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操作的新风换气机,所述壳体上设有铰接轴;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铰接门和与第一铰接门相联动的第二铰接门;所述铰接轴为第一铰接门和第二铰接门的共有轴。人们通过第一铰接门或是第二铰接门开启壳体时,就会通过联动效果,从而通过第一或是第二铰接门带动第二或是第一铰接门一起开启,这样就能使得人们直接将交换芯体从壳体内抽出,并且也可以直接更换新的过滤体,无需另外再开启新的开口,使得人们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维护更加快捷和方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气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方便操作的新风换气机。
技术介绍
新风全热交换器是用于改善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回收空调排风能量的环保节能设备,其主要部件是外壳体、热交换芯体和过滤器,热交换芯体可以利用排风在夏季时预冷干燥新风,在冬季时预热加湿新风,使新风负荷显著降低,从而节省冷热系统能耗。目前新风全热交换器中的风机、过滤器和交换芯体都是被包裹在壳体内,然后在壳体上加设有铰接门,将铰接门开启时,从而能够将壳体能的风机、过滤器和交换芯体处壳体内取出或是之间对其维修,但在人们开启铰接门后,也需将过滤器和交换芯体从壳体内提出,不仅仅操作很不方便,并且还增加了人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更加方便了人们的操作的通过,不容易更换和观察,而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不明显,不能很好的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隔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新风换气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操作的新风换气机,包括换气机主体,所述换气机主体包括壳体和交换芯体,所述壳体内部被拆分成为能量交换腔、进气道和排气道,所述进气道的输入端设有进气风机,所述排气道的输出端设有出气风机,所述交换芯体设置在能量交换腔内,所述排气道输入端设有过滤器,所述壳体内部的空隙处设有吸音海绵,所述壳体上设有铰接轴;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铰接门和与第一铰接门相联动的第二铰接门;所述铰接轴为第一铰接门和第二铰接门的共有轴。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铰接门与铰接轴的铰接端设有两块带有铰接通孔的铰接块,所述第一铰接块间隔设置在第一铰接门上;所述相邻的第一铰接块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带有铰接通孔的第二铰接块,所述第二铰接块与第二铰接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的侧壁上都设有若干固定齿,所述第一铰接块与第二铰接块之间设有与固定齿相啮合的联动齿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人们通过第一铰接门或是第二铰接门开启壳体时,就会通过联动齿轮产生有效的的联动效果,从而通过第一或是第二铰接门带动第二或是第一铰接门一起开启,这样就能使得人们直接将交换芯体从壳体内抽出,并且也可以直接更换新的过滤体,无需另外再开启新的开口,使得人们对本技术的维护更加快捷和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方便操作的新风换气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方便操作的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中开启交接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方便操作的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中开启交接门后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壳体;2、交换芯体;3、吸音海绵;4、铰接轴;5、第一铰接门;51、第一铰接块;52、铰接通孔;6、第二铰接门;61、第二铰接块;7、联动齿轮;8、固定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技术方便操作的新风换气机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方便操作的新风换气机,包括换气机主体,所述换气机主体包括壳体I和交换芯体2,所述壳体I内部被拆分成为能量交换腔、进气道和排气道,所述进气道的输入端设有进气风机,所述排气道的输出端设有出气风机,所述交换芯体2设置在能量交换腔内,所述排气道输入端设有过滤器,所述壳体I内部的空隙处设有吸音海绵3,所述壳体I上设有铰接轴4 ;所述壳体I上设有第一铰接门5和与第一铰接门5相联动的第二铰接门6 ;所述铰接轴4为第一铰接门5和第二铰接门6的共有轴。