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净水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7044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30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净水滤芯,该净水滤芯可使空气从收容多个中空纤维膜的空间向外部流出,而且能够抑制未经处理的原水进入该空间内。该净水滤芯(100)位于分隔部(117)上方侧的第1空间(S1)内收容有多个活性炭(170),位于分隔部(117)下方侧的第2空间(S2)内收容有多个中空纤维膜(180),在第1空间(S1)内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管(160),管(160)从第2空间(S2)内部连通到壳体上部的顶板外侧,形成使第2空间(S2)内的空气向壳体(110)的外部流出的空气路径,而且在空气路径的壳体(110)的外部侧的端部形成节流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由装卸于净水器主体的净水滤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自由装卸于净水器主体的净水滤芯,其收容有用于进行吸附处理的多个活性炭和用于进行膜分离处理的多个中空纤维膜。具有多个中空纤维膜的净水滤芯中,存在由于气泡会滞留在中空纤维膜表面而导致流量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已知一种在中空纤维膜束内配置疏水纤维以使空气向外部流出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I)。但在使用这种技术时,因配置疏水纤维而导致成本提高。另外,也已知有配置使空气从设有多个中空纤维膜的空间流出的管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2、3)。但在使用这种技术时,由于在收容多个中空纤维膜的空间周围设置用于收容活性炭的空间,因此会导致净水滤芯大型化。另外,也存在未经处理的原水从管进入收容中空纤维膜的空间内的问题。因此,即使采用配置使空气流出的管的结构,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专利公开第平4-4553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第446233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第2004-2303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滤芯,该净水滤芯可使空气从收容多个中空纤维膜的空间向外部流出,而且能够抑制未经处理的原水进入该空间内。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采用以下的方式。S卩,本专利技术的净水滤芯,其可自由装卸于净水器主体,并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确保水道并将内部上下隔开的分隔部,位于所述分隔部上方侧的第I空间内收容有多个活性炭,利用所述活性炭对原水进行吸附处理,位于所述分隔部下方侧的第2空间内收容有多个中空纤维膜,利用所述中空纤维膜对吸附处理后的水进行膜分离处理,在所述第I空间内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管,所述管从所述第2空间内部连通到所述壳体上部的顶板外侦牝形成使第2空间内的空气向所述壳体的外部流出的空气路径,而且在所述空气路径的所述壳体的外部侧的端部形成节流孔。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第2空间内部的空气经由空气路径向壳体的外部流出。由此,能够抑制气泡滞留在中空纤维膜表面。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在壳体内,由分隔部分隔而在分隔部上、下分别设置收容多个活性炭的第I空间和收容多个中空纤维膜的第2空间,并且,形成空气路径的管设置在第I空间内。由此,与在收容中空纤维膜的空间周围设置收容活性炭空间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净水滤芯大型化。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在空气路径的壳体的外部侧的端部形成节流孔。由此,能够抑制原水从壳体的外部浸入空气路径内。从而能够抑制未经处理的原水进入收容中空纤维膜的第2空间。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节流孔由设置于所述顶板的通孔形成。由此,与使管的内径在端部附近变小而形成节流孔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节流孔更容易加工。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管的内径为1.5mm以上,6.0mm以下,所述通孔的内径为0.6mm以上,1.0mm以下。由此,能够使空气流出且能够切实地抑制原水从壳体的外部浸入空气路径内。专利技术的效果按照上述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该净水滤芯可使空气从收容中空纤维膜的空间向外部流出,而且能够抑制未经处理的原水进入该空间内。【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安装在净水器主体上的情形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仰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截面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截面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截面示意图。符号说明100净水滤芯110 壳体111大致圆筒状部112大致锥状部113,114 环状凸部115环状槽部116 开口部117分隔部117a大致圆筒支承部117b 突出部117b I 平行部117b2圆弧状部分120 上盖121、122 流出孔123大致圆筒支承部130 下盖131 排出口140、150 过滤器160 管170活性炭180中空纤维膜181封装部200 O 环300 壶壳310 外壳320 内壳321 圆筒部322阶梯部330 把手340 壶嘴500 净水器E 入口Rl注入区域R2蓄积区域SI第I空间S2第2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面,对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实施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但该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及其相对配置等,并不特别局限于特定的记载,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实施例下面参照图1?图11,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以采用净水滤芯的净水器为例,对水壶型的净水器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净水滤芯可适用于各种净水器。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上部/上方)”是指,将净水器设置在水平面上时,在铅直方向的上(上部/上方)。另外,“下(下部/下方)”是指,将净水器设置在水平面上时,在铅直方向的下(下部/下方)。净水器参照图1及图2,对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100的净水器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安装在净水器主体上的情形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截面示意图。在图1及图2中,对于净水滤芯100以主视图表示,而未采用截面图。净水器500具有:净水滤芯100、安装于净水滤芯100的O环200、水壶型的壶壳300。图中,O环200由一部分被剖开的截面图表示。壶壳300具有形成为一体的,有底筒状的外壳310和带有台阶的筒状的内壳320。外壳310设置有把手330和壶嘴340。外壳310内,由内壳320形成为,将自来水等的原水注入的注入区域Rl和存储已被净化的水的蓄积区域R2。在净水滤芯100被安装的状态下,蓄积区域R2除了壶嘴340外,形成为密闭空间。在内壳320设置有用于支承净水滤芯100的圆筒部321和用于对净水滤芯100定位的阶梯部322。在要将净水滤芯100安装在壶壳300上时,先安装O环200,然后将净水滤芯100沿图1中箭头X方向朝圆筒部321内插入,直到与阶梯部322接触。另外,在要将净水滤芯100从壶壳300取出时,可将净水滤芯100沿正上方拔出。上述结构的净水器500中,在沿图2的箭头P方向注入原水时,通过净水滤芯100净化的水按箭头Q方向排出。由此,将净化的水储存在蓄积区域R2。由于通过O环200密封净水滤芯100和内壳320之间的环状间隙,因此能够抑制未经处理的原水进入蓄积区域R2o净水滤芯下面参照图3?图11,对本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100进行说明。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仰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截面示意图,为图3中的沿Vl-Vl线剖切的截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截面示意图,为图3中的沿V2-V2线剖切的截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截面示意图,为图4中的沿V3-V3线剖切的截面图。在图7?图9中,表示未收容活性炭及中空纤维膜的状态。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净水滤芯的截面示意图,为图3中的沿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水滤芯,其可自由装卸于净水器主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确保水道并将内部上下隔开的分隔部,位于所述分隔部上方侧的第1空间内收容有多个活性炭,利用所述活性炭对原水进行吸附处理,位于所述分隔部下方侧的第2空间内收容有多个中空纤维膜,利用所述中空纤维膜对吸附处理后的水进行膜分离处理,在所述第1空间内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管,所述管从所述第2空间内部连通到所述壳体上部的顶板外侧,形成使第2空间内的空气向所述壳体的外部流出的空气路径,而且在所述空气路径的所述壳体的外部侧的端部形成节流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贵行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