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式管箱。
技术介绍
传统的换热管箱为一体结构,在换热过程中各个管束的温度有差异,使管束膨胀和收缩量不同,管束受到应力作用发生破损或断裂,发生故障,降低了换热器的稳定性,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式管箱,包括侧梁和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设置在两个侧梁之间,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管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活动孔,所述换热管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活动孔相互配合。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设置成U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机构设计合理,能够利用各个管束成为单个组,由于膨胀和收缩量的不同,自适应调节膨胀量,消除集体管束之间产生的应力,提高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示意图;图中:1、侧梁;2、换热装置;2.1、换热管;2.2、固定板;2.3、活动孔;2.4、活动块。【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自适应式管箱,包括侧梁I和换热装置2,所述换热装置2设置在两个侧梁I之间,所述换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式管箱,包括侧梁(1)和换热装置(2),所述换热装置(2)设置在两个侧梁(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2)包括换热管(2.1)和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上设置有若干活动孔(2.3),所述换热管(2.1)一端与固定板(2.2)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动块(2.4),所述活动块(2.4)与活动孔(2.3)相互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岳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中迪空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