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5646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玻璃基板和依次层叠的红光色转换层、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发光层包括依次层叠的蓝光发光层和黄光发光层;红光色转换层的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10:100的红光荧光材料和红光主体材料;红光荧光材料的光吸收波长峰值在480nm~500nm之间;蓝光发光层的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10:100的蓝光荧光材料和蓝光主体材料,蓝光荧光材料的发射波长峰值在480nm~500nm之间;黄光发光层的材料为5,6,11,12-四苯基萘并萘;阳极的材料为金属金或银。该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可获得光色稳定的白光发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体涉及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 Emission Diode),以下简称OLED,具有亮度高、材料选择范围宽、驱动电压低、全固化主动发光等特性,同时拥有高清晰、广视角,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势,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显示技术和光源,符合信息时代移动通信和信息显示的发展趋势,以及绿色照明技术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重点。现有技术的OLED发光装置,为了形成白光发射,有多种发光层组合方式,比如多色混合发光,多层发光等。从综合成本,工艺,复杂性来说,通常采用两种材料发光比较容易控制发光颜色,制备工艺也比较简单,如采用蓝光加红光的方式,但是显色指数一般,为了增强显色指数,通常可以加入黄光发光层,并且黄光发光层与蓝光发光层之间不易产生能量转移。但是采用多层发光时,常常会因为驱动电压的变化,引起载流子的分配变化,使载流子在多个发光层中的分布产生变化,从而使发光颜色随着电压发生变化,不易形成稳定的白光发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发光层设置为单独的蓝光发光层和黄光发光层,以及在玻璃基板与阳极之间设置红光色转换层,且蓝光发光层的发射波长与红光色转换层的吸收波长相匹配,最终获得了具有光色稳定,显色指数不易随驱动电压变化而变化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玻璃基板和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一表面上的红光色转换层、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所述发光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上的蓝光发光层和黄光发光层;所述红光色转换层的材料包括所述红光色转换层的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10:100的红光荧光材料和红光主体材料,所述红光荧光材料的光吸收波长的峰值在480nm~500nm之间;所述红光主体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Alq3)、二咔唑联苯或4,4'-双(9H-咔唑)联苯(CBP);所述蓝光发光层的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10:100的蓝光荧光材料和蓝光主体材料,所述蓝光荧光材料的发射波长峰值在480nm~500nm之间,所述蓝光主体材料为3-叔丁基-9,10-二(2-萘)蒽(MADN)、二咔唑联苯、4,4'-双(9H-咔唑)联苯(CBP)或9,9'-(1,3-苯基)二-9H-咔唑(mCP);所述黄光发光层的材料为5,6,11,12-四苯基萘并萘(Rubrene);所述阳极的材料为金属金或银。优选地,所述红光荧光材料选自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2-(2,3,6,7-四氢-1H,5H-苯并[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DCM2)、2-[2-甲基-6-[2-(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苯并[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4-亚基]丙二腈(DCJT)和4-(二腈甲基)-2-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DCJTB)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蓝光荧光材料为2,7-双[4-(二苯氨基)苯乙烯基]-9,9-螺双芴(Sprio-BDAVBi)或1,4-双[4-(N,N-二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苯(DSA-Ph)。优选地,所述红光色转换层的厚度为200nm~800nm。优选地,所述蓝光发光层的厚度为5nm~20nm。优选地,所述黄光发光层的厚度为1nm~5nm。优选地,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为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m-MTDATA)、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或N,N,N',N’-四甲氧基苯基)-对二氨基联苯(MeO-TPD),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20nm~60nm。优选地,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Alq3)、4,7-二苯基-邻菲咯啉(Bphen)、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或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BCP),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20nm~60nm。优选地,所述阴极为叠层电极,包括层叠在所述电子传输层表面的第一阴极层以及层叠在所述第一阴极层表面的第二阴极层,所述第一阴极层的材料为CsF或LiF,所述第二阴极层的材料为金属Ag、Al、Mg-Al合金或Mg-Ag合金;所述第一阴极层的厚度为0.5nm~2nm,所述第二阴极层的厚度为70nm~200nm。