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可变形调节套筒的伺服马达以及用于对套筒进行调节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4208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动伺服单元,其包括一用于对制动主缸进行动作的活塞,伺服单元具有一弹性复位的控制推杆,其随一输入力作用而在活塞中滑动,推杆上支承着一柱塞,柱塞上安装有一滑动的感力器(52),感力器可顶压一动作推杆上的反作用盘,从而将活塞的反作用力传递给控制推杆,单元包括一单向离合释放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卡键和一套筒(58),套筒上带有所述感力器(52),并滑动安装在柱塞上,当对控制推杆的动作速度达到给定值时,可将套筒相对于移动活塞锁止,使其不受控制推杆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套筒(58)包括第一、第二可调节部件(104、106),它们可在轴向上塑性变形,用于在事先对伺服单元进行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制造所述套筒(58)的塑性变形组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制动助力的气动伺服马达。如公知的那样,在执行紧急制动的情况下,这样的设计在安全性方面是最为合适的。实际情况是普通的伺服马达既不包括一触指,也不具有为触指设置的一单向离合装置。因而,柱塞趋于直接偏压着与移动活塞的后面制为一体的反作用盘。在紧急制动情况中,控制推杆上施加了最大的制动力,控制推杆的动作促使制有触指的柱塞被推动,这就使得三通阀处于最大开度状态,因此,后室中所受压力就变为大气压力。这样,移动隔壁将向前移动,并使柱塞的端部与反作用盘相接触,反作用盘与移动活塞的后面制为一体。因而,当控制推杆到达其行程的末端时,施加于移动活塞上的力是助动力与构成触指的柱塞对所述移动活塞作用力的合力,其中的助动力是由移动隔壁两侧的压差造成的。此外,驾驶员能感觉到制动时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是通过反作用盘从移动活塞传递到柱塞上的。事实上,已经发现对于相当多的驾驶员,当他们面临需要采取紧急制动的情况时,会对实际将要出现的危险性估计不足,在紧急时刻,他们会在已紧踩了制动踏板之后,又稍微放松对制动踏板的制动力—而在此时应当是保持该制动力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在紧急制动的情况下,伴随着控制推杆的迅速移动,柱塞将会接触到反作用盘,从而,即使前室、后室之间的压差实际上尚未达到其最大值之前,反作用力给驾驶员的感觉就已是达到了最大制动作用,这将导致驾驶员松开制动力—尽管应当保持该制动力才能实现最大制动力。上述类型的伺服马达可消除上述的缺陷,原因在于通过将套筒锁固,可将触指锁止在与反作用盘接触的状态,这样作的结果是即使驾驶员部分地松开了制动力,也可保持作用在移动活塞后面上的最大作用力。此外,由于触指与套筒结合为一体,所以为这样的伺服马达设置的单向离合装置的造价是相当低的。然而,上述类型的伺服马达具有缺点套筒的制造需要严格符合尺寸精度的要求。事实上,在这样的伺服马达中,带有触指的套筒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安装在息止位置上,触指与反作用盘之间留有一给定间隙。所述间隙的尺寸确定了由移动活塞提供的助动力,且由于作用了助动力,而有一反作用盘经反作用盘从移动活塞施加在控制推杆上。所述助动力的大小通常由伺服马达的“阶跳量”决定,因而,其就取决于触指的尺寸—尤其是取决于触指的厚度。另外,在这样的伺服马达中,如果输入力在控制推杆上的施加速度大于预定的速度,则套筒上锁止元件的轴向位置将与此速度相适应在该位置上,单向离合装置趋于启动。