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智荣专利>正文

车厢活动顶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090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厢活动顶升降机构,由前后升降支架、升降操纵锁止机构和张紧定位机构组成,升顶支架(22)(28)两端安装在车厢的前后并通过连杆轴套(63)和连杆轴(64)与连杆(6)(20)连接,在顶棚(2)上安装齿轮(45)、齿条(40)(41)、棘爪(47),通过推拉杆(3)(5)与升顶支架(22)(28)连接,升顶支架上的滚轮(34)(39)与顶棚上的滚轮导轮(21)(29)(30)(33)配合,它能根据载货容积,将车厢顶棚升降,适用于微型车厢。(*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厢顶棚升降装置,特别是一种车厢活动顶升降机构。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厢式车厢,一般都是固定式顶棚,车厢内部空间尺寸固定,载货容积不可改变,不能适应各种形状、体积尺寸商品的要求,对部分重量轻、体积大、特别是长宽尺寸不大而高度尺寸又超过车厢高度且不能卧置的商品,这种容积不变的车厢就不能运载或难于运载了。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活动顶升降机构,它能根据载货容积,将车厢顶棚升降,以满足质轻、体大,特别是体高又不能卧置商品的要求。本技术的构成由前后升顶支架、升降操纵锁止机构和张紧定位机构组成,升顶支架(22)(28)是Π字形,两端通过铰链套(78)、铰链轴(7 5)和铰链座(79),固定在车厢(1)的前后,在升顶支架(22)(28)上装有联接头(23)(27)和滚轮(34)(39);升降操纵锁止机构是在槽板(25)孔中安装齿轮轴衬套(43),齿轮(45)由齿轮轴(44)插入齿轮衬套(43)中,推拉杆(3)(5)分别与齿条(40)(41)焊为一体,放入槽板(25)内并与齿轮(45)啮合,棘爪(47)装入槽板(25)和棘爪支板(46)孔中,内撑杆(49)与棘爪(47)连接,推拉杆(3)(5)分别与升顶支架(22)(28)的联接头(23)(27)连接,槽板(25)固定在活动顶棚(2)上,升顶支架(22)(28)上的滚轮(34)(39)套在活动顶棚(2)上的滚轮导轨(21)(29)(30)(33)上;张紧定位机构是在衬板(65)槽内安装侧齿轮(70)和侧齿条(11)(15),侧齿条(11)(15)通过支板(12)(14)与拉杆(8)(18)连接,在衬板(65)两端槽内的滚轮套导轨架(7)(19)中,安装滚轮套(67),在滚轮套(67)上安装连杆(6)(20),连杆(6)(20)上分别装上连杆轴(64)和连杆轴套(63),连杆轴套(63)分别焊在升顶支架(22)(28)上。在升顶支架(22)(28)的中间安装联接头(23)(27),两边由垫圈(35)(38)和限位套(36)(37)安装滚轮(34)(39),铰链套(78)焊在升顶支架(22)(28)两端,铰链轴(75)插入铰链座(79)、铰链套(78)孔中,铰链座(79)用垫圈(73)和螺钉(74)固定在车厢(1)的前后。槽板(25)两端焊封板(53),齿轮轴衬套(43)装入槽板(25)孔中并焊为一体,将棘爪(47)带扁方轴的一端装入槽板(25)孔中,棘爪(47)另一端轴套在棘爪支板(46)孔中,棘爪支板焊在槽板(25)上,棘爪扳手(55)套在棘爪(47)扁方轴上,压板(42)用垫套(58)和螺钉(61)固定在槽板(25)上,在槽板(25)上焊接撑杆座(54),将内撑杆(49)、外撑杆(50)、弹簧(51)、堵头(52)装成一体,装入撑杆座(54)内,在齿条上方焊齿条压板(26),摇手柄(4)插入齿轮轴(44)孔中。在衬板(65)上焊接侧齿轮轴(71)和侧齿轮轴支衬板(72),在侧齿轮轴(71)上安装侧齿轮(70),拉杆连接板(66)套在滚轮套(67)上,拉杆(8)(18)无螺纹端焊在拉杆联接板(66)上,拉簧支板(9)(17)焊在衬板(65)上,在拉簧支板(9)(17)和支板(12)(14)之间安装拉簧(10)(16)。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活动顶棚升高后位置固定,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安全、可靠。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A-A剖视图;附图2是拆去车厢顶棚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4的G-G剖视图;附图4是附图2的M放大图;附图5张紧定位机构结构图;附图6是附图1的B-B剖视图;附图7是附图5的E-E剖视图;附图8是附图2的D-D剖视图;附图9是附图5的F-F剖视图;附图10是附图6的C-C剖视图;附图11是附图6的H-H剖视图;附图12是滚轮导轨结构图;附图13是附图12的P-P剖视图;附图14是升顶支架机构。