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柏伟伟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气虚不摄证型紫斑病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0757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4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气虚不摄证型紫斑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凤尾参、雪参、野黄皮、络石藤、矮脚苦蒿、白垩、黄花参、翅果藤、扁豆花、扁竹测、丛毛榕根、滴滴花、赤石脂、白果根、蓝花参、旋花根、滇南鸟足兰、地梗鼠尾、竹节人参叶、禾叶毛兰、仙掌子、白草、凤尾贯众、甘草按一定配比组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阴虚火旺证型紫斑病,治疗效果好,疗效高,愈后不再复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气虚不摄证型紫斑病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紫斑为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也称之肌衄。紫斑多 因火热毒邪、阴虚血热、气虚不摄等原因所致。紫斑虽在肌肤,但其发生与血脉及脾胃有密 切关系,外感与内伤均可致病。中医在辩证论治上主要分为热盛迫血、阴虚火旺及气虚不 摄、瘀血内阻四个证型。目前,虽然治疗紫斑的药有许多种,但针对于气虚不摄证型紫斑病 进行治疗的中成药并不多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用于治疗气虚不摄证型紫斑病的中药,通过选择合 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气虚不摄证型紫斑病的目的。 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气虚不摄证型紫斑病的 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凤尾参20-30份、雪参15-20份、野黄皮12-15份、络石藤12-15份、矮脚苦蒿8-12份、 白垩6-8份、黄花参15-18份、翅果藤25-30份、扁豆花8-10份、扁竹测25-30份、丛毛榕根 10-15份、滴滴花8-10份、赤石脂10-15份、白果根20-25份、蓝花参20-25份、旋花根10-15 份、滇南鸟足兰8-12份、地梗鼠尾10-15份、竹节人参叶12-15份、禾叶毛兰8-10份、仙掌 子20-25份、白草15-20份、凤尾贯众10-15份、甘草3-5份。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凤尾参【来源】为玄参科植物互叶凤尾参、对叶风尾参的根。【性味】性温,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补气血,活络。治头晕耳鸣,心慌心跳,筋骨疼痛,虚烧不退。 雪参【来源】药材基源:为S粟科植物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horridulaHook. f. etThoms.var.racemosa (1&〇^111.)?四;[11的根。【性味】甘;温。【归经】脾;肾经。【功能主 治】补气;益肾。主久泻;脱肛;食欲不振;便血;浮肿;久咳;哮喘;眩晕及夜盲症。 野黄皮【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齿叶黄皮及粗齿叶黄皮的叶、根。【性味】 微辛;苦;性温。【归经】肺;肝;肾经。【功能主治】疏风解表;除湿消肿;行气散瘀。主感冒; 麻疹;哮喘;水肿;胃痛;风湿痹痛;湿疹;扭挫伤折。 络石藤【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茎、叶。【性味】苦,凉。【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血,消瘀。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痈肿,喉痹,吐血,跌打损伤,产 后恶露不行。 矮脚苦蒿【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熊胆草的全草。【性味】味苦;性平。【功能 主治】清热解毒;泻火止血。主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肾炎;黄疸型肝炎; 眼结晶膜炎;中耳炎;疮疡;牙痛;鼻衄;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白垩【来源】药材基源:为粘土岩高岭土或膨润土,前者主含硅酸盐类高岭石族矿 物高岭石,后者主含蒙脱石族矿物蒙脱石。【性味】苦;温;无毒。【归经】脾;肺;肾经。【功 能主治】温中暖肾;涩肠;止血;敛疮。主反胃;泻痢;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不孕;吐血; 便血;衄血;眼弦赤烂;臁疮;痱子瘙痒。 黄花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粘毛假尖蕊的全草。【性味】味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主形体虚弱;头晕目眩;外伤出血。 翅果藤【来源】萝蘑科翅果藤Myriopteron extensam (Wight) K. Schum.,以根入 药。【性味】甘、苦,辛。【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止咳,调经。主治感冒,咳嗽,月经过多,子宫 脱垂,脱肛。 