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356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通过依据环境对新能源的干扰程度以生成更新指令,并进行发电参数的动态更新;再对更新后的发电参数构建发电数据分析模型以得到输出评估指数,该指数能够客观反映新能源系统的输出性能和可靠性;实现提高新能源系统的监测能力并为新能源的调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电网内各接入节点构建需求预测模型以得到各接入节点的能源需求量值,并将其与输出评估指数进行综合分析以进行新能源调度;实现了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的稳定性,确保了能源供应与需求的平衡,并保持了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具体为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电网由大量的发电站、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构成,涉及复杂的电力传输和分配过程;为了对电网进行有效的监测、分析和管理,因此需要构建数据模型以实现对电网实时监测和预测;

2、随着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快速发展,大量新能源发电装置接入电网,与传统的发电方式相比,新能源具有不确定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其发电量会受到天气、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电网运行带来了挑战;因此如何准确衡量新能源的并建立新能源的动态数据模型以实现对新能源的监测和调度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r1:基于环境信息对新能源发电装置所处环境进行干扰分析以得到环境状态值,依据环境状态值对新能源发电装置所处环境进行波动分析以生成动态更新指令;

4、r2:当接收到动态更新指令时,则构建动态分析模型对新能源的输出性和可靠性进行综合分析得到输出评估指数;具体为:

5、r21:由发电参数中提取辐射功率和输出功率,将辐射功率除以输出功率得到转化效率,基于转化效率和输出功率进行电力分析以得到输出电能指数;

6、r22:基于新能源发电装置的故障记录进行装置稳定性分析得到输出可靠指数;

7、r23:将输出电能指数uf和输出可靠指数qc代入设定的公式puq=d8×uf+d9×qc进行计算得到输出评估指数puq,其中d8、d9分别为设定的权重系数;

8、r3:通过对电网内各接入节点构建需求预测模型以得到各接入节点的能源需求量值,并将其与输出评估指数进行综合分析以进行新能源调度;其中新能源调度的具体过程为:

9、r31:当输出评估指数小于设定的输出阈值时,则将该发电装置的电能输出端接入电能储存端进行电能存储;否则,执行r32;

10、r32:基于各接入节点的电能负荷值分析各接入节点的能源需求以得到各接入节点的能源需求量值;

11、r33:将输出评估指数puq与能源需求量值dh代入设定的公式进行计算以得到匹配量值bdz,其中b1、b2分别为设定的权重系数;若匹配量值大于设定的匹配阈值时,则该新能源发电装置与该接入节点匹配成功,并控制新能源发电装置的电能输出端连接该接入节点进行供能操作;以此类推以将其他新能源发电装置与各接入节点进行连接,当存在新能源发电装置与所有接入节点均不匹配时,则将该新能源发电装置的电能输出端接入电能储存端进行电能存储操作。

12、优选地,基于转化效率和输出功率进行电力分析以得到输出电能指数的具体过程为:

13、获取不同采集时刻对应的发电参数,其中发电参数包括辐射功率、输出功率和故障记录;将辐射功率除以输出功率以得到转化效率;由此可得不同采集使用对应的输出功率和转化效率,并将其分别记为pj和zj;将pj和zj代入设定的公式pzj=f1×pj+f2×zj进行计算以得到各采集时刻对应的电力指数pzj,其中f1、f2分别为设定的权重系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电力指数为纵坐标构建二维直角坐标系,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相邻两个电力指数构成的线段的斜率记为电力斜率记为gj;将电力指数与设定的电力区间进行比较分析以将电力指数分为高度输出指数、中度输出指数和低度输出指数,并将其分别记为u1、u2和u3;分别统计高度输出指数、中度输出指数和低度输出指数的数量,将高度输出指数、中度输出指数和低度输出指数分别进行求和计算得到高度输出值、中度输出值和低度输出值,并将其分别记为u4、u5和u6;

