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精准吊装机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581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车精准吊装机具,包括行车精准吊装机具缸体、上端盖、弹簧、上活塞杆、活塞、下活塞杆、下端盖、二位二通电磁球阀、单向调速阀以及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普通行车的基础上,加装行车用精准吊装机具,通过控制电磁球阀的通断电,控制行车精准吊装机具内部液体的流动状态,进一步控制行车精准吊装机具的工作状态,实现重要场合的行车精准吊装,保护重要的吊装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以完成行车的精准吊装作业,充分保护重要的吊装工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车精准吊装机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精准吊装机具缸体(8)、上端盖(5)、弹簧(1)、上活塞杆(3)、活塞(7)、下活塞杆(9)、下端盖(10)、二位二通电磁球阀(15)、单向调速阀(16)以及螺母(19);所述上活塞杆(3)和下活塞杆(9)均固定连接在活塞(7)上;所述活塞(7)位于缸体(8)内,且活塞(7)能在缸体(8)内滑移,所述上端盖(5)固定连接在缸体(8)的上侧,下端盖(10)固定连接在缸体(8)的下侧;所述活塞(7)把缸体(8)内腔分成上工作腔(17)和下工作腔(14),上工作腔(17)和下工作腔(14)内部充满油液;所述上端盖(5)的外侧还具有活塞杆容纳缸(2),活塞杆容纳缸(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行车精准吊装机具上连接头(20),上连接头(20)与行车绳索直接连接;所述上活塞杆(3)的上端穿出缸体(8)的上工作腔(17)及上端盖(5),伸入活塞杆容纳缸(2)内,所述上活塞杆(3)的上部外侧加工有螺纹;所述螺母(19)通过螺纹与上活塞杆(3)连接;所述弹簧(1)的上端抵紧螺母(19)的下侧,弹簧(1)的下端抵紧上端盖(5)的上侧, 通过调节螺母(19)调节弹簧的回复力;所述下活塞杆(9)的下端穿出缸体(8)的下工作腔(14)及下端盖(10),且与下连接头(12)相连接;所述下连接头(12)通过绳索直接与物体连接;所述下工作腔(14)通过下进油口(13),然后通过管路从下至上依次连接二位二通电磁球阀(15)、单向调速阀(16)、上进油口(18)和上工作腔(17);当行车精准吊装机具的下方吊装有工件,下工作腔(14)内部形成油压,当二位二通电磁球阀(15)通电时,下工作腔(14)内部的油液依次通过下进油口(13)、二位二通电磁球阀(15)的右位、单向调速阀(16)的调速阀、上进油口(18)进入上工作腔(17),由于单向调速阀(16)中调速阀的调速作用,可以控制油液的流动速度,从而实现工件的缓慢下降,完成行车的精准吊装;当二位二通电磁球阀(15)断电时,由于二位二通电磁球阀良好的截流作用,使得油液的流动完全被关闭,工件可以实现中间位置的可靠停留;当工件安装到位,行车精准吊装机具的下方不再承受工件的重力作用,在弹簧(1)回复力的作用下,上工作腔(17)内部形成油压,当二位二通电磁球阀(15)通电时,上工作腔(17)内部的油液依次通过上进油口(18)、单向调速阀(16)的单向阀、二位二通电磁球阀(15)的右位、下进油口(13)进入下工作腔(14),由于单向调速阀(16)中的单向阀作用,油液可以从单向调速阀(16)的出油口A畅通流入进油口B,从而实现下连接头(12)的快速返回;当二位二通电磁球阀(15)断电时,由于二位二通电磁球阀良好的截流作用,使得油液的流动完全被关闭,工件可以实现中间位置的可靠停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雪松赵倩雯陈晖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