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所示,在车厢(1)的前后安装升顶支架(22)(28),在升顶支架(22)(28)上安装联接头(23)(27),在联接头(23)(27)上安装推拉杆(3)(5),并用螺母(31)(32)固定,在车厢活动顶棚(2)上安装滚轮导轨(21)(29)(30)(35)和槽板(25),推拉杆(3)(5)置于槽板(25)内,在齿轮轴上安装摇手柄(4)。在车厢(1)的前后内侧面上安装衬板,在衬板槽内两边安装侧齿条(11)(15),在侧齿条的端部分别固定支板(12)(14),拉杆(8)(18)螺纹端穿入支板(12)(14)孔中,用螺母(13)紧固。在衬板两端安装滚轮套导轨架(7)(19),在滚轮套导轨架内安装滚轮套,在滚轮套上安装连杆(6)(20),在衬板槽内的拉簧支板(9)(17)和支板(12)(14)之间安装拉簧(10)(16)。如附图3、附图4所示,槽板(25)两端焊封板(53),齿轮轴衬套(43)装在槽板(25)孔中,并焊为一体,齿轮(45)压入齿轮轴(44),插入齿轮衬(43)中,推拉杆(3)(5)分别与齿条(40)(41)焊为一体,放入槽板(25)内并与齿轮(45)啮合,棘爪(47)带扁方轴的一端装入槽板(25)孔中,棘爪(47)另一端轴套在棘爪支板(46)孔中,将棘爪支板(46)焊在槽板(25)上,棘爪扳手(55)套在棘爪(47)扁方轴上,用垫圈(56)和螺钉(57)紧固。把垫套(58)放在齿轮两侧,盖上压板(42),用螺钉(61)、螺母(60)、垫圈(59)固定在槽板(25)上。撑杆座(54)焊在槽板(25)上,顺序将内撑杆(49)、外撑杆(50)、弹簧(51)、堵头(52)装成一体,然后由堵头端装入撑杆座(54)内,内撑杆(49)一端孔与棘爪(47)的端孔用铆钉(48)铆上,再在槽板两侧齿条上方焊上齿条压板(26)。如附图5、附图7、附图8、附图9所示侧齿条(11)(15)分别焊在支板(12)(14)上,拉杆(8)(18)无螺纹端分别焊在拉杆联接板(66)上,拉杆(8)(18)有螺纹端穿入支板(12)(14)孔中,用螺母(13)分别紧固,侧齿轮(70)、侧齿条(11)(15)装入衬板(65)槽内,再装侧齿轮轴(71)、侧齿轮轴支衬板(72),并分别焊在衬板(65)上,再将拉杆连接板(66)套在滚轮套(67)上,滚轮套(67)装在滚轮套导轨架(7)(19)中,滚轮套导轨架(7)(19)分别焊在衬板(65)两端槽内,装上连杆(6)(20),并用垫圈(68)、螺钉(69)分别将连杆(6)(20)固定在滚轮套(67)上。拉簧支板(9)(17)分别焊在衬板(65)上,装上拉簧(10)(16),拉簧另一端挂在支板(12)(14)上。在连板(5)(20)上分别装上连杆轴(64)、连杆轴套(63)及开口销(62),升顶支架(8)(28)焊接在连杆轴套(63)上。如附图6、附图10、附图14所示在升顶支架(22)(28)上由垫圈(35)(38)、限位套(36)(37),安装滚轮(34)(39)。四个铰链套(78)分别焊在升顶支架(22)(28)两端,将铰链轴(75)插入铰链座(79)、铰链套(78)孔中,用开口销(77)锁牢,铰链座(79)分别用垫圈(73)、螺钉(74)固定在车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厢活动顶升降机构,由前后升顶支架、升降操纵锁止机构和张紧定位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升顶支架(22)(28)是∏字形,两端通过铰链套(78)、铰链轴(75)和铰链座(79),固定在车厢(1)的前后,在升顶支架(22)(28)上装有联接头(23)(27)和滚轮(34)(39);升降操纵锁止机构是在槽板(25)孔中安装齿轮轴衬套(43),齿轮(45)由齿轮轴(44)插入齿轮衬套(43)中,推拉杆(3)(5)分别与齿条(40)(41)焊为一体,放入槽板(25)内并与齿轮(4 5)啮合,棘爪(47)装入槽板(25)和棘爪支板(46)孔中,内撑杆(49)与棘爪(47)连接,推拉杆(3)(5)分别与升顶支架(22)(28)的联接头(23)(27)连接,槽板(25)固定在活动顶棚(2)上,升顶支架(22)(28)上的滚轮(34)(39)套在活动顶棚(2)上的滚轮导轨(21)(29)(30)(33)上;张紧定位机构是在衬板(65)槽内安装侧齿轮(70)和侧齿条(11)(15),侧齿条(11)(15)通过支板(12)(14)与拉杆(8)(18)连接,在衬 板(65)两端槽内的滚轮套导轨架(7)(19)中,安装滚轮套(67),在滚轮套(67)上安装连杆(6)(20),连杆(6)(20)上分别装上连杆轴(64)和连杆轴套(63),连杆轴套(63)分别焊在升顶支架(22)(2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钟智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