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虚拟成像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6388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头戴式虚拟成像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上的微控制器,与微控制器连接的视网膜成像仪、摄像头、闪关灯、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和语音模块。所述微控制器与语音模块集成在一起,构成一个微型电脑。所述语音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受话器、语音信号放大电路、语音识别模块、音频编码模块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微控制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虚拟成像移动终端不仅可以通过虚拟成像,将传过来的视频、图像等在眼前显示,实现“小体积,大屏幕”效果;而且能够实现自动语音控制,完全解放一线作业员的双手,保证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式虚拟成像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虚拟成像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管理的要求,工人现场作业的电子化与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在一线作业现场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但是,移动终端在应用中,有如下几方面的缺点:1)强光下,反光比较明显,尽管现在液晶屏厂家推出了全视角的IPS电容屏,显示效果还是不尽人意,野外作业环境不适应。2)屏幕平板电脑尺寸过小,显示出来的字体过小,辨别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一线员工较多年纪大一点的经验丰富的老职工,阅读和使用都十分吃力。3)操作不方便,尺寸小了,看不清,尺寸大了,端不了,携带也不方便。4)解放不了双手,使用的时候,始终需要用双手端着,遇到下雨天,屏幕一沾水,屏幕操作就会失灵,如阴雨天等恶劣环境下的使用情形不能方便操作。5)录入数据和现场视频摄像等操作在室外精准度不高,操作不方便。为此,目前已有部分公司提出了智能安全帽的概念,其主要原理是将摄像头与拾音设备及视频音频信号无线发射装置连接,实现视频和音频信号的实时传输。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262099.3和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20034722.4的专利技术专利所述。虽然上述专利披露的智能安全帽都具有图像采集、携带方便、语音传输距离长,甚至带有定位功能、记录功能等多项功能。但其仅仅只是一个头戴式的监视器,其目的只是为了能实现安全帽佩戴者与监控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而安全帽本身并不能与其它的智能系统互动,换言之,它仍然无法满足工人现场作业的电子化与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的要求,一线作业员工仍需携带平板电脑和PDA进行作业,不能双手作业,影响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能解放一线作业人员双手的头戴式虚拟成像移动终端。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头戴式虚拟成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本体,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上的微控制器,与微控制器连接的视网膜成像仪和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受话器、语音识别模块、音频编码模块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微控制器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受话器与语音识别模块之间连接有语音信号放大电路。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语音信号放大电路包括:音频功率放大器LM4990,音频功率放大器LM4990的第五、第七引脚通过电阻连接受话器,音频功率放大器LM4990的第一引脚与语音识别模块连接。利用音频功率放大器LM4990的低通滤波,剔除高频杂音,以保证音频信号能正确识别编码。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移动终端本体上设有摄像头,闪光灯和主控中枢,所述主控中枢与微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摄像头、闪关灯、受话器与主控中枢控制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主控中枢包括:主控中枢外壳,设置在主控中枢外壳内的第一喇叭音腔、按键电路板和控制面板;在移动终端本体上设置有与主控中枢外壳对应的连接定位部,连接定位部内设置有安装第一喇叭音腔的嵌槽,嵌槽内设置有通向移动终端本体内侧的通孔,按键电路板固定在第一喇叭音腔上,控制面板覆盖于按键电路板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微控制器上连接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为GPS模块,2G/3G模块,LTE通信模块,WiFi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移动终端本体上设有副控中枢,在副控中枢上转动连接有光机杆,所述视网膜成像仪内置在光机杆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摄像头和/或闪光灯和/或受话器设置在光机杆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副控中枢包括:副控中枢底座,霍尔开关和第二喇叭音腔;所述副控中枢底座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上,所述第二喇叭音腔设置副控中枢底座上,所述霍尔开关设置在第二喇叭音腔上或第二喇叭音腔外侧;所述光机杆转动安装在副控中枢底座上,在光机杆上设有与霍尔开关对应的磁铁。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光机杆内设置有从微控制器引入的连接线路,在副控中枢底座设有中空的转轴,在光机杆上设有与转轴配合的轴套,连接线路经副控中枢底座、并穿过转轴的中间孔进入光机杆。