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电子组件和上面安装有该复合电子组件的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1499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14:46
提供了一种复合电子组件和上面安装有该复合电子组件的板,所述复合电子组件包括:复合主体,具有彼此结合的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在陶瓷主体中堆叠有多个介电层以及彼此面对并使介电层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的磁体;第一输入端子;输出端子;以及接地端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电子组件和上面安装有该复合电子组件的板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0月31号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3-013078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多个无源器件的复合电子组件以及其上面安装有该复合电子组件的板。
技术介绍
根据近来对薄且轻的电子设备以及对电子设备的性能提高的需求,已经出现了对具有不同的功能同时具有显著减小了的尺寸的电子设备的需求。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有限的电池资源的基于功率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功率半导体,从而满足各种服务需要。然而,由于电子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所以包括在PMIC中的直流(DC)-DC转换器的数量已经增加。另外,在PMIC的功率输入端和功率输出端中所需的无源器件的数量也已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其中设置有组件的电子设备的面积会不可避免地增大,从而可能使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受到限制。另外,由于PMIC和PMIC的外围电路的布线图案,会出现大的噪声。[相关领域文件](专利文件1)第2003-0014586号韩国专利特许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在驱动功率供应系统中的复合电子组件和上面安装有该复合电子组件的板,所述复合电子组件需要减小了的安装面积。本公开的一方面还可以提供一种驱动功率供应系统中的复合电子组件和上面安装有该复合电子组件的板,所述复合电子组件能够抑制噪声的出现。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复合电子组件可以包括:一种复合电子组件,所述复合电子组件包括:复合主体,具有彼此结合的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在陶瓷主体中堆叠有多个介电层以及彼此面对并使介电层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的磁体;第一输入端子,形成在复合主体的第一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电感器的线圈部件,第二输入端子,形成在电容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二侧表面上并连接到电容器的第二内电极;输出端子,形成在复合主体的第二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电感器的线圈部件;以及接地端子,形成在电容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一侧表面上并连接到电容器的第一内电极。磁体可以具有其中堆叠有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导电图案的多个磁层的形式,其中,导电图案构成线圈部件。电感器可以具有其中磁体包括绝缘基底和形成在绝缘基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线圈的薄膜形式。磁体可以包括铁芯和围绕铁芯缠绕的卷绕线圈。电感器可以是功率电感器。第一内电极可以具有暴露于复合主体的第一侧表面的引线部分,第二内电极可以具有暴露于复合主体的第二侧表面的引线部分。电感器可以设置在电容器上。电容器和电感器可以通过导电粘合剂彼此连接。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复合电子组件可以包括:复合主体,具有彼此结合的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在陶瓷主体中堆叠有多个介电层以及彼此面对并使介电层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的磁体,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具有分别暴露于陶瓷主体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的引线部分;第一外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侧表面上并电连接到第一内电极,第二外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二侧表面上并电连接到第二内电极,第一哑电极和第二哑电极,分别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上;以及第三外电极和第四外电极,分别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线圈部件,其中,复合主体包括通过使第一哑电极与第三外电极彼此结合而形成的第一输入端子、形成为第二外电极的第二输入端子、通过使第二哑电极与第四外电极彼此结合而形成的输出端子以及形成为第一外电极的接地端子。磁体可以具有其中堆叠有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导电图案的多个磁层的形式,导电图案构成线圈部件。电感器可以具有其中磁体包括绝缘基底和形成在绝缘基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线圈的薄膜形式。磁体可以包括铁芯和围绕铁芯缠绕的卷绕线圈。电感器可以是功率电感器。电感器可以设置在电容器上。电容器和电感器可以通过导电粘合剂彼此连接。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复合电子组件可以包括:第一输入端子,接收由功率管理单元转换的功率;第二输入端子,接收从电池供应的功率;功率稳定单元,使由功率管理单元转换的功率和从电池供应的功率稳定,功率稳定单元包括具有彼此结合的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复合主体,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在陶瓷主体中堆叠有多个介电层以及彼此面对并且使介电层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的磁体;输出端子,供应由功率管理单元转换并通过功率稳定单元稳定的功率;以及接地端子,用于接地。第一输入端子可以形成在复合主体的第一端表面上,第二输入端子可以形成在复合主体的下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上并且连接到电容器的第二内电极,输出端子可以形成在复合主体的第二端表面上,并且接地端子可以形成在复合主体的下表面和第一侧表面上并且连接到电容器的第一内电极。第一内电极可以具有暴露于陶瓷主体的第一侧表面的引线部分,第二内电极可以具有暴露于陶瓷主体的第二侧表面的引线部分。第一输入端子可以通过使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端表面上的第一哑电极与形成在磁体的第一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线圈部件的第三外电极彼此结合来形成,第二输入端子可以被形成为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二侧表面上并电连接到第二内电极的第二外电极,输出端子可以通过使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二端表面上的第二哑电极与形成在磁体的第二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线圈部件的第四外电极彼此结合来形成,并且接地端子被形成为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侧表面上并电连接到第一内电极的第一外电极。