人们通过第一铰接门5或是第二铰接门6开启壳体I时,就会通过联动效果,从而通过第一或是第二铰接门6带动第二或是第一铰接门5 —起开启,这样就能使得人们直接将交换芯体2从壳体I内抽出,并且也可以直接更换新的过滤体,无需另外再开启新的开口,使得人们对本技术的维护更加快捷和方便。并且铰接轴4是设置在本技术壳体I的棱边上,这样不仅仅能够方便第一铰接门5和第二铰接门6的安装到铰接轴4上,使得铰接轴4能够成为第一铰接门5和第二铰接门6的共有轴,而且还能够有效节约本技术的有效的体积,大大的提高本技术的空间的利用率,使得本技术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下第一铰接门5和第二铰接门6。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在当人们开启第一铰接门5和第二铰接门6后,就是将本技术内部空间的50%给直接显示出来,而20%?30%的壳体I内部空间都可以通过调整视角而观察到,这样就大大的方便的人们对壳体I内部的设备进行排查,能够使得人们在轻松快捷的方式下,完成对新风换气机壳体I内部的检修和排查,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节省工作时间。所述的第一铰接门5与铰接轴4的铰接端设有两块带有铰接通孔52的铰接块,所述第一铰接块51间隔设置在第一铰接门5上;所述相邻的第一铰接块51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带有铰接通孔52的第二铰接块61,所述第二铰接块61与第二铰接门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块51和第二铰接块61的侧壁上都设有若干固定齿8,所述第一铰接块51与第二铰接块61之间设有与固定齿8相啮合的联动齿轮7。其中第一铰接门5与第二铰接门6的连接效果主要是通过分别设置在第一铰接门5和第二铰接门6侧壁上的固定齿8和与固定齿8相啮合的联动齿轮7连产生联动效果的。在当人们对第一铰接门5进行操作时,使得第一铰接门5能够通过铰接通孔52绕着共有轴向上翻转,将壳体I开启,这时,其固定在第一铰接门5上的固定齿8就会带动联动齿轮7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铰接门6上的固定齿8也能够与联动齿轮7相啮合,带动第二铰接门6也向上翻起,从而将壳体I的侧壁打开,这样就能够使得设置在壳体I内的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一同的暴露出来,方便人们进行检测与维护。而且在让第一铰接门5或是第二铰接门6闭合时,也会一同的通过联动齿轮7的关系带动另一铰接门从新扣合在壳体I上,从新将壳体I密封,操作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实用。【主权项】1.一种方便操作的新风换气机,包括换气机主体,所述换气机主体包括壳体和交换芯体,所述壳体内部被拆分成为能量交换腔、进气道和排气道,所述进气道的输入端设有进气风机,所述排气道的输出端设有出气风机,所述交换芯体设置在能量交换腔内,所述排气道输入端设有过滤器,所述壳体内部的空隙处设有吸音海绵,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设有铰接轴; 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铰接门和与第一铰接门相联动的第二铰接门; 所述铰接轴为第一铰接门和第二铰接门的共有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操作的新风换气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铰接门与铰接轴的铰接端设有两块带有铰接通孔的第一铰接块,所述第一铰接块间隔设置在第一铰接门上; 所述相邻的第一铰接块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带有铰接通孔的第二铰接块,所述第二铰接块与第二铰接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的侧壁上都设有若干固定齿,所述第一铰接块与第二铰接块之间设有与固定齿相啮合的联动齿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操作的新风换气机,所述壳体上设有铰接轴;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铰接门和与第一铰接门相联动的第二铰接门;所述铰接轴为第一铰接门和第二铰接门的共有轴。人们通过第一铰接门或是第二铰接门开启壳体时,就会通过联动效果,从而通过第一或是第二铰接门带动第二或是第一铰接门一起开启,这样就能使得人们直接将交换芯体从壳体内抽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操作的新风换气机,包括换气机主体,所述换气机主体包括壳体和交换芯体,所述壳体内部被拆分成为能量交换腔、进气道和排气道,所述进气道的输入端设有进气风机,所述排气道的输出端设有出气风机,所述交换芯体设置在能量交换腔内,所述排气道输入端设有过滤器,所述壳体内部的空隙处设有吸音海绵,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设有铰接轴;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铰接门和与第一铰接门相联动的第二铰接门;所述铰接轴为第一铰接门和第二铰接门的共有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力鑫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