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便携式汽车轴重制动力测试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2020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智能型便携式汽车轴重制动力测试台是一种集机电,液压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便携式汽车底盘检测设备。它包含有支承板上活动架,连杆、衣座、称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控制活动架动作的液压缸。可检测汽车的单轮轮重及制动力。并分析计算同轴两轮制动力的差值;各轮制动力与轴重的比值,并判断汽车制动性能的合格与否。该试验台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一机多用、无需动力电源,操作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于公安、交通车管部门对车辆的就地及流动检测,也适用于汽车修理厂、汽车运输场以及企事业单位对所属车辆的检测。(*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汽车轴重制动力及制动性能合格与否的测试设备,集机电、液压及计算机技术为一体,适用于公安、交通等车管检测部门。目前,按《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GB7258-87)汽车的制动性能可以分道路及室内两种方法检测,道路检测大都利用电脑制动仪进行测试。这种方法的测试比较复杂,对测试的条件要求较高。室内原地测试目前大都使用反力式制动试验台,这种方法能够完整地测出汽车各轮的制动性能状况。但设备、厂房的投资大、且整个系统没有机动性,还需另设专门的轴重测试设备。我们研制的《智能型便携式汽车轴重制动力测试台》为一种可在室内外对汽车的轴重及制动力实施原地或流动测试的检测设备。具有一机多用、测试功能齐全、灵活机动、小型轻便、无需动力、设备成本低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克服目前现有室内汽车制动性能测试设备功能单一无机动性、设备环境要求较高缺点提供了一种集机电、液压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多功能智能型便携式汽车轴重制动力及制动性能的测试设备。附图说明图1、智能型便携汽车轴重制动力测试台原理图1.后引板;2.连杆;3.底座;4.称量传感器;5.支承滚子;6.支承板;7.上活动架;8.被测轮胎;9.行程拨杆;10.行程开关;11.液压缸;12.压力传感器;13.电磁换向阀;14.单向节流阀;15.油管;16.油路块;17.油管;18.蓄能器;19.前引板。图2、活动架受力分析图G-被测轮轮重、Q-测重状态下连杆与水平向夹角、β-测重状态下液压缸与水平方向夹角、M-液压缸所受压力、E.F-分别为前后连杆所受压力。图3、油路液压控制图1.单向节流阀;2.电磁换向阀;3.蓄能器;4.油管;5.油缸。图4、电气控制原理图YK-特制微动开关。QA-手动起动开关。XY-行程开关。DX-电磁换向阀的电磁线圈。图5、智能型便携式汽车轴重制动力测试台数据处理原理框图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如图1所示,测试前接好电源,给蓄能器(18)充气,使其压力达到规定的值Po,这时上活动架(7)便在液压缸的作用下自动上升到顶位,并使行程开关(10)动作,接通电磁换向阀电路,以切断油路。这时,被测车轮(8)即可进入测试台支承板(6)。此时压力传感器(12)将输出一个与轮重G有关的压力信号P,将该信号输入单板机,即可求出被测车轮的轮重。测试制动前应将特制的微动开关置于制动脚踏板上,当司机踩下制动时,微动开关YK动作(断开),切断电磁换向阀(13)电路,这时油路导通、上活动架(7)将在汽车轮重的作用下下降同时产生水平位移。此时液压缸(11)内的油被压入蓄能器(18)。由于此时被测车轮(包括非被测车轮)均已制动,所以上活动架(7)在水平位移时,将与车轮之间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该力的大小即反映了轮子制动力的大小,该力可以由装于支承板(6)与上活动架(7)之间的称重传感器(4)测出。如图5所示,将以上轴重、制动力数据输入单片机,通过计算,即可求出左右轮的轴重,制动力以及左右轮制动力与轴重的比值(即制动效能),左右轮的制动力差值,以判断制动性能的合格与否。具体原理如下如图5所示,由压力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测出的信号,首先经过比论器整形滤波后经过控制门(1)送至CTC的计数器1。