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型冷却罐,包括冷却罐体、设置在冷却罐体上方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为空心轴,在所述搅拌轴的中空部位设有回流冷却水管;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搅拌叶片;所述冷却罐体的上端设有与进液管路相连通的进液口;所述冷却罐体内设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上端设有与轴向成45°的折流板,所述内套筒的中部设有两个辅助折流板,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之间形成用于液体流通的流道;所述冷却罐体的下段设有输出管路,输出管路经泵通过射流管路射回到所述冷却罐体内;所述冷却罐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支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冷却搅拌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搅拌型冷却罐。
技术介绍
目前,食品行业在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多数流体食品需要用冷却罐对热的流体进行快速降温、冷却,然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现有技术中的冷却罐多采用夹层式罐体,在夹层内注入冷却循环水,在罐体内部设有旋转搅拌刮板的结构,但是,这种冷却罐由于仅通过罐体外壁上的冷却水对物料进行降温冷却,而不能对物料内部进行冷却,因此,其冷却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要求。此外,这种冷却罐还存在罐体内部的旋转搅拌刮板对物料的搅拌不均匀,物料局部温差较大等缺陷,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冷却罐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搅拌型冷却罐。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在冷却罐体内设置内套筒和射流管路配合搅拌器搅拌,从而实现均匀降温冷却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搅拌型冷却罐,包括冷却罐体、设置在冷却罐体上方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为空心轴,在所述搅拌轴的中空部位设有回流冷却水管;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搅拌叶片;所述冷却罐体的上端设有与进液管路相连通的进液口 ;所述冷却罐体内设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上端设有与轴向成45°的折流板,所述内套筒的中部设有两个辅助折流板,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之间形成用于液体流通的流道;所述冷却罐体的下段设有输出管路,输出管路经泵通过射流管路射回到所述冷却罐体内;所述冷却罐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支座。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罐体的上段设有用于液体溢流的溢流堰。 作为优选,所述射流管路在所述冷却罐体的进口与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形成的流道在同一水平线上。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套筒包含两部分折流板,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实现冷却罐体内的降温,液流通过内套筒的折流设计实现管内循环;另外,搅拌轴上设有至少两层搅拌叶片,可以实现在冷却罐体内不同高度的液体搅拌,使搅拌更加均匀;再有,在冷却罐体下段设置输出管路,可以通过将冷却罐体内的液体抽取再通过外界冷却后返回到罐体内参与搅拌降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溢流堰,可以将过度搅拌的而溢流的液体排出冷却罐体,或由于搅拌产生的飞沫排出冷却罐体。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操作方便,冷却效果好等优点,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流体食品加工冷却等领域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罐体11、进液管路12、内套筒13、折流板14、辅助折流板15、固定支座16、溢流堰2、驱动装置21、搅拌轴22、搅拌叶片I 23、搅拌叶片II 3、泵31、射流管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搅拌型冷却罐,包括冷却罐体1、设置在冷却罐体I上方的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轴21相连,所述搅拌轴21为空心轴,在所述搅拌轴21的中空部位设有回流冷却水管;所述搅拌轴21的下端设有两个搅拌叶片,分别为搅拌叶片I 22和搅拌叶片II 23 ;所述冷却罐体I的上端设有与进液管路11相连通的进液口 ;所述冷却罐体I内设有内套筒12,所述内套筒12的上端设有与轴向成45°的折流板13,所述内套筒12的中部设有两个辅助折流板14,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14之间形成用于液体流通的流道;所述冷却罐体I的下段设有输出管路,输出管路经泵3通过射流管路31射回到所述冷却罐体I内;所述冷却罐体I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支座15。所述冷却罐体I的上段设有用于液体溢流的溢流堰16。所述射流管路31在所述冷却罐体I的进口与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14形成的流道在同一水平线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套筒包含两部分折流板,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实现冷却罐体内的降温,液流通过内套筒的折流设计实现管内循环;另外,搅拌轴上设有至少两层搅拌叶片,可以实现在冷却罐体内不同高度的液体搅拌,使搅拌更加均匀;再有,在冷却罐体下段设置输出管路,可以通过将冷却罐体内的液体抽取再通过外界冷却后返回到罐体内参与搅拌降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溢流堰,可以将过度搅拌的而溢流的液体排出冷却罐体,或由于搅拌产生的飞沫排出冷却罐体。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搅拌型冷却罐,包括冷却罐体(I)、设置在冷却罐体(I)上方的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 )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轴(21)相连,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轴(21)为空心轴,在所述搅拌轴(21)的中空部位设有回流冷却水管;所述搅拌轴(21)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搅拌叶片; 所述冷却罐体(I)的上端设有与进液管路(11)相连通的进液口 ;所述冷却罐体(I)内设有内套筒(12 ),所述内套筒(12 )的上端设有与轴向成45 °的折流板(13 ),所述内套筒(12)的中部设有两个辅助折流板(14),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14)之间形成用于液体流通的流道; 所述冷却罐体(I)的下段设有输出管路,输出管路经泵(3)通过射流管路(31)射回到所述冷却罐体(I)内; 所述冷却罐体(I)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支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型冷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罐体(I)的上段设有用于液体溢流的溢流堰(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型冷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管路(31)在所述冷却罐体(I)的进口与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14)形成的流道在同一水平线上。【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型冷却罐,包括冷却罐体、设置在冷却罐体上方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为空心轴,在所述搅拌轴的中空部位设有回流冷却水管;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搅拌叶片;所述冷却罐体的上端设有与进液管路相连通的进液口;所述冷却罐体内设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上端设有与轴向成45°的折流板,所述内套筒的中部设有两个辅助折流板,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之间形成用于液体流通的流道;所述冷却罐体的下段设有输出管路,输出管路经泵通过射流管路射回到所述冷却罐体内;所述冷却罐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支座。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冷却搅拌效果好等优点。【IPC分类】B01F15-06, B01F7-18【公开号】CN104549001【申请号】CN201310514787【专利技术人】秦宏佳 【申请人】大连捌伍捌创新工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申请日】2013年10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搅拌型冷却罐,包括冷却罐体(1)、设置在冷却罐体(1)上方的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轴(2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1)为空心轴,在所述搅拌轴(21)的中空部位设有回流冷却水管;所述搅拌轴(21)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搅拌叶片;所述冷却罐体(1)的上端设有与进液管路(11)相连通的进液口;所述冷却罐体(1)内设有内套筒(12),所述内套筒(12)的上端设有与轴向成45°的折流板(13),所述内套筒(12)的中部设有两个辅助折流板(14),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14)之间形成用于液体流通的流道;所述冷却罐体(1)的下段设有输出管路,输出管路经泵(3)通过射流管路(31)射回到所述冷却罐体(1)内;所述冷却罐体(1)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支座(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宏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捌伍捌创新工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