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锡箔纸的药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3534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8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锡箔纸的药塞,它包括上盖(1)、胶塞(2)、下件(3)和卡环(4),下件(3)的顶部上且位于台阶孔(6)的两侧设置有锥形孔(7),下件(3)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台阶孔(6)的通孔(8),上盖(1)经两个锥形柱(5)分别插装在两个锥形孔(7)内固定在下件(3)上,上盖(1)与下件(3)的接触处套有卡环(4),胶塞(2)设置在台阶孔(6)内且胶塞(2)抵压在上盖(1)与下件(3)之间,流道(9)的一端与通孔(8)连通,下件(3)的侧壁上且位于通孔(8)上覆盖有锡箔纸(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配效率高、操作简单、加药省力、制造成本低、密封严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药领域中的药塞,特别是一种带有锡箔纸的药塞
技术介绍
目前,医用领域中的输液袋上通常设置有加药塞和输药塞,输药塞用于连接输液器和输液袋。加药塞用于被注射器刺穿向输液袋内加入其它和输液配合使用的辅助药物。另外,输液瓶上也会设置瓶塞,起到加药塞或输药塞的作用。在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医用药塞及其上盖,专利号为CN2009202231823,权利要求8中公开了 “在所述上端壁上设置有扳折手柄,所述扳折手柄包括扳折部和与上端壁的上表面相连接的根部,在上端壁的内侧设置有易断槽,所述易断槽设有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径向向外延伸的斜面部,由所述斜面部和所述扳折手柄的根部的边缘线构成易断壁”,因此,当要利用注射器向输液袋内注射辅助药物时,势必会反复上下扳动扳折手柄,使易断壁发出疲劳损坏而断裂,从而才能在上盖顶部打开一个孔以便于向输液袋内注射辅助药物,开盖非常费力,而且开盖率并不是很高,此外,该专利中,从该专利的图3中可以看出,上盖和下件是通过卡接的形式固连在一起的,这导致转配费力,且装配效率低。目前,在各大医院中所使用的医用药塞内的胶塞较厚,有时很难把注射器的注射头穿过该胶塞。甚至有时注射头在插入胶塞的过程中,由于注射头的外径较大而胶塞的面积较小,导致胶塞被注射头挤压进输液袋内,不仅浪费了药物,而且给医务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因此,不推广使用。此外,胶塞的结构为异形状,导致模具成本高。此外,在加辅助药物时,只能向药塞的顶部进行加药,因此,要将输液袋从吊架上取下再进行加药,操作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操作简单、加药省力、制造成本低、密封严密的带有锡箔纸的药塞。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锡箔纸的药塞,它包括上盖、胶塞、下件和卡环,所述的上盖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锥形柱,所述的下件的顶部设置有台阶孔,下件的顶部上且位于台阶孔的两侧设置有锥形孔,下件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台阶孔的通孔,所述的上盖经两个锥形柱分别插装在两个锥形孔内固定在下件上,上盖与下件的接触处套有卡环,所述的胶塞设置在台阶孔内且胶塞抵压在上盖与下件之间,胶塞内设置有流道,流道的一端与通孔连通,流道的另一端与下件连通,所述的下件的侧壁上且位于通孔上覆盖有锡箔纸。所述的流道呈L形状。所述的胶塞呈圆形状。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上盖的两个锥形柱分别插装在锥形孔内,从而快速将上盖固定在下件上,无需通过卡接的形式固连,装配效率非常高。(2)本技术的卡环增大了胶塞与上盖和下件的接触力,从而增大了胶塞的密封性。(3)本技术实现了在药塞的侧壁上进行加药,无需将输液袋取下,给操作人员带来了方便。(4)本技术的胶塞为回转体部件,结构简单,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5)当利用注射器向输液袋内加入其它辅助药物时,只需用注射头将锡箔纸破坏,从而即可将输液袋内加入辅助药物,无需反复上、下扳动扳折手柄,具有加药省力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2-胶塞,3-下件,4-卡环,5-锥形柱,6-台阶孔,7-锥形孔,8-通孔,9-流道,10-锡箔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4所示,一种带有锡箔纸的药塞,它包括上盖1、胶塞2、下件3和卡环4,所述的上盖I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锥形柱5,所述的下件3的顶部设置有台阶孔6,下件3的顶部上且位于台阶孔6的两侧设置有锥形孔7,下件3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台阶孔6的通孔8,所述的上盖I经两个锥形柱5分别插装在两个锥形孔7内固定在下件3上,上盖I与下件3的接触处套有卡环4,所述的胶塞2呈圆形状,胶塞2设置在台阶孔6内且胶塞2抵压在上盖I与下件3之间,卡环4增大了胶塞2与上盖I和下件3的接触力,从而增大了胶塞2的密封性。