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学军专利>正文

皮肤切开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84529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切开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手术中存在的皮肤切开深度不易准确把握,切开后即刻出血,电凝止血过度影响皮肤愈合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皮肤切开缝合器,包括切开缝合装置,切开导引定位针和挤压贴膜,所述切开缝合装置包括旋转轴、滑动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缝针圆筒,所述缝针圆筒上连接有弧形缝针,所述滑动杆上安装有刀片。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皮肤切开缝合器,能实现可控的皮肤切开深度;最大程度减少皮肤切开时出血及相应的电凝止血的使用;手术结束时可以进行简单、快速、精确的皮肤缝合操作,有效提高皮肤切口愈合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切开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的手术步骤为皮肤切开,皮下组织分离,显露、处理病灶,手术结束缝合皮肤。因此存在皮肤切开深度不易把握,切开后即刻出血,电凝止血过度影响皮肤愈合等问题。当手术结束缝合皮肤时,由于医生体力、精力下降,长时间牵拉皮肤切口等原因,导致软组织不均匀肿胀,很容易出现切口两侧皮缘对合不良,切口渗液、感染风险增加等现象,晚期则容易遗留显著疤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肤切开缝合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皮肤切开缝合器,改良手术程序,实现可控的皮肤切开深度;最大程度减少皮肤切开时出血及相应的电凝止血的使用;手术结束时可以进行简单、快速、精确的皮肤缝合操作,有效提高皮肤切口愈合质量。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皮肤切开缝合器,包括:切开缝合装置,用于皮肤切开与缝合;切开导引定位针,用于穿刺定位,与所述切开缝合装置连接;以及挤压贴膜,粘贴在待切开与缝合的皮肤上,使所述皮肤隆起;所述切开缝合装置包括旋转轴、滑动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旋转轴、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互相平行,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沿所述滑动杆方向,所述滑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缝针圆筒,所述缝针圆筒上连接有弧形缝针;所述滑动杆上安装有刀片,所述刀片的刀尖指向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且所述刀片的刀尖接触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直径均为5mm,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平面,且沿所述滑动杆方向,所述滑动杆可以左右自由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缝针数量为2-16个。所述弧形缝针数量由切口线长短决定,缝针间距符合外科缝合标准要求。如切口线长度较短,则所述切开缝合装置的旋转轴上只需安装有2个缝针圆筒,每个所述缝针圆筒上安装有一根弧形缝针。如切口线长度较长,则所述切开缝合装置的旋转轴上安装有4个或更多缝针圆筒,每个所述缝针圆筒上安装有一根弧形缝针。或者,所述缝针圆筒为一个整体,所述缝针圆筒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弧形缝针。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缝针的尾端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弧形缝针的尖端设置有凹槽,用于带入缝合线。沿垂直切口线方向转动所述旋转手柄,可以使所述弧形缝针垂直所述切口线穿入皮肤。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缝针为1/2弧度的三角针,所述弧形缝针的直径为0.3~1.6mm。优选的,所述弧形缝针与现有手术缝针型号相同,弧度相同。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选择不同型号和弧度的缝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弧形缝针为半圆弧形缝针,所述半圆弧形缝针的半圆直径为15mm,每个所述弧形缝针之间的间距为15mm。进一步的,所述刀片设置在所述滑动杆、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构成的框架内部。优选的,所述刀片为三角形或圆弧形刀片。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贴膜为长方形贴膜,所述挤压贴膜的长边的长度不小于手术切口长度,所述挤压贴膜的短边的宽度为40mm。所述挤压贴膜的长边的长度较手术切口长度稍长。优选的,所述挤压贴膜的长边为加厚折叠边,所述加厚折叠边的厚度范围是2~3mm。所述挤压贴膜长边的长度依手术切口长度而定,所述挤压贴膜按照长边与切口线平行方式粘贴在皮肤上,且使得切口线与贴膜两条长边的平分线重合,加厚折叠边位于切口线两侧各20mm处。所述挤压贴膜与现有手术切口无菌保护膜使用相同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是直径为0.5~2mm的克氏针。优选的,所述克氏针具有不同的长度型号,可以根据不同切口线长度选择不同长度的克氏针。