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为安全帽,所述主控中枢和副控中枢设置在安全帽的两耳部位,在安全帽的后部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微控制器、语音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与控制器配套的主板和电源都设置在安装位内,在安装位的边缘四周设置有密封件;在安装位内有隔热材料、防辐射材料。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安装位内设有用来固定微控制器、语音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主板的架空筋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虚拟成像移动终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在头戴式移动终端上集成微控制器、视网膜成像仪和语音模块,不仅可以通过虚拟成像,将传过来的视频、图像等在眼前显示,实现“小体积,大屏幕”效果;而且能够实现自动语音控制,完全解放一线作业员的双手,保证人身安全。二、利用语音模块方便实现,口语、文字、指令集之间的转换,通过指令集与后台识别实现操作系统功能,同时,语音模块的通信接口还支持第三方软件接口,符合指令集规范的指令被第三方系统所接受,整个系统具有打电话、录音、视频,第三方支持文字录入、执行操作命令等功能,功能多样。三、通过在安装部位设置架空筋架结构,不仅有效降低电力安全帽重量,增强刚性;而且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实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虚拟成像移动终端结构分解图;图2所示为语音模块结构框图;图3所示为语音信号放大电路;图4所示为主控中枢结构分解图;图5所示为光机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光机杆在另一视角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移动终端本体,2、微型电脑,3、语音模块,4、主控中枢,5、副控中枢,6、光机杆,7、摄像头,8、闪光灯,9、视网膜成像仪,10、筋架;31、受话器,32、语音识别模块,33、音频编码模块,34、通信接口,35、语音信号放大电路;41、主控中枢外壳,42、第一喇叭音腔,43、按键电路板,44、控制面板,45、加、减键;51、副控中枢底座,52、霍尔开关,53、第二喇叭音腔。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头戴式虚拟成像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1,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1上的微控制器,与微控制器连接的视网膜成像仪和语音模块。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与语音模块集成在一起,构成一个微型电脑2。如图2所示,所述语音模块3包括:依次连接的受话器31、语音识别模块32、音频编码模块33和通信接口34,所述通信接口34与微控制器连接。为保证语音信号的准确识别,在受话器31与语音识别模块32之间连接有语音信号放大电路35。如图3所示,所述语音信号放大电路包括:音频功率放大器LM4990,音频功率放大器LM4990的第五、第七引脚通过电阻连接受话器,音频功率放大器LM4990的第一引脚与语音识别模块连接,利用音频功率放大器LM4990的低通滤波,剔除高频杂音,以保证音频信号能正确识别编码。实际工作时,视网膜成像仪直接在人眼内成像,达到一种,达到“小体积,大屏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头戴式虚拟成像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头戴式虚拟成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本体,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上的微控制器,与微控制器连接的视网膜成像仪和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受话器、语音识别模块、音频编码模块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微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11 CN 20141076888301.头戴式虚拟成像安全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本体,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上的微控制器,与微控制器连接的视网膜成像仪和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受话器、语音识别模块、音频编码模块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为安全帽;在移动终端本体上设有主控中枢,所述主控中枢与微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受话器与主控中枢控制连接;所述主控中枢包括:主控中枢外壳,设置在主控中枢外壳内的第一喇叭音腔、按键电路板和控制面板;在移动终端本体上设置有与主控中枢外壳对应的连接定位部,连接定位部内设置有安装第一喇叭音腔的嵌槽,嵌槽内设置有通向移动终端本体内侧的通孔,按键电路板固定在第一喇叭音腔上,控制面板覆盖于按键电路板上;在移动终端本体上设有副控中枢,在副控中枢上转动连接有光机杆,所述视网膜成像仪内置在光机杆上;所述副控中枢包括:副控中枢底座,霍尔开关和第二喇叭音腔;所述副控中枢底座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上,所述第二喇叭音腔设置副控中枢底座上,所述霍尔开关设置在第二喇叭音腔上或第二喇叭音腔外侧;所述光机杆转动安装在副控中枢底座上,在光机杆上设有与霍尔开关对应的磁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虚拟成像安全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受话器与语音识别模块之间连接有语音信号放大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虚拟成像安全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铭波夏伟涛谢国荣李平锋梁裕琪刘巍郭启波周卓明罗永润刘鹏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佛山市威格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