计数器1工作在计数状态,当计数脉冲够预定这个数时产生中断,同时封锁控制门,切断传感器和计数脉冲到CTC的通道;(振荡器SOC产生的4M信号送CPV,同时经分频后到控制门(2)。再送CTC的数计数器2)CPV响应中断后,读取CTC计数器2的计数值,这一计数值对应于传感器,输入信号的数值如原始计数器2数值为基准值。则新读取CTC计数器(2)的计数值与基准值比较后,则分别得出左、右轮的制动力和轴重数据。通过计算,即可得出左右轮的制动效能。并随之迸到显示其结果。下面就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计算及实施力做进一步描述。该测试台有一支承板(6),置于上活动架(1)上部,两者间有支承滚子(5)活动,同时,有一测量制动力的称重传感器(4)连于上活动架与支承板(6)之间,一方面,上活动架(7)下部,通过四根连杆(2)连于底座(3),另一方面,上活动架(7)下端连有一液压缸(11),其间行程拨杆(9),行程开关(10)连于上活动架(7)与液压缸(11)之间,控制液压缸(11)工作。液压缸(11)侧面连有存贮能量的蓄能器(18),通过油管(15)相连,同时,液压缸(11)侧面连有与其同时动作并固定的压力传感器(12)。1、上活动架受力分析计算,如图2所示,列平衡式、∑X=0 M1cosβ-(E+F)·cosθ=0∑Y=0 M·sinβ+(E+F)·sinθ-G=0∑M=0 (S)/2 ×E·sinθ-GC- (S)/2 F·sinθ=0即 M·cosβ-(E+F)·cosθ=0(1)M·sinβ+(E+F)·sinθ-G=0(2)(E-F) (S)/2 ·sinθ-GC=0 (3)由(1)(2)得M=G× (cosθ)/(sin(β+θ)) (4)G=M× (sin(β+θ))/(cosθ)又∵M=P At (P-液压缸压力、At活塞截面积)∴G=At× (sin(β+θ))/(cosθ) ·P (5)将(4)代入(1)、(2),即可得。E= (G)/2 [ (2C)/(S·Sinθ) + (COSβ)/(Sin(β+θ)) ]F= (G)/2 [ (COSβ)/(Sin(β+θ)) - (2C)/(S·Sinθ) ]M=G× (cosθ)/(sin(β+θ))由以上计算结果,求出以下几种数据(1)轮重GG=At× (sin(β+θ))/(cosθ) ×P(2)制动力R(kg),设蓄能器的最小压力为Po则液压缸的最小动作压力为Mo=At×Po所能测到的最小制动为Rmin=(E+F)×cosθ-Mo×cosβ即Pmin=[G× (cosθ)/(sin(β+θ)) -At×Po]·cosβ(3)最小制动效能R/GR/G=[ (cosθ)/(sin(β+θ)) - (At×Po)/(G) ]·cosβ·100%2、液压缸油路系统设计 如图3所示、油路系统设计的关键是有一特制的电磁换向阀,即取消另一工作功能将其封死、使其在另一工作时各路截止。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换向阀(2)的电路,保证在上活动架处于非顶端位置时、电磁阀(2)断电即油路导通状态、当蓄能器(3)充压时,油便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电磁阀单向节流阀(1),到油缸下腔、推动上活动架,上升到顶端时、行程开关动作接通电磁换向阀电路、使油路切断。此时为油路的待测态按下QA制动测试开始。当测试完毕后,车轴开出平台、平台在液压杆压力下、恢复原状态待测状态。3、电气电路原理设计图如图4所示。特制微动开关、装于制动脚踏板上,当踩下制动时,该开关动作,切断电磁换向阀电路此时可以使油路接通;手动启动开关。可使油路接通;行程开关当上活动架处于非顶端位置时断开,当其处于顶端位置时接通。4、数据处理部分设计、原理、如图5所示根据轴重的计算公式G=G左+G右来算出轴重的数据,即由安装于左、右测试台油缸下腔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轮重信号P左、P右将其输入单片机,根据公式(5)进行计算。即、G=At× (sin(β+θ))/(cosθ) P (5)其中A为活塞截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轴重制动力测试台,包含有支承板(6)、上活动架(7)、连杆(2)底座(3)、称重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12),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控制上活动架(7)动作的液压缸(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育刚张路让张印生杨占泉高克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学院汽车士官训练大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