扁豆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花。【性味】平;甘淡;无毒。【归经】 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解暑化湿,和中健脾。主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 跌打伤肿。 扁竹测【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叉柱岩菖蒲的全草。【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和胃;活血消肿。主湿盛脾虚;腹泻;水肿;小便不利;食积胃痛;头晕 耳鸣;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疹;小儿肺炎。 丛毛榕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小果榕根。【性味】甘;微辛;性温。【功能 主治】祛风;健脾;利湿。主风湿痹痛;急惊风;劳倦乏力;消化不良;脾虚带下。 滴滴花【来源】苦苣苔科珊瑚苣苔属植物珊瑚苣苔Corallodiscus cordatulus (Craib) Burtt (Didissandra cordatula Craib),以全草入药。【性味】淡,平。【功能主 治】健脾,止血,化瘀。用于小儿疳积,跌打损伤及刀伤。 赤石脂【来源】药材基源: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土的一种红色块状体。【性味】 甘;潘;酸;温;无毒。【归经】脾;胃;心;大肠经。【功能主治】涩肠;收敛止血;收湿敛疮; 生肌。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崩漏;带下;溃疡不敛;湿疹;外伤出血。 白果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根或根皮。【性味】甘;性温。【功能 主治】益气补虚。主遗精;遗尿;夜频多,白带,石淋。 蓝花参【来源】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a (Thunb.) A. DC.,以根或全草入药。【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益气补虚,祛痰,截疟。用于病后体 虚,小儿疳积,支气管炎,肺虚咳嗽,疟疾,高血压病,白带。 旋花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根。【性味】甘;微 苦;温。【归经】肺;肝;肾经。【功能主治】益气补虚;续筋接骨;解毒;杀虫。主丹毒;劳损; 金疮;蛔虫病。 滇南鸟足兰【来源】兰科滇南鸟足兰Satyrium henryi Schlecht.,以块莖入药。 【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壮腰益肾,养血安神。主治肾虚腰痛,慢性肾炎,面足浮肿,心脏 病,白带。 地梗鼠尾【来源】唇形科地梗鼠尾Salvia scapiformis Hance,以全草入药。【性 味】辛,平。【功能主治】强筋壮骨,补虚益损。主治虚弱干瘦,头晕目眩。 竹节人参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叶。【性味】味苦;微甘;性 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利咽。主暑热伤津;口干舌燥;心烦神倦;咽痛音哑;虚火 牙痛;脱发。 禾叶毛兰【来源】兰科毛兰属植物禾叶毛兰Eria graminifolia Lindl.,以全草入 药。【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益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胃酸 缺乏。 仙掌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及绿仙人掌的果实。【性味】甘; 性凉。【归经】胃经。【功能主治】益胃生津;除烦止渴。主治胃服不足;烦热口渴。 白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草的根茎。【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 热利尿;凉血止血。主热淋;尿血;肺热咳嗽;鼻衄;胃热烦渴。 凤尾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叶耳蕨的全草。【性味】平;辛;微 苦;涩;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便血;鼻衄;妇女崩漏。 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 lata Bat.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性味】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气虚不摄证型紫斑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凤尾参20‑30份、雪参15‑20份、野黄皮12‑15份、络石藤12‑15份、矮脚苦蒿8‑12份、白垩6‑8份、黄花参15‑18份、翅果藤25‑30份、扁豆花8‑10份、扁竹测25‑30份、丛毛榕根10‑15份、滴滴花8‑10份、赤石脂10‑15份、白果根20‑25份、蓝花参20‑25份、旋花根10‑15份、滇南鸟足兰8‑12份、地梗鼠尾10‑15份、竹节人参叶12‑15份、禾叶毛兰8‑10份、仙掌子20‑25份、白草15‑20份、凤尾贯众10‑15份、甘草3‑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柏伟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