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连勇专利>正文

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641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包括控制块、线束,控制块中装有电子线路板,电子线路板上具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含有四只继电器J1~J4,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由增亮保护电路和近光自动控制电路构成;控制块通过线束引出八孔母座和两孔母座,八脚公插插接于八孔母座,两脚公插插接于两孔母座,八脚公插1线束接至远光灯LY、2线束接至近光灯LJ、3线束接至近光端A3、4线束接至公共端A1、5线束接至远光端A2、6线束接至电源E、7线束接至点火开关行驶端A4、8线束接至小灯LX输入端,两脚公插连接光敏接收头,该光敏接收头由光敏二极管D1组成。它不但起到保护汽车原电路和增亮作用,并使汽车进隧道时能行动点亮近光灯、出隧道时能自动关闭。(*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器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随着交通的发展,隧道越来越多。汽车进入隧道前,汽车驾驶员得操作灯光开关和变光开关来打开车灯,出了隧道,汽车驾驶员要关闭车灯。傍晚能见度降低时,也需要打开近光灯。手动打开和关闭近光灯比较麻烦。在进隧道口时,若遇到情况来不及开灯,由于隧道内能见度低,对安全行车十分不利。在出隧道时,若遇到情况,由于隧道外光线明亮看不见自己车灯灯光,往往忘记关灯,造成能源浪费。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它使汽车进隧道时能行动点亮近光灯、出隧道时能自动关闭。为完成上述任务,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是(参见附图说明图1)一种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包括控制块、线束,控制块中装有电子线路板,电子线路板上具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含有四只继电器J1~J4,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由增亮保护电路和近光自动控制电路构成;控制块通过线束引出八孔母座和两孔母座,八脚公插插接于八孔母座,两脚公插插接于两孔母座,八脚公插1线束接至远光灯LY、2线束接至近光灯LJ、3线束接至近光端A3、4线束接至公共端A1、5线束接至远光端A2、6线束接至电源E、7线束接至点火开关行驶端A4、8线束接至小灯LX输入端,两脚公插连接光敏接收头,该光敏接收头由光敏二极管D1组成。电源E正极经保险丝RD1接继电器J1动触点,继电器J1常开触点接汽车远光灯LY、光敏二极管D1负极、集成块IC的1脚、电容C2一端,继电器J1常闭触点接继电器J2常开触点、继电器J3常开触点、继电器J4常开触点,而继电器J1线圈一端接远光端A2、另一端与继电器J2线圈一端接公共端A1,继电器J2线圈另一端接近光端A3,构成所述的增亮保护电路。继电器J2线圈两端并联有电阻R1。电源E正极从点火开关输出经保险丝RD2接电阻R2、R3、集成块IC的4脚、8脚、继电器J3线圈、继电器J4线圈,电阻R2另一端接电位器W,电位器W另一端接光敏二极管D1正极、集成块IC的2脚,集成块IC的5脚接电容C2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集成块IC的6脚,集成块IC的7脚接继电器J4线圈的另一端,集成块IC的3脚接继电器J3线圈的另一端,构成所述的近光自动控制电路。在集成块IC的2脚和地之间加接电容C1。在继电器J3两端并联二极管D2,在继电器J4两端并联二极D3。所述的近光自动控制电路通过远光灯LY灯线接地。如图1所示,当汽车变光开关设在远光位置时,继电器J1得电工作,而且不管正负都能使其工作,动触点和常开触点闭合,从电源E正极、保险丝RD1、动触点和常开触点至远光灯LY回电源负极,构成一回路,点亮远光灯LY。当变光开关在近光位置时,继电器J1不工作,继电器J2得电工作,动触点和常开触点闭合,从电源正极、保险丝RD1、继电器J1动触点和常闭触点、继电器J2常开触点和动触点至近光灯LJ回到电源E负极,构成一回路,点亮近光灯LJ。由于汽车线路、开关直接控制前照明大灯,电流大容易损坏,使用本技术,控制的是小电流继电器,因此起到了保护汽车原电路及开关的作用。如图1所示,当汽车点火开关处于行驶位置时,电源E正极从点火开关经保险丝RD2,接通电源E,假定在白天,由于光敏二极管D1处于光照状态下其阻值很小,集成块IC的2脚电压接近0V,集成块IC工作在稳态;当汽车进隧道时,亮度下降,光敏二极D1阻值增大,集成块IC的2脚电压上升,当电压达到三分之二电源电压时,2脚被触发,集成块IC翻转、稳态,3脚、7脚输出低电压,使接在3、7脚上的继电器J3、J4得电工作,动触点和常开触点闭合,电源E正极通过保险丝RD1、继电器J1动触点和常闭触点、继电器J3、J4的常开触点和动触点,到近光灯LJ和小灯LX,点亮近光灯LJ和小灯LX。