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3078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收容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相对的二侧部,一外壳体,具有相对的二侧面,所述侧面贴合包覆所述侧部外侧,一内壳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内壳体具有相对的二侧壁,所述侧壁位于所述侧部内侧,所述二侧壁前端缘分别向外延伸有一弹臂,所述弹臂绕过所述侧部前端与所述侧面抵接,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这样的结构设计,避开了所述弹臂与所述前壳体接触实现接地,确保所述弹臂能始终与所述侧部接触实现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如中国大陆专利CN201320743849.9公开的一种电连接器,在其说明书第5页第【0043】、【0049】、【0054】段及附图1、图2揭示“电连接器插座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舌板、至少一内壳体、一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一前遮蔽壳体。其中内壳体前端缘设置有至少一搭接片。借此,电连接器组合后,所述搭接片和所述前遮蔽壳体相抵形成电性导通,所述搭接片分别向外侧延伸出一支臂,所述支臂的自由端同时向上以及斜前方延伸出一第一弹抵片。当电连接器组合后,所述搭接片的第一弹抵片能够抵压着前遮蔽壳体,借此形成电性导通,达到更高效的辐射性EMI屏蔽效果”。然组合电连接器后,在不增加电连接器尺寸的前提下,所述前遮蔽壳体和所述绝缘本体前端之间的空间非常有限。所述搭接片因受到空间限制而使得所述搭接片的力臂较短。因而所述搭接片容易产生疲乏,进而使所述搭接片与所述前遮蔽壳体的接触弹力变弱,无法保证所述搭接片与所述遮蔽壳体一直保持接触,从而影响所述搭接片与所述前遮蔽壳体的电性导通稳定性,最终影响抗电磁干扰性能的稳定性。因此,设计一种防电磁干扰性能更加稳定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研发人员的一致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更加稳定的防电磁干扰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收容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相对的二侧部,一外壳体,具有相对的二侧面,所述侧面贴合包覆所述侧部外侧,一内壳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内壳体具有相对的二侧壁,所述侧壁位于所述侧部内侧,所述二侧壁前端缘分别向外延伸有一弹臂,所述弹臂绕过所述侧部前端与所述侧面抵接,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所述弹臂具有自所述侧壁向垂直于所述侧壁的方向延伸的一基部,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的一连接部以及自所述连接部向外延伸的一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抵接所述侧面。进一步,所述外壳体包括一前壳体和一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具有一前部,所述前部部分覆盖于所述后壳体,所述二侧面为设于所述后壳体上的二相对平面,所述前部两端向后延伸有一前缘,所述前缘设有至少一卡孔,所述二侧面凸设有至少一卡块,所述卡块卡设于对应的所述卡孔。进一步,所述内壳体还包括连接所述二侧壁的一顶壁,所述顶壁前端向前延伸有一悬臂,所述悬臂抵接所述前部。进一步,所述二侧壁分别向后延伸有一插脚,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基座,且自所述基座两侧分别凹设有一凹槽,所述插脚插设于所述凹槽。进一步,所述二侧面凸设有至少一舌片,所述绝缘本体两侧分别凹设有二导槽,所述舌片插设于所述导槽。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定位座,所述端子具有对接部和自所述对接部向后延伸的固持部,以及自所述固持部向下延伸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穿设于所述定位座,且露出于所述定位座底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内壳体具有相对的二侧壁,所述侧壁位于所述侧部内侧,所述二侧壁前端缘分别向外延伸有一弹臂,所述弹臂绕过所述侧部前端与所述侧面抵接。这样的结构设计,避开了所述弹臂与所述前壳体接触实现接地,大大增加了所述弹臂在侧面的延伸空间,从而使得所述弹壁的力臂得到延长,因而大大减少所述弹臂由于力臂短而产生的疲乏,进而增强所述弹臂与所述侧面之间的接触力,确保所述弹臂能始终与所述侧部接触实现接地。使所述弹臂与所述外壳体的电性导通稳定,最终实现所述电连接器的抗电磁干扰性能更加可靠、稳定。为便于对本技术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立体局部剖视图;图3为立体组合图;图4为剖视组合图;图5为图4另一个方向的剖视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I基座10舌板11收容空间12 侧部121导槽122 凹槽101外壳体2 前壳体21前部211 顶部212卡孔213 后壳体22侧面221 后面222舌片223 卡块224前缘2111 侧缘2121内壳体3 侧壁31顶壁32弹臂33悬臂34插脚35基部331 连接部332接触部333 端子4对接部41 固持部42焊接部43 定位座5穿孔51开口 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5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的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一包覆所述绝缘本体I的外壳体2,一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I内的内壳体3,设于所述绝缘本体I中的多个端子4,以及用于定位所述端子4的一定位座5。请参阅图1、图4、图5,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一基座10和自所述基座10向前延伸的一舌板11,所述基座10于所述舌板11两侧凹设有一凹槽101,所述基座10围绕所述舌板11周围延伸形成有一收容空间12,所述绝缘本体I具有相对的二侧部121,所述二侧部121外侧分别凹设有一导槽122。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外壳体2,包括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所述后壳体22从后往前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后壳体22包括相对的二侧面221和连接所述二侧面的后面222。所述侧面221贴合包覆所述侧部121外侧,所述二侧面221于中部设有多个舌片223,所述舌片223卡设于所述导槽122中,使所述后壳体22卡固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收容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相对的二侧部,一外壳体,具有相对的二侧面,所述侧面贴合包覆所述侧部外侧,一内壳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内壳体具有相对的二侧壁,所述侧壁位于所述侧部内侧,所述二侧壁前端缘分别向外延伸有一弹臂,所述弹臂绕过所述侧部前端与所述侧面抵接,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洁陈岗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