一种上述的皮肤切开缝合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标记皮肤切口线,粘贴所述挤压贴膜;步骤2:捏持并挤压所述挤压贴膜,使皮肤隆起,从隆起的一端按切口线走向,在真皮层下平行皮肤刺入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步骤3:连接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与所述切开缝合装置,所述弧形缝针垂直所述切口线穿入皮肤,所述弧形缝针尖端的凹槽部分穿出对侧皮肤,所述弧形缝针的中间紧贴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上表面,拉动所述滑动杆切开皮肤;步骤4:退回所述弧形缝针,利用所述弧形缝针尖端的凹槽带入缝合线贯穿两侧切开的皮肤;步骤5:分别固定缝合线两端,去除所述切开缝合装置连接,提起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将所述缝合线中间部分跨越皮肤边缘向切口两侧拉开并收紧固定于切口两端,利用缝合线的压迫发挥止血作用,同时保持皮肤切口牵开状态;步骤6:手术结束后将缝合线依次打结,闭合所述皮肤切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皮肤切开缝合器,改良手术程序,实现可控的皮肤切开深度;最大程度减少皮肤切开时出血及相应的电凝止血的使用;手术结束时可以进行简单、快速、精确的皮肤缝合操作,有效提高皮肤切口愈合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挤压贴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挤压贴膜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切开缝合装置与切开导引定位针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切开缝合装置与切开导引定位针连接后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弧形缝针结构示意图。图中:1、切开导引定位针;2、滑动杆;21、刀片;3、旋转轴;31、缝针圆筒;311、弧形缝针;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肤切开缝合器,包括:切开缝合装置、切开导引定位针1和挤压贴膜。切开缝合装置包括旋转轴3、滑动杆2、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旋转轴3、滑动杆2与切开导引定位针1互相平行,旋转轴3的一端、滑动杆2的一端与切开导引定位针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41连接,旋转轴3的另一端、滑动杆2的另一端与切开导引定位针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杆42连接;在垂直于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的平面,滑动杆2可以左右自由滑动。旋转轴3上安装有围绕旋转轴3旋转的缝针圆筒31,缝针圆筒31上连接有弧形缝针311;滑动杆2上安装有刀片21,刀片21的刀尖指向切开导引定位针1,且刀片2的刀尖恰好接触切开导引定位针1。弧形缝针311数量为2个。弧形缝针311的尾端设置有旋转手柄,尖端设置有用于带入缝合线的凹槽。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皮肤切开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肤切开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开缝合装置,用于皮肤切开与缝合;切开导引定位针,用于穿刺定位,与所述切开缝合装置连接;以及挤压贴膜,粘贴在待切开与缝合的皮肤上,便于挤压使所述皮肤隆起;所述切开缝合装置包括旋转轴、滑动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旋转轴、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互相平行,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沿所述滑动杆方向,所述滑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缝针圆筒,所述缝针圆筒上连接有弧形缝针;所述滑动杆上安装有刀片,所述刀片的刀尖指向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且所述刀片的刀尖接触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切开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开缝合装置,用于皮肤切开与缝合;
切开导引定位针,用于穿刺定位,与所述切开缝合装置连接;
以及挤压贴膜,粘贴在待切开与缝合的皮肤上,便于挤压使所述皮肤隆起;
所述切开缝合装置包括旋转轴、滑动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
旋转轴、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互相平行,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所
述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
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的另一端分别
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沿所述滑动杆方向,所述滑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
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
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缝针圆筒,所述缝针圆筒上连
接有弧形缝针;所述滑动杆上安装有刀片,所述刀片的刀尖指向所述切开导引
定位针,且所述刀片的刀尖接触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切开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缝针
数量为2-1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切开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缝针
的尾端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弧形缝针的尖端设置有凹槽,用于带入缝合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切开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缝针
为1/2弧度的三角针,所述弧形缝针的直径为0.3~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切开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设置
在所述滑动杆、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构成
的框架内部。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学军柴明祥柳申鹏王俊波杨素敏
申请(专利权)人:杜学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