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玉丹专利>正文

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4969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它包括单架体,所述单架体的左侧设有一可翻转的背靠架,且该单架体的左端处还设有一与该背靠架配合支撑设置的支撑架,该背靠架与支撑架通过一插销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担架床结构的改进,使得其背靠架可以实现180度地翻转,在对担架床进行消毒前,可先将背靠架翻转叠合,减少该担架床的长度和高度,这样,将它浸入到消毒池后,极大地减小了消毒液的使用量;而且该担架床的翻转叠合结构简单,易操作,实用性非常强,十分方便医务工作人员的操作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主要应用于烧伤科室中对于中、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浸浴治疗处理。
技术介绍
烧伤浸浴法又称水疗,是将患者身体的全部或部分浸于温水或药液中一定时间,是治疗烧伤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可清洗烧伤患者感染创面,做创面植皮前的术前准备,清洁治疗后的残余创面,促进创面早期愈合,对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在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而其护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烧伤患者采用浸浴疗法,不仅有利于烧伤创面的清洁和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减少细菌与毒素的含量、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促使一些顽固的小创面愈合,且可减轻病人在更换敷料时引起的疼痛。特别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晚期残余的小创面时效果更佳,有效控制了感染,促进了创面愈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大部分医院采用的浸浴系统一般都包括专门的浸浴室、专用的浸浴缸以及特制的起重搬运装置,如图1所示,其浸浴缸内都设有配套使用的担架床1,每一次患者使用后,该担架床I都要拆卸下来,然后浸入消毒池中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不同患者使用,产生交叉感染的问题,而每一次消毒后都要更换消毒池中的消毒液,所以,在整个浸浴治疗的过程中,更换使用的消毒液就比较多,治疗成本也相对地增加。如图1所示,该担架床I都是固定整体设置,所以当担架床I拆离浸浴缸而放入配套的消毒池中,该消毒池的长度也要和担架床I 一样长,这样整个消毒池的体积就非常大,每一次消毒作业使用到的消毒液的数量就几乎与浸浴缸的内容积一样,使用量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即传统的与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担架床都是整体固定结构设置的,在其消毒的过程中,配套使用的消毒池的长度与高度都非常大,所以每次消耗的消毒液数量都非常多,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通过改变担架床的结构,使之在放入消毒池中可以先进行翻转和叠合,减少其长度和高度,有效地节约了消毒液的使用量,减少了医疗费用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它包括单架体,所述单架体的左侧设有一可翻转的背靠架,且该单架体的左端处还设有一与该背靠架配合支撑设置的支撑架,该背靠架与支撑架通过一插销装置固定连接。更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分别设在该单架体左侧两边的支撑柱和连接该两个支撑柱的连接杆,该支撑柱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设置在该单架体上。更进一步,所述插销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背靠架两侧的插销耳、设置在支撑柱上部的插销通孔及通过链条连接设置在单架体上的插销,所述插销耳上设有耳孔,所述插销穿设于该插销耳的耳孔与支撑柱的插销通孔内。更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还设有一与单架体相连接的复位弹簧.更进一步,所述背靠架的底部与所述单架体可转动连接。更进一步,所述背靠架的上部还设有一用于翻动该背靠架的把手。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对担架床结构的改进,使得其背靠架可以实现180度地翻转,在对担架床进行消毒前,可先将背靠架翻转叠合,减少该担架床的长度和高度,这样,将它浸入到消毒池后,极大地减小了消毒液的使用量;而且该担架床的翻转叠合结构简单,易操作,实用性非常强,十分方便医务工作人员的操作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一般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单架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在翻转叠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及图4所示,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它包括单架体6,所述单架体6的左侧设有一可翻转的背靠架2,该背靠架2的底部与所述单架体6可转动连接,背靠架2的上部还设有一用于翻动该背靠架2的把手21。该单架体6的左端处还设有一与该背靠架2配合支撑设置的支撑架3,该背靠架2与支撑架3通过一插销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包括分别设在该单架体6左侧两边的支撑柱31和连接该两个支撑柱31的连接杆32,该支撑柱31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设置在该单架体6上,所述连接杆32的中部还设有一与单架体6相连接的复位弹簧33。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所述插销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背靠架2两侧的插销耳22、设置在支撑柱31上部的插销通孔311及通过链条4连接设置在单架体上的插销5,所述插销耳22上设有耳孔221,所述插销5穿设于该插销耳22的耳孔221与支撑柱31的插销通孔311内。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当其放入烧伤浸浴缸时:先将背靠架2翻开,同时将支撑柱31也翻开,这时,支撑柱31与该单架体6相垂直,然后将插销5穿设于该插销耳22的耳孔221与支撑柱31的插销通孔311内,将背靠架2固定设置,这时患者可以躺卧在该单架床上;当其要放入消毒池中进行消毒时,先将插销5从耳孔221和插销通孔311内拔出,然后分别将背靠架2和支撑柱31翻转叠合,使单架床的长度和高度都降低,然后再放入消毒池中。本技术通过对担架床结构的改进,使得其背靠架可以实现180度地翻转,在对担架床进行消毒前,可先将背靠架翻转叠合,减少该担架床的长度和高度,这样,将它浸入到消毒池后,极大地减小了消毒液的使用量;而且该担架床的翻转叠合结构简单,易操作,实用性非常强,十分方便医务工作人员的操作使用。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此于,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主权项】1.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它包括单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架体的左侧设有一可翻转的背靠架,且该单架体的左端处还设有一与该背靠架配合支撑设置的支撑架,该背靠架与支撑架通过一插销装置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分别设在该单架体左侧两边的支撑柱和连接该两个支撑柱的连接杆,该支撑柱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设置在该单架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背靠架两侧的插销耳、设置在支撑柱上部的插销通孔及通过链条连接设置在单架体上的插销,所述插销耳上设有耳孔,所述插销穿设于该插销耳的耳孔与支撑柱的插销通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还设有一与单架体相连接的复位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架的底部与所述单架体可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架的上部还设有一用于翻动该背靠架的把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它包括单架体,所述单架体的左侧设有一可翻转的背靠架,且该单架体的左端处还设有一与该背靠架配合支撑设置的支撑架,该背靠架与支撑架通过一插销装置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对担架床结构的改进,使得其背靠架可以实现180度地翻转,在对担架床进行消毒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改进型担架床,它包括单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架体的左侧设有一可翻转的背靠架,且该单架体的左端处还设有一与该背靠架配合支撑设置的支撑架,该背靠架与支撑架通过一插销装置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玉丹陈冰冰
申请(专利权)人:林玉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