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上面安装有复合电子组件的板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具有设置在其上的三个或更多个电极焊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以及焊接部分,使电极焊盘与复合电子组件彼此连接。电极焊盘可以包括连接到复合电子组件的第一输入端子的第一电极焊盘、连接到复合电子组件的输出端子的第二电极焊盘、连接到复合电子组件的接地端子的第三电极焊盘以及连接到复合电子组件的第二输入端子的第四电极焊盘。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其它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沿线A-A'截取的图1中示出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沿线A-A'截取的图1中示出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沿线A-A'截取的图1中示出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图1中示出的复合电子组件的堆叠状态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6是示出可以在作为图1中示出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示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中使用的内电极的平面图;图7是图1中示出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等效电路图;图8是示出通过电池和功率管理单元来将驱动功率供应到需要驱动功率的预定端子的驱动功率供应系统的图;图9是示出其中设置有驱动功率供应系统的布局的图;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电路图;图11是示出其中设置有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驱动功率供应系统的布局的图;图12是示出其中图1的复合电子组件被安装在印刷电路路板上的形式的透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电子组件和上面安装有该复合电子组件的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电子组件,所述复合电子组件包括:复合主体,具有彼此结合的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在陶瓷主体中堆叠有多个介电层以及彼此面对并使介电层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的磁体;第一输入端子,形成在复合主体的第一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电感器的线圈部件,第二输入端子,形成在电容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二侧表面上并连接到电容器的第二内电极;输出端子,形成在复合主体的第二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电感器的线圈部件;以及接地端子,形成在电容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一侧表面上并连接到电容器的第一内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31 KR 10-2013-01307881.一种复合电子组件,所述复合电子组件包括:复合主体,具有彼此结合的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在陶瓷主体中堆叠有多个介电层以及彼此面对并使介电层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的磁体;第一输入端子,形成在复合主体的第一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电感器的线圈部件,第二输入端子,形成在电容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二侧表面上并连接到电容器的第二内电极,且第二输入端子与电感器的线圈部件电隔离;输出端子,形成在复合主体的第二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电感器的线圈部件;以及接地端子,形成在电容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一侧表面上并连接到电容器的第一内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磁体具有其中堆叠有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导电图案的多个磁层的形式,导电图案构成线圈部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电感器具有其中磁体包括绝缘基底和形成在绝缘基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线圈的薄膜形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磁体包括铁芯和围绕铁芯缠绕的卷绕线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电感器是功率电感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第一内电极具有暴露于复合主体的第一侧表面的引线部分,并且第二内电极具有暴露于复合主体的第二侧表面的引线部分。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电感器设置在电容器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电容器和电感器通过导电粘合剂彼此连接。9.一种复合电子组件,所述复合电子组件包括:复合主体,具有彼此结合的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在陶瓷主体中堆叠有多个介电层以及彼此面对并使介电层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的磁体,并且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具有分别暴露于陶瓷主体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的引线部分;第一外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侧表面上并电连接到第一内电极,第二外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二侧表面上并电连接到第二内电极,且第二外电极与电感器的线圈部件电隔离,以及第一哑电极和第二哑电极,分别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上;以及第三外电极和第四外电极,分别形成在磁体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线圈部件,其中,复合主体包括通过使第一哑电极与第三外电极彼此结合而形成的第一输入端子、形成为第二外电极的第二输入端子、通过使第二哑电极与第四外电极彼此结合而形成的输出端子以及形成为第一外电极的接地端子。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磁体具有其中堆叠有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裁勋安永圭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