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储砂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826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型储砂罐,包括罐体和设置于罐体底部的支柱,所述罐体为方形罐体,罐体可储蓄50吨以上的砂子,所述罐体由上至下依次由罐体顶部、上围板、中围板、下围板和罐体底部拼接而成;其中,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操作平台、进砂口、防水盖板和活动漏斗,所述活动漏斗和防水盖板与进砂口相适配;所述上围板沿罐体高度方向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所述下围板沿罐体高度方向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所述中围板的周向设置有加强材;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出砂口,罐体的侧面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向外延伸的出砂通道;所述支柱的高度大于3.5米,支柱的底部设置有压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储砂罐
技术介绍
储砂罐被用于开放式喷砂作业、钢结构、集装箱喷砂、船舶修造、桥梁、矿山机械、冶金、铁路、机械制造、港口建设、水利工程等领域,喷砂可以被用于表面除锈、去氧化层等。现有的储砂罐的容量较小,一般在10吨以下,在喷砂操作业时需要将储砂罐运送到储砂库装砂,然后再运送到喷砂作业地,并砂罐放置在喷砂机上使用。现有储砂罐存在以下技术缺点:1、小型储砂罐储砂量少,在现场作业量大时,无法满足现场用砂的速度,影响生产效率;2、小型储砂罐在使用时,砂喷完后没有设备进行二次回收及储存,浪费现象严重;3、需要多次来回运送储砂罐,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储砂罐,用于解决现有储砂罐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型储砂罐,包括罐体和设置于罐体底部的支柱,所述罐体为方形罐体,罐体可储蓄50吨以上的砂子,所述罐体由上至下依次由罐体顶部、上围板、中围板、下围板和罐体底部拼接而成;其中,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操作平台、进砂口、防水盖板和活动漏斗,所述活动漏斗和防水盖板与进砂口相适配;所述上围板沿罐体高度方向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所述下围板沿罐体高度方向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所述中围板的周向设置有加强材;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出砂口,罐体的侧面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向外延伸的出砂通道;所述支柱的高度大于3.5米,支柱的底部设置有压载。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侧面还设置有护栏爬梯。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休息平台。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底部的出砂口的末端和罐体侧部的出砂口末端位于同一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出砂口设置有用于控制放砂的放砂板。进一步的,所述压载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储砂罐的总高为9米,方形罐体的宽为2.3米,长为4米,方形罐体储蓄砂子的重量为90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大型储砂罐的容积大,在罐体的底部和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出砂口,可以实现一至四个出砂口同时放砂,满足喷砂作业不同强度的作业要求,同时本大型储砂罐的支柱高度大于3.5米,可将小型砂箱或喷砂机直接放置在储砂罐底部或侧面进行注砂,减少施工作业时的辅助车辆,减缓施工规模与场地之间的矛盾,提高工作质量和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大型储砂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大型储砂罐的护栏爬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大型储砂罐的支柱与地面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图2中的A-A向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大型储砂罐的罐体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罐体; 2、支柱; 3、护栏; 4、地面; 5、操作平台;6、休息平台;11、中围板; 12、底部出砂口; 13、出砂通道;14、放砂板; 15、进砂口; 16、护栏爬梯; 17、上围板;18、下围板; 41、膨胀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罐体I的底部或侧部分别设置两个底部出砂口,满足不同强度的喷砂作业要求,同时罐体的支柱2的高度大于3.5米,方便小型砂箱和喷砂机进行注砂,以及罐体的上围板17和下围板18的截面分别为梯形,便于注砂和出砂。