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穆忠信专利>正文

液压分配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4837 阅读:3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节轮制动力的装置,以适应车辆或路面条件的变化,例如限制或改变制动力的分配,特别是一种液压分配阀,适用于各类中小型货车和各种中档轿车的液压制动系统中装用。它是由设于阀体内的调压机构和阀门组件两部分组成,其阀体的一侧设有进油口,另一侧对应设有出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调压机构与阀门组件有机融为一体,并在工厂调式台上调整合格后出厂装在制动系统中总泵与分泵之间管路上即可使用等措施,保证紧急刹车的制动效果,不抱轮、不跑偏,完全消除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减少肇事几率,配套安装容易,节省空间,明显降低使用成本。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利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轮制动力的装置,以适应车辆或路面条件的变化,例如限制或改变制动力的分配,特别是一种液压分配阀,适用于各类中小型货车和各种中档轿车的液压制动系统中装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我国汽车的拥有量也随之急剧增加,特别是近些年来私家车的数量迅猛增加,这就给本来就拥挤的城市交通更是雪上加霜,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交通肇事的隐患,究其以往发生交通肇事除了由于交通拥挤、车速快,路况条件差等原因外,是因刹车性能不好闯的祸,如在紧急刹车时往往使车轮抱死致使方向失控、跑偏、侧滑或摆尾等造成车辆相撞破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屡见不鲜。从而可见汽车的刹车系统的性能好坏,对车辆能否安全运行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汽车司机就更有其深切的体会,如在紧急刹车时所以产生诸如车轮抱死、侧滑、跑偏、摆尾等不正常现象,除路况原因外主要是由于制动系统对各轮的制动力不相等所致。然而以往的液压制动系统的中小型货车和轿车,除进口高档轿车配有电子式A、B、S刹车系统外,其余的根本就没有配置相应的装置。尽管电子式A、B、S刹车系统性能优越,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和减少肇事几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使中小型车主望而生畏,可望不可及,故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国内出现一种适于中小汽车装用的液压感载比例阀面市,其性能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价格又能接受,曾经受到用户的欢迎,但是通过实践运行也暴露出与其配套安装的配套件多,安装调整费工耗时,即使是高级别的技术工人进行调整,也很难使其达到效果最佳的理想状态,这不仅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而且所述的液压感载比例阀的通用性差,比如随车型的不同而与其安装配套的零部件也因车型不同而异。基于上述原因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紧急刹车时确保各受控轮的制动力均匀相同,轮不抱死、不跑偏、不侧滑,安装方便通用性好,出厂前调整好装上即可使用,还能明显降低使用成本的液压分配阀。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由设于阀体内的调压机构和阀门组件两部分组成,其阀体的一侧设有进油口,另一侧对应设有出油口。所述的调压机构包括设于阀体上端的调整螺栓,锁紧螺母装于调整螺栓上,其下依次设有调压弹簧、簧座和设于滑阀腔内的滑阀,滑阀的下端与球阀的上端相接触。所述的阀门组件包括设于密封套的阀腔内的球阀和其下置于簧座内的塔簧和端塞,密封盖设于密封套上边,阀腔与进油口相通,滑阀腔与出油口相通。所述的阀体的一侧设有两个进油口,另一侧对应设有两个出油口,其内并排设有两组调压机构和阀门组件,其两个调压簧的上端设有调节盘,调整螺栓的下端顶在调节盘的中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调压机构与阀门组件有机融为一体,并在工厂调试台上调整合格后出厂装在制动系统中总泵与分泵之间管路上即可使用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并经装车不同路面状况下试车证明既保证紧急刹车的制动效果,又不抱轮、跑偏,完全消除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利于安全运行,减少肇事几率,各类中小型液压制动的客货车都适用,配套安装容易,省掉占用较大空间的调整支架、阀支架等配套部件,从而明显降低使用成本。