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馈线负荷高峰条件下的配电台区负荷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6709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电馈线负荷高峰条件下的配电台区负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日负荷曲线预测图确定日用电负荷高峰时段;计算日用电负荷高峰时段各配电台区供电量考核得分;通过负荷削减完成配电台区负荷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计算负荷高峰时段具有负荷控制条件台区的供电量考核得分时,综合考虑配电台区供电量与自身日平均供电量占比和供电量权重U两个因素,有利于更精准的计算出在日用电高峰时段,符合条件的台区对配电馈线高峰时段的贡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馈线负荷高峰条件下的配电台区负荷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配电馈线负荷高峰条件下的配电台区负荷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用电基础信息数据的信息量非常庞大,用于电力公司的电能计费,网损分析,偷漏电检测和修正现有GIS系统中配电网的拓扑错误,负荷预测以及电网故障诊断,是维护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用电系统中需求响应方案的实施等业务的基础。随着配电网架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智能电表的广泛运用,通过用电信息系统以及智能电表得到的智能用电基础数据的数据量越来越巨大,根据智能用电系统得到的配电网历史信息数据可以准确的绘制日负荷曲线图,目前通过分析日负荷曲线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负荷曲线图的具体走势进行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安全分析。(2)基于负荷曲线图,在负荷预测的基础上,得出日负荷率和日负荷曲线的内在规律,从而得出简单实用的典型日负荷曲线预测的新方法。(3)探测负荷曲线图的走势,结合分时电价的基本原理,优化负荷曲线图的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的划分方法,为需求响应方案的实施优化提供理论基础。目前,利用智能用电历史基础数据预测出的负荷曲线图尚未直接用于制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配电馈线负荷高峰条件下的配电台区负荷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馈线负荷高峰条件下的配电台区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日负荷曲线预测图确定日用电负荷高峰时段;步骤2:计算日用电负荷高峰时段各配电台区供电量考核得分;步骤3:通过负荷削减完成配电台区负荷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馈线负荷高峰条件下的配电台区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日负荷曲线预测图确定日用电负荷高峰时段;步骤2:计算日用电负荷高峰时段各配电台区供电量考核得分;步骤3:通过负荷削减完成配电台区负荷控制;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计算各配电台区每小时的实际供电量与日平均供电量的比值;步骤2-2:计算各配电台区的日平均供电量与配电馈线的日平均供电量的比值;步骤2-3:计算日用电负荷高峰时段的配电台区供电量考核得分;步骤2-4:对配电台区供电量考核得分进行排序;所述步骤2-3中,日用电负荷高峰时段的配电台区供电量考核得分用w表示,有:其中,U为配电台区的日平均供电量与配电馈线的日平均供电量的比值,为配电台区每小时的实际供电量与日平均供电量的比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馈线负荷高峰条件下的配电台区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根据日负荷曲线预测图计算日平均供电负荷表示为:其中,∑P为日总供电负荷;步骤1-2:计算每小时的实际供电负荷与日平均供电负荷的比值,即为A,表示为:其中,PT为每小时的实际供电负荷;步骤1-3:设配电馈线的比值系数为且于是,的时段即为日用电负荷高峰时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馈线负荷高峰条件下的配电台区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根据日负荷曲线预测图计算各配电台区日平均供电量,有: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征东史常凯盛万兴梁英王相伟朱伟义高媛李二霞李玉凌容以平梁波郭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