14、将u1、u2、u3、u4、u5和u6代入设定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输出电能指数uf,其中f3、f4、f5、f6、f7分别为设定的权重系数。

15、优选地,基于新能源发电装置的故障记录进行装置稳定性分析得到输出可靠指数的具体过程为:

16、计算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间隔时长记为故障间隔,将故障间隔按照所属故障次数的时间进行先后排序并编号以得到每个故障间隔对应的标号;以标号为横坐标,以故障间隔为纵坐标故障间隔变化曲线图;于故障点作曲线的切线,计算切线的斜率;当斜率大于零时,则将该斜率记为稳定斜率;当斜率小于零时,则将该斜率记为波动斜率;分别统计稳定斜率和波动斜率的数量,并将其分别记为q1和q2;将稳定斜率和波动斜率分别进行求和计算得到稳定度和波动度,并将其分别记为q3和q4;

17、将q1、q2、q3、q4代入设定的公式进行计算以得到故障系数qd,其中d1、d2分别为设定的权重系数,e为自然常数;

18、将故障时长与设定的时长区间进行比较分析以将故障时长分为一级时长、二级时长和三级时长;分别统计一级时长、二级时长和三级时长的数量,并将其分别记为c1、c2和c3;将一级时长、二级时长和三级时长分别进行求和计算得到一级故障值、二级故障值和三级故障值,并将其分别记为c4、c5和c6;

19、将gj、qd、c1、c2、c3、c4、c5和c6代入设定的公式进行计算以得到输出可靠指数qc,其中d3、d4、d5、d6、d7分别为设定的权重系数,e为自然常数,为电力斜率的均值。

20、优选地,基于环境信息对新能源发电装置所处环境进行干扰分析以得到环境状态值的具体过程为:

21、调取不同采集时刻环境信息,其中环境信息包括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和发电装置的高清表面图像,利用照片识别器识别高清表面图像中的污染物并计算污染物的面积,并将其于高清表面图像进行标注以得到表观分布图;将表观分布图中的污染物面积与设定的面积区间进行比较分析以将污染物面积分为一级面积、二级面积和三级面积;分别统计一级面积、二级面积和三级面积的数量,并将其分别记为s1、s2和s3;分别将一级面积、二级面积和三级面积进行求和计算得到一级污染值、二级污染值和三级污染值,并将其分别记为s4、s5和s6;

22、将s1、s2、s3、s4、s5和s6代入设定的公式进行计算以得到该高清表观图像对应的污染值记为w,其中a1、a2、a3分别为设定的权重系数;由此可得每个采集时刻对应的污染值记为wj;

23、将太阳辐射强度aj、环境温度tj和污染值wj代入设定的公式进行计算以得到环境状态值qtw,其中a4、a5、a6分别为设定的权重系数,e为自然常数,ht为标准环境温度。

24、优选地,根据环境状态值对新能源发电装置所处环境进行波动分析以生成动态更新指令的具体过程为:

25、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环境状态值为纵坐标得到环境状态值随着时间变化曲线图;于状态点作曲线的切线,利用数据拟合求得切线表达式,对切线表达式进行求导操作得到状态点的切线导数记为fj;将大于零的切线导数进行求和计算得到状态好转度记为k1,将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转化效率和输出功率进行电力分析以得到输出电能指数的具体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新能源发电装置的故障记录进行装置稳定性分析得到输出可靠指数的具体过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环境信息对新能源发电装置所处环境进行干扰分析以得到环境状态值的具体过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环境状态值对新能源发电装置所处环境进行波动分析以生成动态更新指令的具体过程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各接入节点的电能负荷值分析各接入节点的能源需求以得到各接入节点的能源需求量值的具体过程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转化效率和输出功率进行电力分析以得到输出电能指数的具体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新能源发电装置的故障记录进行装置稳定性分析得到输出可靠指数的具体过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动态数据模型构建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汉聪王永才关兆雄庞伟林林浩李沐栩王俊丰郑晓娟吴丽贤杜家兵宋才华刘胜强庞维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