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5511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盒,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的顶部,包括:安装盒,安装盒与空调室外机的机壳内的顶部连接,安装盒穿过空调室外机内的隔板;电路板,电路板装配在安装盒内,位于隔板的第一侧;散热器,散热器连接于电路板的下表面,散热器表面上设置有热管,热管用于使热量分布均匀,热管包括热端和冷端,热端和冷端均位于散热器上;风道,风道装配在电控盒的安装盒上;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位于隔板的第一侧,进风口位于隔板的第二侧,其中,出风口位于散热器的下方。相应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和一种空调。通过该技术方案,解决了变频电控盒中个别元器件发热量大的问题改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控盒、一种空调室外机及一种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入人心,变频空调以其能效高,舒适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变频电控控制系统中,变频模块在设备运行时会产生热量,随着频率增加,发热量急速增加,需要借助其他元器件进行散热,以保证电控的可靠运行;并且,室外环境温度越高,散热就越困难,但是从舒适性的角度来讲,环境温度越高所需的运行频率就越高,这样空调的可靠运行和用户的舒适性间就产生了对立,因此解决空调散热问题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中也有关于解决空调散热的相关论述,一是冷媒管散热,通过从制冷系统中引出冷媒经过变频模块的散热模块,通过冷媒带走热量,冷媒流动容易产生冷凝水,影响电控安全且系统上需要安装一系列铜管,工艺非常复杂,存在泄漏风险;一是热管散热器散热,需要两块散热器,热端连接变频模块,冷端连接储液筒,热管很长,工艺复杂,不易于推广应用。因此,如何解决电控盒散热问题,并且工艺简单、安全性高、容易推广,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盒,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的机壳内的顶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上述电控盒。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空调室外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盒,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与所述空调室外机的机壳内的顶部连接,所述安装盒穿过所述空调室外机内的隔板;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装配在所述安装盒内,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一侧;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所述散热器表面上设置有热管,所述热管用于使热量分布均匀,所述热管包括热端和冷端,所述热端和所述冷端均位于所述散热器上;风道,所述风道装配在所述电控盒的所述安装盒上;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一侧,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二侧,其中,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方。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电控盒,散热器表面设置有热管,该热管能把积聚在局部散热器上的热量迅速传导到整个散热器上,解决了变频电控个别元器件发热量大的问题,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并且为了进一步改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热管包括热端和冷端两个部分,在该技术方案中,一个散热器上同时承担了热管的热端与冷端,这样不仅能够起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还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热管的热端和冷端分别放置在两个散热器上,减小了热管的长度,降低了热管的安装难度,使工艺简单化,并降低了成产成本,可实现大批量生产;在电控盒底部增加风道,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进风口位于隔板第二侧的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腔体内,出风口位于隔板第一侧,出风口位于散热器的下方,压缩机腔体中的冷空气通过风道流入散热器所在的腔室内进行散热,有效的改善了散热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道的陈列方向与所述散热器的翅片的陈列方向一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控盒,风道的陈列方向与散热器的翅片的陈列方向一致时,风道内流通的空气可经过散热器的翅片间,能增加翅片的散热,有利于空调电控盒内元器件的正常使用,进而有利于空调的正常运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管内嵌在所述散热器上。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控盒,将热管内嵌在散热器上,减少了散热器整体所占的空间,并且还有效的增大了热管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热管把积聚在局部散热器上的热量迅速传导到整个散热器上,解决了变频电控个别元器件发热量大的问题,能够延缓个别部件的老化,进而延长空调的寿命。除此之外,热管的安装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减少了生产的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器上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凸出散热器上表面。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控盒,散热器的连接端凸出散热器上表面,使连接端可以紧贴发热件,避免了因散热器其他部位的阻挡而导致散热器与发热元器件接触不良的现象,保证了发热元器件的散热效率,减缓了个别部件的老化,进而保证了空调的寿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端位于散热器的连接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端设置有铜块,所述铜块用于传导热量。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控盒,热管的热端位于散热器的连接端,热管可以直接将发热元器件的热量传输至散热器其他部位,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热管的热端镶嵌有铜块,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所以通过在热管的热端镶嵌铜片有效的提高了热管的热端的传热效率,而且价格比同等导热性性能的金属便宜,原材料的来源比较广泛。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有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具有本技术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因此该空调室外机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全部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机壳、压缩机、隔板及风扇,其中,所述压缩机设在所述机壳内的底部,所述隔板安装在所述机壳内部,将所述机壳分割成两个腔室,所述风扇和所述压缩机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一侧腔室中。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压缩机设在机壳内的底部,隔板竖直安装在机壳内部,用于将机壳分割成两个腔室,风扇和压缩机分别位于隔板的一侧腔室中。通过这种布局充分的利用了空调室外机整体的空间,并且使空调室外机中的各个组件能够正常的工作,避免各组件之间造成干扰,从而避免影响空调室外机的正常工作,而且将空调室外机的各个组件通过该种方式布置,降低了工艺难度,易于推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板与所述风扇的旋转面垂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隔板与风扇的旋转面垂直时,能减少风扇的吹风面,增加风道内空气的流通速度,风道的出风口流出的空气经过散热器的翅片,有利于散热器的散热。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有上述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外机。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具有本技术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因此该空调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空调室外机的全部有益效果。通过该技术方案,在散热器表面内嵌一根热管,该热管把积聚在局部散热器上的热量迅速传导到整个散热器上,解决了变频电控盒中个别元器件发热量大的问题,并且热管的冷端和热端都位于同一散热器上,降低了工艺难度,同时通过机器自身风扇转动产生的负压使得压缩机腔体的冷空气通过电控盒底部的风道流进散热器翅片间隙,带走热量,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从而加快了电控盒的散热速度,提高了电控盒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从而提尚了空调室外机的寿命。根据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与所述空调室外机的顶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控盒的散热器与电路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控盒上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与空调室外机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盒,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的机壳内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与所述空调室外机的机壳内的顶部连接,所述安装盒穿过所述空调室外机内的隔板;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装配在所述安装盒内,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一侧;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热管,所述热管用于使热量分布均匀,所述热管包括热端和冷端,所述热端和所述冷端均位于所述散热器上;风道,所述风道装配在所述电控盒的所述安装盒上;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一侧,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二侧,其中,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散热器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勇罗积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