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073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包括取压铁机和放压铁机,所述取压铁机与放压铁机相互平行设置,取压铁机与放压铁机之间分别设有主运输道和次运输道,主运输道与次运输道相互平行,所述取压铁机、放压铁机、主运输道和次运输道构成一个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由机器代替人工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角件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
技术介绍
集装箱角件生产,需要进行浇注,在浇注之前都要对模具进行固定,防止其发生位移,造成浇注后的产品不符合制作要求,以致报废,无法使用,造成大大的损失,所以对模具进行固定的一般都是采用压铁固定,目前压铁固定都是由人工来操作,由于压铁重量较大,搬运压铁不是很方便,所以会大大增加辅助时间,从而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另外对工作人员也会造成很大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由机器代替人工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包括取压铁机和放压铁机,所述取压铁机与放压铁机相互平行设置,取压铁机与放压铁机之间分别设有主运输道和次运输道,主运输道与次运输道相互平行,所述取压铁机、放压铁机、主运输道和次运输道构成一个循环系统。采用了上述的方案,主运输道上用于运输带有压铁的小车,通过取压铁机将小车上的压铁取下来然后放置在次运输道上的运输装置上,小车继续在主运输道上进行加砂,安装模具等工序并向放压铁机处移动,通过次运输道上的运输装置将压铁运输至放压铁机处,由放压铁机再将压铁取下来放回至小车上的模具上对其进行固定,防止模具产生位移,以便之后形成符合要求的铸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由机器代替人工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取压铁机与放压铁机的结构一致。所述取压铁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移动装置并设有供移动装置移动的轨道,移动装置的下方设有夹持机构,移动装置的上方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用于驱动夹持机构横向或竖向运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夹持机构竖向运动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设有三个缸体,以保证能够支撑起夹持装置的重量,能够稳定、正常的运动,另外还能够分摊每个缸体的承受力,防止由于夹持装置过重而导致缸体报废,以及驱动移动装置横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与移动装置相互垂直并与夹持机构相连接,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相垂直并与轨道相平行的与移动装置连接,优点是便于夹持装置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轨道运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液压油缸或气缸,第二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或气缸。所述移动装置上设有可以沿轨道滑动的滑轮,优点是可以使移动装置能够快速,方便的在机架的轨道上来回滑动,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移动装置与机架之间连接有链轮,移动装置上设有驱动链轮移动的减速机,优点是减少移动装置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降速同时提高输出扭矩并降低了负载的惯量,使移动装置能够更加平稳的移动,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托板,优点是增加了夹持装置的高度,提高了其本身的承受力,托板可用于将压铁拖住,防止其在提起移动过程中掉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取压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技术从小车上取下压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包括取压铁机a和放压铁机b,所述取压铁机a与放压铁机b相互平行设置,取压铁机a与放压铁机b之间分别设有主运输道c和次运输道d,主运输道c与次运输道d相互平行,所述取压铁机、放压铁机、主运输道和次运输道构成一个循环系统。所述取压铁机a与放压铁机b的结构一致。所述取压铁机a包括机架I,机架I上设有移动装置2并设有供移动装置2移动的轨道11,移动装置2的下方设有夹持机构3,移动装置2的上方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用于驱动夹持机构横向或竖向运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夹持机构竖向运动第一驱动机构4,第一驱动机构4设有三个缸体,以保证能够支撑起夹持装置的重量,能够稳定、正常的运动,另外还能够分摊每个缸体的承受力,防止由于夹持装置过重而导致缸体报废,以及驱动移动装置2横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5,第一驱动机构4与移动装置2相互垂直并与夹持机构3相连接,第二驱动机构5与第一驱动机构4相垂直并与轨道11相平行的与移动装置2连接,优点是便于夹持装置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轨道运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为液压油缸或气缸,第二驱动机构5为伺服电机或气缸。所述移动装置2上设有可以沿轨道11滑动的滑轮21,优点是可以使移动装置能够快速,方便的在机架的轨道上来回滑动,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移动装置2与机架I之间连接有链轮22,移动装置2上设有驱动链轮22移动的减速机23,优点是减少移动装置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降速同时提高输出扭矩并降低了负载的惯量,使移动装置能够更加平稳的移动,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与第一驱动机构4连接的固定板31,固定板为槽钢,固定板31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板32,链接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筋板连接固定,连接板32上设有托板33,托板与链接板之间通过槽钢链接,优点是增加了夹持装置的高度,提高了其本身的承受力,托板可用于将压铁拖住,防止其在提起移动过程中掉落。【主权项】1.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包括取压铁机和放压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压铁机与放压铁机相互平行设置,取压铁机与放压铁机之间分别设有主运输道和次运输道,主运输道与次运输道相互平行,所述取压铁机、放压铁机、主运输道和次运输道构成一个循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压铁机与放压铁机的结构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压铁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移动装置并设有供移动装置移动的轨道,移动装置的下方设有夹持机构,移动装置的上方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用于驱动夹持机构横向或竖向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夹持机构竖向运动第一驱动机构,以及驱动移动装置横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与移动装置相互垂直并与夹持机构相连接,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相垂直并与轨道相平行的与移动装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液压油缸或气缸,第二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或气缸。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上设有可以沿轨道滑动的滑轮。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与机架之间连接有链轮,移动装置上设有驱动链轮移动的减速机。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托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包括取压铁机和放压铁机,所述取压铁机与放压铁机相互平行设置,取压铁机与放压铁机之间分别设有主运输道和次运输道,主运输道与次运输道相互平行,所述取压铁机、放压铁机、主运输道和次运输道构成一个循环系统。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由机器代替人工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IPC分类】B65G37-00, B6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集装箱角件上模压铁循环线,包括取压铁机和放压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压铁机与放压铁机相互平行设置,取压铁机与放压铁机之间分别设有主运输道和次运输道,主运输道与次运输道相互平行,所述取压铁机、放压铁机、主运输道和次运输道构成一个循环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正国周苏柳胡元金茅建军张来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新翼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