同时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利于推广应用。说明书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F-F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双通路的实施例。图4是图3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塞,2弹簧座,3塔簧,4密封件,5密封套,6球阀,7滑阀,8进油口,9密封盖,10出油口,11调压簧,12调压簧座,13锁紧螺母,14调整螺栓,15阀体,16防尘塞,17调节盘,18阀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详细的描述,但不受本实施例所限。如图1和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单通路的液压分配阀,机械加工成型的阀体15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端塞1、塔簧3置于弹簧座2里,密封套5与弹簧座2对装在一起,之间有密封件4,阀腔内的球阀6置于塔簧3上,滑阀7的下端与球阀6相接触,上端穿过密封盖9与调压簧座12相接触,并通过密封件4进行密封,调压簧11置于调压簧座12上,上端通过簧盖与调整螺栓14的下端相接触,为防止调整好后松动的锁紧螺母13装于调整螺栓14上,调整螺栓14与阀体15上端以螺纹配合,阀体15的一侧设有与阀腔相通的进油口8,另一侧相应设有与滑阀腔相通的出油口10,为防落灰尘在进出油口8、10上设有防尘塞16。如图3、图4所示的是本技术双通路的实施例。阀体18以机械加工成型,在阀体18内并排设置的两个通腔中分别各设一组调压机构和阀门组件,在调压簧11的上边设有两者共用的调节盘17,穿过阀体18上端盖的调整螺栓14的下端顶住调节盘的中部,锁紧螺母13装在调整螺栓14上,阀体18的一侧并排设置两个进油口8,另一侧对应设有出油口10。制成后经调试台调整使其出油口压力单通路为3.4Mpa,双通路2.8Mpa后将锁紧螺母13拧紧封口。本技术使用时,根据车型选用单或双通路的液压分配阀,以双通路为例装在海狮和皮卡车上,将进油口8通过管件与刹车总泵的出油端相连,出油口10通过三通分别与前、后刹车分泵的进油端相连,经沥青路面和沥青雨水路面以时速60-70KM试验,紧急刹车,证实都不跑偏、不抱轮,并达到制动效果,从而可见各轮的制动力均匀相同,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减少肇事的几率。权利要求1.液压分配阀,其特征是由设于阀体(15)、(18)内的调压机构和阀门组件两部分组成,其阀体(15)、(18)的一侧设有进油口(8),另一侧对应设有出油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分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压机构包括设于阀体(15)、(18)上端的调整螺栓(14),锁紧螺母(13)装于调整螺栓上,其下依次设有调压弹簧(1)、簧座(12)和设于滑阀腔内的滑阀(7),滑阀(7)的下端与球阀(6)的上端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分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组件包括设于密封套(5)的阀腔内的球阀(6)和其下置于簧座(2)内的塔簧(3)和端塞(1),密封盖(9)设于密封套(5)的上边,阀腔与进油口(8)相通,滑阀腔与出油口(10)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分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8)的一侧设有两个进油口(8),另一侧对应设有两个出油口(10),其内并排设有两组调压机构和阀门组件,其两个调压簧(11)的上端设有调节盘(17),调整螺栓(14)的下端顶在调节盘(17)的中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轮制动力的装置,以适应车辆或路面条件的变化,例如限制或改变制动力的分配,特别是一种液压分配阀,适用于各类中小型货车和各种中档轿车的液压制动系统中装用。它是由设于阀体内的调压机构和阀门组件两部分组成,其阀体的一侧设有进油口,另一侧对应设有出油口。本技术采用调压机构与阀门组件有机融为一体,并在工厂调式台上调整合格后出厂装在制动系统中总泵与分泵之间管路上即可使用等措施,保证紧急刹车的制动效果,不抱轮、不跑偏,完全消除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减少肇事几率,配套安装容易,节省空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液压分配阀,其特征是由设于阀体(15)、(18)内的调压机构和阀门组件两部分组成,其阀体(15)、(18)的一侧设有进油口(8),另一侧对应设有出油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忠信穆嵩
申请(专利权)人:穆忠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