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玉丹专利>正文

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519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包括直升机的仿真机舱体、急救担架体、模拟穿刺道具体、环境仿真设备以及操作控制台,所述急救担架体适配地固定放置在所述仿真机舱体内,所述操作控制台分别与所述模拟穿刺道具体、环境仿真设备和仿真机舱体相控制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即可以实现在直升机上进行穿刺操作训练的模拟仿真训练,同时,又可以进行大量地实际操作训练,不产生高昂训练费用,提高救助人员的专业水平,而且该训练平台对于建设直升机应急救助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质性意义。

A simulated puncture training platform device for ambulance rescue on helicopte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mulated puncture training platform device for rescuing wounded on a helicopter, which comprises a helicopter simulated cabin body, a first aid stretcher body, a simulated puncture passage concrete, an environment simulation device and an operation console. The first aid stretcher body is adaptively fixed in the simulated cabin body and the operation is described. The control cons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crete simulation puncture path, the environment simulation equipment and the simulation engine room body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simulation training of the puncture operation training on the helicopter,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carry out a large number of practical operation training without high training cost, an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he rescuers. Moreover, the training platform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licopter emergency rescue system. Qualitative mea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直升机救护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外在危险或灾难救助任务的训练大多采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训练,不仅可以满足一线救援人员的训练需求,而且针对性强,专业化水平高,提高一线救援人员的作业水平。随着直升机在我国应急救援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专业训练方法及专业训练手段缺乏的问题严重地暴露出来,特别是应用于直升机医护人员的救护模拟训练平台与训练方法的缺乏,严重地影响了医护人员对应急救灾、救护的专业水平。直升机医疗救助训练中穿刺操作训练是其中一项基本的救护训练项目,在实际的救助任务中,医护人员需要在直升机内对救护对象进行现场穿刺操作,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克服直升机的噪音、横向摇摆、飘浮抖动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还需要他们克服在陌生环境下心理紧张情绪的控制等因素,所以,救护人员急需一种即可以进行该穿刺操作训练的模拟仿真训练,同时,又可以进行大量地实际操作训练,不产生高昂训练费用的训练平台,提高其救助专业水平,该训练平台对于建设直升机应急救助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质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训练平台,它不仅可以模拟直升机救护训练的场情,而且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在直升机救护中的现场穿刺操作的专业水平,减少各种环境情况下的训练限制,提高救护人员的实际操作训练量。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包括直升机的仿真机舱体、急救担架体、模拟穿刺道具体、环境仿真设备以及操作控制台,所述急救担架体适配地固定放置在所述仿真机舱体内,所述操作控制台分别与所述模拟穿刺道具体、环境仿真设备和仿真机舱体相控制连接设置。更进一步,所述模拟穿刺道具体包括一道具人和一与该道具人相电连接的穿刺针具,所述道具人的体内布设有若干模拟穿刺部位血管的接触管网以及装设有一电源体,所述穿刺针具、接触管网以及电源体可形成一电流回路。更进一步,所述穿刺针具的一端通过一导电线与所述道具人体内的电源体相电连接,另一端可拆卸地装设有一穿刺针。更进一步,所述道具人的眼部位置还设有指示灯体,该指示灯体与所述电流回路相串联连接。更进一步,所述道具人的嘴部位置还设有一声音提示器,该声音提示器与所述电流回路相串联连接。