所述速度通常被称为“卡陷速度”,因而,该速度取决于套筒的特定尺寸,更具体来讲,取决于柱塞前端与套筒锁止元件之间的轴向距离。一般来讲,套筒上的锁止元件是一个横向面,其构成了一个轴肩,这样,当所述套筒是用机加工方法制出时,更具体来讲,是用车床成型加工出时,这样制出的套筒就能使伺服马达具有良好的性能。在后者的情况中,制造工艺本身就能保证尺寸要求。这种设计存在的缺点是由于必须要符合精确的尺寸要求,所以套筒的造价会有很大的增加。因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类型的伺服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一第一调节部件,其位于触指的前面与后面之间;并包括一第二调节部件,其位于触指的后面与锁止元件之间,所述两调节部件至少在轴向方向上是可发生塑性变形的,由此可来在装配之前对伺服马达进行调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如下-卡挡元件是由一基本为环形的卡键构成的,其以设定的间隙环绕着所述套筒,且当输入力的施加速度达到预定值时,该卡键能被移动活塞所驱动,从而可绕一基本为横向的轴线以这样的方式发生摆动使得卡键上的一顶桩抵接着套筒上构成所述锁止元件的后横向面;-套筒包括一管状的前圆筒段,该圆筒段的端部构成了触指;且包括一管状的后圆筒段,其直径显著地大于前圆筒段的直径,后圆筒段上具有一径向槽,该槽上构成轴肩的前横向面作为所述后锁止横向面;-所述前段包括从触指后面上突起、并向后延伸的一内部环形凸缘,可在装配之前对所述凸缘进行轴向变形,这样就构成了用于调节伺服马达位置或阶跳量的第一调节部件,在该阶跳位置上,触指将偏顶着反作用盘;-套筒的前段和后段被一厚度减薄的中间段分开,该中间段可在轴向上变形,从而形成用于调节卡陷位置的第二调节部件,在该卡陷位置上,卡键的顶桩抵接着后锁止横向面;-所述槽的轮廓基本上呈锥台状,并从构成轴肩的前横向面向后延伸;-顶桩的形状为内凹的锥台形扇角,其形状与套筒上槽的锥台状轮廓互补;-卡键的轴向剖面结构为T形,该T形的垂直分支基本处于套筒的径向方向,并被套筒横贯,而T形的水平分支则基本上沿轴向方向延伸,且没有任何间隙地卡装在活塞一横贯容腔的两相对壁面之间,容腔的横贯方向与活塞轴线相垂直,这样,就使得卡键能且只能在容腔中发生摆动运动。-T形卡键的前半水平分支具有一个表面,其在径向上面对着套筒,且所述顶桩从该表面上突起; -T形卡键被两压缩弹簧弹性地偏压向容腔的后横向壁面,弹簧设置在容腔的前横向壁面与数个盲孔之间,盲孔制在在T形的垂直分支上,并位于套筒的两侧上,用于对T形卡键进行对中;-套筒是用弹性极限低、韧性高的材料制成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用于对用在上述类型气动伺服马达中的管状套筒进行塑性变形,套筒在前后方向上包括一管状的前圆筒段,其具有大小设定的外径,且其端部被一前横向壁面封闭,在该横向壁面上,构成一第一调节部件的一可变形环形同轴凸缘延伸向套筒的内部;一可变形的中间段,其直径与前段相同,并构成了一第二调节部件;一管状的后圆筒段,其具有大小设定的直径,该直径大于前段的直径,并具有至少一个后横向面,其形成一轴肩。为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类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阴模和一阳模,这两个模具均为管状,并相互同轴,套筒设置在这两模具之间,从而能在一单步轴向压缩变形加工中实现变形,在其中的压缩变形加工过程中,两模具在轴向上被压紧到一起,以此来同时达到对第一、第二调节部件预定的尺寸要求。