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变智能热控材料控温能力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8222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0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变智能热控材料控温能力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不改变自身红外发射率的情况下,在智能热控材料表面镀制多层高红外透过率、低太阳吸收率的材料,以降低太阳吸收率,提高自主控温能力,扩大了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变智能热控材料控温能力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热控材料的太阳吸收率和红外发射率的比值决定了航天器的自主控温能力。目前,现有的智能热控材料,主要包括稀土锰氧化物掺杂材料La1-x-yM1xM2yMnO3和掺杂氧化钒V1-x-yMxNyO2,其中,稀土锰氧化物掺杂材料La1-x-yM1xM2yMnO3中M1和M2为二价碱土元素,且0.17≤x+y<0.33;掺杂氧化钒V1-x-yMxNyO2中M和N为掺杂元素,且0.02≤x+y<0.10;这两类材料的红外发射率可以根据温度变化而改变其红外发射率,从而具有实现航天器自主热控管理的功能。然而,这两种体系的热控材料的太阳吸收率较大,以La1-x-yM1xM2yMnO3为例,其表面的太阳吸收率大于0.85。在太阳直接照射的情况下,将导致航天器温升较快,自主控温能力不够,而且,这两类材料的太阳吸收率是固定的,太阳吸收率和红外发射率的比值变化范围小,导致应用范围受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改变智能热控材料控温能力的薄膜,镀制在智能热控材料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由折射率高、太阳吸收率低、红外透过率高的第一膜层和折射率低、太阳吸收率低、红外透过率高的第二膜层组成;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交替层叠;所述第一膜层的材料选用硫化锌、硒化锌、硅和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第二膜层的材料选用氟化镁和氟化铱中的一种或两种;选用的各种材料的厚度和层叠顺序根据对镀膜后智能热控材料的太阳吸收率和红外发射率的要求进行设计;每种材料作为单独的膜层出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变智能热控材料控温能力的薄膜,镀制在智能热控材料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由折射率高、太阳吸收率低、红外透过率高的第一膜层
和折射率低、太阳吸收率低、红外透过率高的第二膜层组成;
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交替层叠;
所述第一膜层的材料选用硫化锌、硒化锌、硅和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第二膜层的材料选用氟化镁和氟化铱中的一种或两种;
选用的各种材料的厚度和层叠顺序根据对镀膜后智能热控材料的太阳吸收
率和红外发射率的要求进行设计;每种材料作为单独的膜层出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共8~
14层。
3.一种用于改变智能热控材料控温能力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体包括:
步骤一、加热基底:
以涂有智能热控材料的热控对象作为镀膜基底,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基底
至350开尔文~500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华董茂进王志民王虎杨淼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