更进一步,所述接触管网为导电性能的金属管网材质。更进一步,所述仿真机舱体包括仿真机舱结构支架,该仿真机舱结构支架上开设有一机舱门,该仿真机舱结构支架的底部设有摇摆抖动平台机构,该摇摆抖动平台机构与所述操作控制台相控制连接设置。更进一步,所述摇摆抖动平台机构包括若干台动力电机和振动器,该动力电机与振动器均匀布设设置。更进一步,所述仿真机舱结构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投影模拟环境场景的模拟窗户体。更进一步,所述环境仿真设备包括风速模拟吹送设备、直升机噪音设备、湿度产生设备以及环境场景投影机,所述风速模拟吹送设备、直升机噪音设备、湿度产生设备以及环境场景投影机分别与所述操作控制台相控制连接设置。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使用时,先通过操作控制台设定直升机的模拟场景,利用风速模拟吹送设备、直升机噪音设备、湿度产生设备以及环境场景投影机营造出一个逼真的救护现场,然后医护人员将需要使用的穿刺针装入穿刺针具上,再对道具人进行各部位的穿刺操作,当穿刺针插入到道具人体内与预先布设的接触管网相接触时,该穿刺针具、接触管网以及电源体可形成一电流回路,该电流回路接通,这时,道具人的眼部位置与该电流回路串联的指示灯体亮起或道具人的嘴部位置的声音提示器发出提示音,提示此次穿刺操作成功;当穿刺针插入到道具人体内,没有与预先布设的接触管网相接触时,该穿刺针具、接触管网以及电源体无法形成一电流回路,此次训练操作失败。通过该训练方式进行训练,不仅可以使救护人员得到模拟仿真的大量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其训练水平和专业化水平,而且整个模拟训练操作使用方便,可实现性强,具有很高的实际操作训练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道具人的简单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包括直升机的仿真机舱体1、急救担架体2、模拟穿刺道具体3、环境仿真设备4以及操作控制台5,所述急救担架体2适配地固定放置在所述仿真机舱体1内,所述操作控制台5分别与所述模拟穿刺道具体3、环境仿真设备4和仿真机舱体1相控制连接设置。更进一步,所述模拟穿刺道具体3包括一道具人31和一与该道具人31相电连接的穿刺针具32,所述道具人31的体内布设有若干模拟穿刺部位血管的接触管网33以及装设有一电源体34,所述穿刺针具32、接触管网33以及电源体34可形成一电流回路。更进一步,所述穿刺针具32的一端通过一导电线35与所述道具人31体内的电源体34相电连接,另一端可拆卸地装设有一穿刺针36。更进一步,所述道具人31的眼部位置还设有指示灯体37,该指示灯体37与所述电流回路相串联连接。更进一步,所述道具人31的嘴部位置还设有一声音提示器38,该声音提示器38与所述电流回路相串联连接。更进一步,所述接触管网33为导电性能的金属管网材质。更进一步,所述仿真机舱体1包括仿真机舱结构支架11,该仿真机舱结构支架11上开设有一机舱门12,该仿真机舱结构支架11的底部设有摇摆抖动平台机构13,该摇摆抖动平台机构13与所述操作控制台5相控制连接设置。更进一步,所述摇摆抖动平台机构13包括若干台动力电机和振动器,该动力电机与振动器均匀布设设置。更进一步,所述仿真机舱结构支架11上还设有用于投影模拟环境场景的模拟窗户体14。更进一步,所述环境仿真设备4包括风速模拟吹送设备、直升机噪音设备、湿度产生设备以及环境场景投影机,所述风速模拟吹送设备、直升机噪音设备、湿度产生设备以及环境场景投影机分别与所述操作控制台5相控制连接设置。本技术在使用时,先通过操作控制台设定直升机的模拟场景,利用风速模拟吹送设备、直升机噪音设备、湿度产生设备以及环境场景投影机营造出一个逼真的救护现场,然后医护人员将需要使用的穿刺针装入穿刺针具上,再对道具人进行各部位的穿刺操作训练,当穿刺针插入到道具人体内与预先布设的接触管网相接触时,该穿刺针具、接触管网以及电源体可形成一电流回路,该电流回路接通,这时,道具人的眼部位置与该电流回路串联的指示灯体亮起或道具人的嘴部位置的声音提示器发出提示音,提示此次穿刺操作成功;当穿刺针插入到道具人体内,没有与预先布设的接触管网相接触时,该穿刺针具、接触管网以及电源体无法形成一电流回路,此次训练操作失败。通过该训练方式进行训练,不仅可以使救护人员得到模拟仿真的大量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其训练水平和专业化水平,而且整个模拟训练操作使用方便,可实现性强,具有很高的实际操作训练效果。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升机的仿真机舱体、急救担架体、模拟穿刺道具体、环境仿真设备以及操作控制台,所述急救担架体适配地固定放置在所述仿真机舱体内,所述操作控制台分别与所述模拟穿刺道具体、环境仿真设备和仿真机舱体相控制连接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升机的仿真机舱体、急救担架体、模拟穿刺道具体、环境仿真设备以及操作控制台,所述急救担架体适配地固定放置在所述仿真机舱体内,所述操作控制台分别与所述模拟穿刺道具体、环境仿真设备和仿真机舱体相控制连接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穿刺道具体包括一道具人和一与该道具人相电连接的穿刺针具,所述道具人的体内布设有若干模拟穿刺部位血管的接触管网以及装设有一电源体,所述穿刺针具、接触管网以及电源体可形成一电流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具的一端通过一导电线与所述道具人体内的电源体相电连接,另一端可拆卸地装设有一穿刺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具人的眼部位置还设有指示灯体,该指示灯体与所述电流回路相串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具人的嘴部位置还设有一声音提示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玉丹黄顺红范军华黄书润缪羽沈秋凤曾纯江晓声李丽香黄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林玉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