该设备的其它特征包括-管状阴模的内径大于套筒后段的外径,且阴模包括一后横向壁面,一圆柱状的支承面从该壁面向前延伸出,套筒以这样的方式套装到该支承面上使得圆柱支承面的前端可顶压在套筒的环形凸缘上;-阳模包括一孔腔,其直径与套筒前段的外径相对应,且该孔腔的前横向底面支撑着套筒前段的前横向壁面;-阳模包括一外凸的圆柱形支承面,该外凸支承面向后突出,并被用来接纳一管状的第一调节填隙片,该填隙片具有设定的长度,并被设置成管状阴模的延长段;-设备包括一管状的前加压衬套,其被套装到套筒上,并在轴向上与套筒上形成轴肩的横向面接触;一管状的第二调节填隙片,其具有设定的长度,在执行轴向压缩变形之前,将前加压衬套与第二填隙片安装在阴模中,使它们位于阴模的圆柱形支承面与阴模的内圆筒壁面之间; -阳模是静止不动的,且阴模被安装成可在轴向上滑动,从而可在一大小预定的压缩力作用下顶压向阳模。按照惯例,文中的“前”、“后”、“上”、“下”分别代表部件或位置朝向附图说明图1到图5中的左侧、右侧、上方和下方。图1表示了用于对机动车的实施制动助力的气动伺服马达10。如公知的那样,气动伺服马达10包括一刚性的外壳12,一横向隔壁13可移动地安装在此外壳中,从而以气密的方式在外壳内隔成一前室16和一后室18,前室16中的压力为第一压力“P1”,该压力值等于车辆发动机的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机动车的助力制动的气动伺服马达(10),这种类型的伺服马达包括一刚性的外壳(12),一横断隔壁(14)可在所述外壳中移动,从而气密地封隔出一前室(16)和一后室(18),前室中的压力为一第一发动机负压(P↓[1]),后室中的压力为第二压力(P↓[2]),第二压力在发动机负压与大气压力(P↓[a])之间变动;所述类型气动伺服马达包括一移动活塞(22),其与所述移动隔壁(14)是一整体,并随之移动,其还包括一控制推杆(38),其在一轴向输入力作用下按照一定函数关系在所述活塞(22)内选择性地移动,其中的输入力作用在向前方向上,并克服着由一复位弹簧(40)施加在所述推杆(38)上的复位力;按照所述类型的伺服马达的结构设计,当输入力的施加速度达到一预定值时,所述控制推杆(38)或者被偏置向一中间促动位置、或者被偏置向一端部促动位置;所述类型的伺服马达包括一柱塞(46),其设置在所述控制推杆(38)上的位于所述活塞(22)内部的前方部件上,其还包括一个三通阀(50),所述三通阀包括至少一个环形阀座(48),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柱塞(46)的后段上,并能改变后室中占主导的第二压力(P↓[2]),具体来讲,当所述控制推杆(38)处于息止位置时,所述三通阀(50)通过将所述前室(16)与所述后室(18)连通来调节压力,或者是当所述控制推杆(38)被推动时,所述三通阀通过逐渐地将所述后室(18)与大气压力(P↓[a])连通来调节压力;在所述类型的伺服马达中,在所述控制推杆(38)的端部促动位置上,一触指(52)的后面受所述柱塞(46)的偏置作用,从而所述触指的前面能与一反作用盘(32)相接触,其中的所述触指可滑动地配接到所述柱塞(46)的前端上,所述反作用盘与所述移动活塞(22)成一整体,这样就可以将所述移动活塞(22)的反作用力传递到所述柱塞(46)和所述控制推杆(38)上;所述类型的伺服马达包括一单向离合装置(56),所述离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同轴套筒(58),其在所述柱塞(46)上滑动,且其前端包括所述触指(52),还包括一卡挡元件(60),所述卡挡元件可在两活动位置之间移动,在其中一个活动位置上,所述卡挡元件不与所述筒(58)相配合,在另一活动位置上,其受所述控制推杆(38)的端部促动位置控制,而与所述套筒(58)的一锁止元件(76)相配合,从而将所述套筒以这样的方式锁止在一前端轴向位置上;使得所述触指(52)不受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安西蒙巴卡迪特费尔南多萨克里斯坦
申请(专利权)人:博施制动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ES[西班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