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洁净的玻璃基板;在真空度为1×10-5~1×10-3Pa的真空镀膜系统中,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所述玻璃基板一表面上依次制备红光色转换层、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得到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所述红光色转换层的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10:100的红光荧光材料和红光主体材料,所述红光荧光材料的光吸收波长的峰值在480nm~500nm之间;所述红光主体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二咔唑联苯或4,4'-双(9H-咔唑)联苯,所述红光色转换层的蒸发速度为0.01~2nm/s;所述阳极的材料为金属金或银,蒸发速度为0.1~1nm/s;所述发光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上的蓝光发光层和黄光发光层,所述蓝光发光层的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10:100的蓝光荧光材料和蓝光主体材料,所述蓝光荧光材料的发射波长峰值在480nm~500nm之间,所述蓝光主体材料为3-叔丁基-9,10-二(2-萘)蒽、二咔唑联苯、4,4'-双(9H-咔唑)联苯或9,9'-(1,3-苯基)二-9H-咔唑;所述黄光发光层的材料为5,6,11,12-四苯基萘并萘;所述发光层的蒸发速度为0.01~1nm/s。优选地,所述红光荧光材料选自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2-(2,3,6,7-四氢-1H,5H-苯并[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DCM2)、2-[2-甲基-6-[2-(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苯并[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4-亚基]丙二腈(DCJT)和4-(二腈甲基)-2-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和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一表面上的红光色转换层、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所述发光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上的蓝光发光层和黄光发光层;所述红光色转换层的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10:100的红光荧光材料和红光主体材料,所述红光荧光材料的光吸收波长的峰值在480nm~500nm之间;所述红光主体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二咔唑联苯或4,4'‑双(9H‑咔唑)联苯;所述蓝光发光层的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10:100的蓝光荧光材料和蓝光主体材料,所述蓝光荧光材料的发射波长峰值在480nm~500nm之间,所述蓝光主体材料为3‑叔丁基‑9,10‑二(2‑萘)蒽、二咔唑联苯、4,4'‑双(9H‑咔唑)联苯或9,9'‑(1,3‑苯基)二‑9H‑咔唑;所述黄光发光层的材料为5,6,11,12‑四苯基萘并萘;所述阳极的材料为金属金或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和依次层叠设
置在所述玻璃基板一表面上的红光色转换层、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
子传输层和阴极,所述发光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上的蓝光发
光层和黄光发光层;
所述红光色转换层的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10:100的红光荧光材料和红光主
体材料,所述红光荧光材料的光吸收波长的峰值在480nm~500nm之间;所述红
光主体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二咔唑联苯或4,4'-双(9H-咔唑)联苯;
所述蓝光发光层的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10:100的蓝光荧光材料和蓝光主体
材料,所述蓝光荧光材料的发射波长峰值在480nm~500nm之间,所述蓝光主体
材料为3-叔丁基-9,10-二(2-萘)蒽、二咔唑联苯、4,4'-双(9H-咔唑)联苯或9,9'-(1,3-
苯基)二-9H-咔唑;
所述黄光发光层的材料为5,6,11,12-四苯基萘并萘;
所述阳极的材料为金属金或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荧
光材料选自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2-(2,3,6,7-四氢-1H,5H-苯并[ij]喹嗪-9-基)
乙烯基]-4H-吡喃、2-[2-甲基-6-[2-(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苯并[ij]喹
嗪-9-基)乙烯基]-4H-吡喃-4-亚基]丙二腈和4-(二腈甲基)-2-丁基-6-(1,1,7,7-四
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荧
光材料为2,7-双[4-(二苯氨基)苯乙烯基]-9,9-螺双芴或1,4-双[4-(N,N-二苯基)氨基]
苯乙烯基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色

\t转换层的厚度为200nm~8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发
光层的厚度为5nm~20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光发
光层的厚度为1nm~5n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
输层的材料为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冯小明钟铁涛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