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大型储砂罐,包括罐体和设置于罐体底部的支柱,所述罐体为方形罐体,罐体可储蓄50吨以上的砂子,所述罐体由上至下依次由罐体顶部、上围板17、中围板11、下围板18和罐体底部拼接而成;其中,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操作平台、进砂口、防水盖板和活动漏斗,所述活动漏斗和防水盖板与进砂口相适配;所述上围板17沿罐体高度方向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所述下围板18沿罐体高度方向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所述中围板11的周向设置有加强材;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出砂口,罐体的侧面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向外延伸的出砂通道13 ;所述支柱的高度大于3.5米,支柱的底部设置有压载。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大型储砂罐的容积大,在罐体I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出砂口,侧面设置有两个出砂通道13,在作业量小的时候可仅使其中一个或两个出砂口,当作业量大时,可同时使用了,出砂口和出砂通道13,可以满足不同强度的喷砂作业强度要求,进一步的,本储砂罐的支柱2的高度大于3.5米,小型砂箱或喷砂机可以直接放置于罐体I底部或侧部进行注砂,减少施工作业时的辅助车辆,减缓施工规模与场地之间的矛盾,提高工作质量和施工效率。更进一步的,由于注砂后,砂子顶端成三角形,本实施方式罐体上围板17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可以增加注砂量,下围板18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可以便于砂子流出罐体外,防止砂子沉积在罐体内。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工作人员上到罐体I顶部进行注砂作业等操作,所述罐体I的侧面还设置有护栏爬梯16。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I的顶部还设置有休息平台6和躲避平台,了为提高安全,所述操作平台5、休息平台6和躲避平台的外围均调制有护拦。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I底部出砂口 12的末端和罐体I出砂通道13末端位于同一高度。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储砂罐方便对不同大小的砂箱或喷砂机进行注砂,所述罐体I底部出砂口 12与侧面出砂通道13的末端的高度和口径均不相同。常见的,为了方便控制注砂操作,所述出砂口和出砂通道13设置有用于控制放砂的放砂板14。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对本储砂罐进行注砂,本储砂罐还包括活动漏斗,所述活动漏斗与进砂口 15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压载通过膨胀螺栓41固定于地面4上。进一步的,所述储砂罐的总高为9米,方形罐体I的宽为2.3米,长为4米,方形罐体I储蓄砂子的重量为90吨。请参照图,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本储砂罐容量有90吨,总高9米,宽2.3米,长4米,由罐体1、支柱2、顶部防护栏3和底部四部分组成。在砂罐下方设有2个底部出砂口 12 ;侧面设有2个出砂通道13 ;底部设有约10吨的压载;砂罐顶部设有:防雨水盖板、工人操作平台5、休息躲避平台及安全防护栏3 ;侧面设有护栏爬梯16 ;另设有I个活动漏斗。工人从护栏爬梯16爬上砂罐顶部,打开顶部盖板,由活动漏斗对砂罐进行注砂;砂罐下方的2个出砂口下方可以放置2个小型砂箱或者直接放置喷砂机进行作业,砂罐两侧的出砂通道13,在作业紧张时,可以各放置I个小型砂箱,装满砂后,运送至所需要处所。本砂罐可以整体吊运,可以随吊随用,也可以直接安置在现场,采用预埋件与支柱2连接或者在底部压载四角用膨胀螺栓41与地面4连接,减少施工作业时的辅助车辆,减缓施工规模与场地之间的矛盾,提高工作质量和施工效率。本砂罐投资小、效率高、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安全、可靠。实现了现场施工储砂、供砂双重功能。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大型储砂罐本砂罐投资小、效率高、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安全、可靠。实现了现场施工储砂、供砂双重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储砂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设置于罐体底部的支柱,所述罐体为方形罐体,罐体可储蓄50吨以上的砂子,所述罐体由上至下依次由罐体顶部、上围板、中围板、下围板和罐体底部拼接而成;其中,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操作平台、进砂口、防水盖板和活动漏斗,所述活动漏斗和防水盖板与进砂口相适配;所述上围板沿罐体高度方向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所述下围板沿罐体高度方向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所述中围板的周向设置有加强材;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出砂口,罐体的侧面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向外延伸的出砂通道;所述支柱的高度大于3.5米,支柱的底部设置有压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东船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