在弹簧安装槽的弹簧向里紧压,卡销向外移动时可卡在卡接孔里,向里移动可离开卡接孔,一安装在中心孔上的控制杆中部位置两侧形成控制坡口、两端分别向外伸出,伸出端分别接有限位件,向里推动其中一限位件至限位处时,可使对应的卡销卡在其中一个大链轮的卡接孔里,对应另一个大链轮的卡接孔的卡销则离开卡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前后双行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大链轮和第二大链轮分别通过轴承与中轴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前后双行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中轴通过滚珠或轴承与自行车的中轴套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前后双行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自行车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可分别通过脚踏驱动自行车向前或向后行驶的传动机构;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由安装在中轴上且可绕中轴转动的第一大链轮、安装在后轴上的第一小链轮和第一链条组成,另一组传动机构由安装在中轴上且可绕中轴转动的第二大链轮、安装在后轴与中轴之间且靠近后轴的第二小链轮、第二链条、与第二小链轮同轴安装的第一齿轮及与第二小链轮同轴安装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组成,且第一小链轮与第二齿轮为转向相反的单向轮;在中轴上安装有切换两组传动机构分别工作的切换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帅
申请(专利权)人:刘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