当汽车出隧道,光敏二极管D1被光照,阻值减小,集成块IC的2脚电压下降,迫使集成块IC复位、稳态,3脚和7脚输出高电压,继电器J3、J4电位相同不工作,常开触点释放,切断电源,近光灯LJ和小灯LX熄灭。在傍晚,由于亮度是渐暗的,在集成块IC的2脚和地之间加接电容C1,使2脚延迟2秒左右翻转,同时避免了瞬间强光(如隧道顶灯光)作用而使近光熄灭;另外继电器J3、J4线圈两端并联二极管D2、D3,克服了临界点对动触点的振动。接地点通过远光灯LY灯丝接地,当远光灯LY工作时,近光自动控制电路接地点处于高电位,近光灯LJ不亮。近光自动控制电路起控点由电位器W调整。图1是本技术的电气原理图。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包括控制块、线束,控制块中装有电子线路板,电子线路板上具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含有四只继电器J1~J4,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由增亮保护电路和近光自动控制电路构成;控制块通过线束引出八孔母座和两孔母座,八脚公插插接于八孔母座,两脚公插插接于两孔母座,八脚公插1线束接至远光灯LY、2线束接至近光灯LJ、3线束接至近光端A3、4线束接至公共端A1、5线束接至远光端A2、6线束接至电源E、7线束接至点火开关行驶端A4、8线束接至小灯LX输入端,两脚公插连接光敏接收头,该光敏接收头由光敏二极管D1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其特征在于电源E正极经保险 RD1接继电器J1动触点,继电器J1常开触点接汽车远光灯LY、光敏二极管D1负极、集成块IC的1脚、电容C2一端,继电器J1常闭触点接继电器J2常开触点、继电器J3常开触点、继电器J4常开触点,而继电器J1线圈一端接远光端A2、另一端与继电器J2线圈一端接公共端A1,继电器J2线圈另一端接近光端A3,构成所述的增亮保护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其特征在于继电器J2线圈两端并联有电阻R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其特征在于电源E正极从点火开关输出经保险丝RD2接电阻R2、R3、集成块IC的4脚、8脚、继电器J3线圈、继电器J4线圈,电阻R2另一端接电位器W,电位器W另一端接光敏二极管D1正极、集成块IC的2脚,集成块IC的5脚接电容C2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集成块IC的6脚,集成块IC的7脚接继电器J4线圈的另一端,集成块IC的3脚接继电器J3线圈的另一端,构成所述的近光自动控制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其特征在于在集成块IC的2脚和地之间加接电容C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其特征在于在继电器J3两端并联二极管D2,在继电器J4两端并联二极D3。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光自动控制电路通过远光灯LY灯线接地。专利摘要一种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包括控制块、线束,控制块中装有电子线路板,电子线路板上具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含有四只继电器J1~J4,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由增亮保护电路和近光自动控制电路构成;控制块通过线束引出八孔母座和两孔母座,八脚公插插接于八孔母座,两脚公插插接于两孔母座,八脚公插1线束接至远光灯LY、2线束接至近光灯LJ、3线束接至近光端A3、4线束接至公共端A1、5线束接至远光端A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隧道近光全自动控制增亮器,包括控制块、线束,控制块中装有电子线路板,电子线路板上具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含有四只继电器J1~J4,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由增亮保护电路和近光自动控制电路构成;控制块通过线束引出八孔母座和两孔母座,八脚公插插接于八孔母座,两脚公插插接于两孔母座,八脚公插1线束接至远光灯LY、2线束接至近光灯LJ、3线束接至近光端A3、4线束接至公共端A1、5线束接至远光端A2、6线束接至电源E、7线束接至点火开关行驶端A4、8线束接至小灯LX输入端,两脚公插连接光敏接收头,该光敏接收头由光敏二极管D1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荣明连勇
申请(专利权)人:连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