如图1和图2所示,胶塞2内设置有流道9,流道9呈L形状,流道9的一端与通孔8连通,流道9的另一端与下件3连通,所述的下件3的侧壁上且位于通孔8上覆盖有锡箔纸10,当利用注射器向输液袋内加入其它辅助药物时,只需用注射头将锡箔纸轻轻的扎坏,注射器内的辅助药物顺次经通孔8和流道9进入输液袋内,即实现了向输液袋内加入辅助药物,无需反复上、下扳动扳折手柄,具有加药省力的特点。该药塞在装配时,只需先将胶塞2放置在台阶孔6内,再将上盖I的两个锥形柱5分别插装在锥形孔7内,锥形柱5与锥形孔7形成了过盈配合,从而快速将上盖I固定在下件3上,无需通过卡接的形式固连,装配效率非常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带有锡箔纸的药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盖(I)、胶塞(2)、下件(3)和卡环(4),所述的上盖(I)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锥形柱(5),所述的下件(3)的顶部设置有台阶孔(6),下件(3)的顶部上且位于台阶孔(6)的两侧设置有锥形孔(7),下件(3)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台阶孔(6 )的通孔(8 ),所述的上盖(I)经两个锥形柱(5 )分别插装在两个锥形孔(7)内固定在下件(3)上,上盖(I)与下件(3)的接触处套有卡环(4),所述的胶塞(2)设置在台阶孔(6)内且胶塞(2)抵压在上盖(I)与下件(3)之间,胶塞(2)内设置有流道(9),流道(9)的一端与通孔(8)连通,流道(9)的另一端与下件(3)连通,所述的下件(3)的侧壁上且位于通孔(8 )上覆盖有锡箔纸(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锡箔纸的药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9)呈L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锡箔纸的药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塞(2)呈圆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锡箔纸的药塞,它包括上盖(1)、胶塞(2)、下件(3)和卡环(4),下件(3)的顶部上且位于台阶孔(6)的两侧设置有锥形孔(7),下件(3)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台阶孔(6)的通孔(8),上盖(1)经两个锥形柱(5)分别插装在两个锥形孔(7)内固定在下件(3)上,上盖(1)与下件(3)的接触处套有卡环(4),胶塞(2)设置在台阶孔(6)内且胶塞(2)抵压在上盖(1)与下件(3)之间,流道(9)的一端与通孔(8)连通,下件(3)的侧壁上且位于通孔(8)上覆盖有锡箔纸(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配效率高、操作简单、加药省力、制造成本低、密封严密。【IPC分类】A61J1-14【公开号】CN204307090【申请号】CN201420798649【专利技术人】邓茂林, 刘文军, 谭鸿波, 罗成鑫, 何颖 【申请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6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锡箔纸的药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盖(1)、胶塞(2)、下件(3)和卡环(4),所述的上盖(1)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锥形柱(5),所述的下件(3)的顶部设置有台阶孔(6),下件(3)的顶部上且位于台阶孔(6)的两侧设置有锥形孔(7),下件(3)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台阶孔(6)的通孔(8),所述的上盖(1)经两个锥形柱(5)分别插装在两个锥形孔(7)内固定在下件(3)上,上盖(1)与下件(3)的接触处套有卡环(4),所述的胶塞(2)设置在台阶孔(6)内且胶塞(2)抵压在上盖(1)与下件(3)之间,胶塞(2)内设置有流道(9),流道(9)的一端与通孔(8)连通,流道(9)的另一端与下件(3)连通,所述的下件(3)的侧壁上且位于通孔(8)上覆盖有锡箔纸(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茂林刘文军谭鸿波罗成鑫何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